丈夫常年外出打工,彩铃在家带孩子上学。赶巧乡镇搞开发建房,各个工地急需人手,听说不论男女,只要能提动灰桶,搬动砖头,有多少人要多少人。为了手头宽裕些,彩铃决定到瓦工队提小桶,每天挣个百儿八十的,补济生活。
她把自己的想法打电话告诉丈夫,丈夫不同意。丈夫说:“你在家不要乱忙,瓦工活又没干过,能把孩子带好,我就放心了。”彩玲说:“一家人开销,靠你一人忙怎么行呢?再说,工地离我们家和学校又不远,我不会耽误孩子上学的,你放心吧。”丈夫听她这么一说,只好同意了。
这天早上,天刚放亮,彩铃就把家务收拾好。因为她要趁早去工地找活,所以把儿子驮在电瓶车后,送到学校,然后直奔工地。
工地可真大呀,只见塔吊林立,一片一片的工程都才动工。看来,有不工程队。彩铃推着电瓶车,走在工地的小道上。她两眼四处张望,心想,这么多工程队,找哪个好呢?
她正犹豫,突然有人问道:“喂,美女,是不是找活干的?”彩玲忙抬眼望去,原来,工地角落的工棚下有两个年轻人都把红色的安全帽坐在屁股下,几乎同时向她打招呼。
“是的哩!”她笑着回答。
“那就到我们队里吧。”那两个人又几乎同时说道。
“行。”
“好,那就跟我到咱们工地去。我姓李,是给老板领班的。”
‘’美女,跟我到咱们工地去。我姓王,也是领班的。"
彩铃心想,这下可好!看来这两个人是两个瓦工队的,现在争着要她,她为难了,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看她拿不定主张,姓李的让步了,彩玲就到姓王的瓦工队去了。快到上工时间,工地上的人越来越多,有骑自行车的,有骑电瓶车的,还有骑摩托车的,两轮三轮都有。再看这些人,大工子都挎个番布包,装上瓦刀、泥抹子、卷尺、滴砣……小工子都空着手。其中有人长的青头紫脸,也有长的歪鼻斜眼,还有六七十岁的老头,满口没牙,直流口水。这些人的脸和手长期被水泥浆抹得一蹋糊涂,怎么也洗不干净,一个个像泥菩萨。妈呀,真是又吓人,又恶心人!
准备干活了,彩玲把一头长发盘起来,领了个嫩黄色的安全帽戴上,又从包里拿出嫩绿色的罩衫穿上,看上去就像春天里的一株油菜花,真美!
其实,彩玲本来长的就不丑,才三十出头的年龄,生得眉清目秀,加上苗条的身材,更显俊秀。
工地上的铲车声,搅拌机声,瓦刀砍砖头声,响成一片。更让人静不下来的是众人七嘴八舌的喧嚣声,浪笑声,一阵高过一阵,盖住了一切。具体说来,有谈东家长西家短的,有相互抬讧八十里不撂肩的,更有说粗话脏话的……反正都是口无遮拦舌无管制。
彩玲默不作声地又提灰桶又搬砖头,丝毫不敢怠慢,忙得浑身淌汗。她想,这种鬼地方,怎么像从前的放牛场,没一点规矩!她越听越受不了,决定收工后去店里买副耳塞把耳朵堵上。
“喂,美女,你是新来的吧?你提小桶就行了,砖头我替你搬!”彩玲抬眼看看,是个满脸络腮胡子的黑脸汉子,正笑着对她说呢。“不用。”彩玲就回答两个字,多一句话没有。这时,有几人接上话茬:“美女不要客气,大胡子是真心真意……”
“哈哈哈哈……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大胡子,你就索性替她把小桶也提了吧……”
一阵阴阳怪气的说笑声,把彩玲气得脸都变成了紫猪肝。她憋一肚子气,继续干自己的活。说实话,她干瓦工活是头一回,根本没见过这种杂乱无章的场面,而且这些人东扯葫芦西扯瓢,在拿她穷开心,她太不适应了。
她憋着一肚子委屈干了半天,放工后找到了领工的小王,几乎哭着说:“王队长,下午我不来干了。”
“对了,这位美女,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没法给你记工。”
“我叫彩玲。”
‘’你为什么不干了,是不是有事?"
“王队长,你在跳板上砌墙,难道没听到那些人取笑我?”彩玲的脸紧绷着。
“我说彩玲,你不要考虑的太多,你才来这里干活,不习惯。等时间长了,你就适应了。其实在这里干活的都是附近的乡里乡亲。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是瓦工队里的家常便饭。再说,瓦工队里没大小嘛。”
彩玲觉得王队长说的有道理,但嘴里还是不让人:“那他们也不能拿我开心呀!”
“好了,你下午继续来干。上工后,我跟他们讲讲,随便讲别的都行,不许提你一个字。你看行不?”
“好,谢谢王队长。”彩玲终于露出了笑容。
快放学了,彩玲骑上电瓶车,快速到学校去接儿子,她要抓紧时间,因为下午还要到工地干活哩。
2013•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