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柱揣着大包小包自己上山采挖的草药,赶集摆摊给人看病,却挣不到一分钱。熟识的人都当面取笑他是站街头的卖嘴郎。他不计较,更不翻脸。他觉得都是前庄后村的人,犯不着顶嘴。
父亲过世早,铁柱和多病缠身的母亲相依为命。20世纪80年代初,他连初中都没上完,因家中生活困难,就辍学回家种地。
说来也巧,他家门前有棵近百年的老枣树,树干足有合抱粗,弯曲的像张弓。春天,树头只长出几撮叶子,老的再也结不出枣子来。在树干半腰处,有一个碗口大的洞,黑乎乎的通向树根,没人敢碰,都怕洞里有蛇虫毒物。日久天长,风吹雨打,终于有一天树洞洞口老朽,露出一个酱黄色的陶罐。他看到后赶紧抱回家,打开一看,里面卷一本中医书籍。母亲推断说,很可能是过去跑鬼子坂的人,怕医书落入鬼子手里,才藏进树洞里。他点头默认,更加认定这是本宝书。
他每天都爱不释手,边看边学,照书上所说,到山上采挖草药棵子,首先为母亲医治。母亲的病有所好转,他就想干个乡村医生。
说实话,那时村里除了医疗室外,就是祖传给人看病的先生。不像现在,干医生要有医生资格证。
可谁知铁柱头一天摆摊就得了‘‘卖嘴郎’’这个绰号,他决定不再站街头摆地摊了。回家后他找一块方木板,用毛笔一笔一画地写上“诊所"二字,挂在自家低矮的土墙门边。
这下可热闹了,庄子里男男女女在闲余时挤满一屋。 这个说身体不舒服,要他看看是啥毛病;那个说夜里睡着了放屁怎么治;东头的李二嫂干脆把手伸到他面前,要他给把把脉,并装出一脸苦相,上气不接下气的说:“这几天饭量减少,米饭每顿只能吃两三碗,馒头一顿只能吃七八个,是不是你二哥这段时间没在家,我又怀上了?”直逗的满屋人哄堂大笑。
他被羞住了,站在人群中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眼看他被众人整得下不了台,母亲赶忙替他解围,说自己浑身毛病,多亏儿子给一一治好。母亲再三夸儿子有学问有能耐,果然,满屋鸦雀无声。他的远房表叔,紧绷着又黑又黄的瘦脸,来到他面前,诚恳地求他看病,他才恢复了平静。认真号脉,并问这问那,结果得出结论,病情非常严重。老人听后,一下子跳起来,火冒三丈,不住嘴骂他胡说八道,并把他的诊所牌子摘下来,扔有丈把远。口中连说几遍要到城里大医院检查,如果不像他说的这么严重,没有好果子给他吃。
众人散去。他哭了,他受了有生以来最大的委屈。他泣不成声,他捡起诊所牌子,抱在怀里,紧紧的、紧紧的,害怕再次失去……
两天之后,老人从县里医院检查回来,结果和他说的相同。老人来到他家,除了向他道歉,还是向他道歉。最终,按照他的治疗方案买了一包包中草药,喝了一段时间下来,老人的病情大大好转,脸色也红润起来。
老人花钱替他做一个漂亮的诊所牌子,并定做一面红色锦旗送给他。锦旗题写“妙手回春,华佗再世”八个金黄大字。
从此,他声名远扬,远远近近求医者络绎不绝。
201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