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赛后的第二天,和昨天相比已经可以自如地上下楼梯了, 打开手机刷微信,朋友圈被昨天的实况转播刷屏,立即点开回看,大约第五十分钟左右,突然出现央视记者采访王修文老师的镜头,从前方后方两路记者的解说词来看,显然这绝不是事先安排好的采访,而是一起随机的偶然事件,因为他们根本不认识这位曾经担任过08年奥运火炬手和扬马形象大使的大名鼎鼎的王校长。王校长是女儿的母校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的前任校长,已经年近花甲,可是还是那么的英姿勃发,既活力满满又和蔼可亲,他不仅是我既尊敬又仰慕的男性之一,同时也是我十年扬马的引路人。
记得那会女儿才三年级,扬马虽然已经办了两届,但是人气很不旺,组委会找到王校长,商量着在北京新东方学校发动老师学生还有家长一起报名参加。在主动报名参赛人数还是寥寥无几的情况下,校长给每个班级的班主任下达了任务,于是担任班长的女儿分配到了一个学生名额再附加一个家长名额的光荣任务,就这样,我被王校长推上了扬马的赛场。
虽然是六公里的迷你,由于担心万一跑不下来给孩子丢脸的同时又给学校丢脸,我还是认真对待加强了训练。有了第一次成功的先例,从此以后的家长参赛代表顺理成章都归我了。接着我又尝试了十公里,从12年开始,第一次挑战半程,两个半小时顺利完赛,我也从此和马拉松正式结缘,并且发自内心地喜欢上这项极富挑战性的运动。
今年在赛事的前几天,朋友们只要和我提到扬马,我都会拿出我十年的参赛史出来吹一吹,难以掩饰那份自信和笃定。而几乎所有的朋友都是要我加油再加油,唯有家里八十多岁的老爷子比赛前一天晚上给我发来信息: “孩子,你不能再拿十年参赛史来说事啦,你可是比十年前又老了十岁了你知道吗?话说一岁年纪一岁人,你一定要量力而行不可勉强!”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说实话这盆水浇得我心里拔凉拔凉的,但是我又突然想起那句经典; 当所有的人都在关心你飞得高不高的时候,有人却在关心你飞得累不累,所以同时我又感觉心里暖暖的,还是老爷子最疼我。
今年的比赛天气条件不算很好,潮湿又闷热,但是还算比较给力,一直预报的雷雨并没有真的下下来,只是象征性地飘了一点。 赛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最想感谢的就是最伟大最美丽的自愿者,尽心尽力尽责,无私友爱温暖,所有美好的词用在他们身上都不为过。
一方面大概由于天气的原因气压低闷热潮湿,另一方面可能真是应了我家老爷子说的一岁年纪一岁人,过了终点,排队取了完赛包和更衣包以后,我的双腿开始抽筋,长距离奔跑以后腿抽筋是很正常的现象,以往也出现过,但是今年抽得有点离谱,不仅腿抽,双手也跟着一起抽,想给家人和好友们发个微信报个平安,可是我不停抽搐的颤抖着的双手根本拿不稳手机,更别说打字。
这时候伟大的自愿者们上岗了,两个姑娘接过我身上两个沉重的完赛包和更衣包,两个小哥一边一个把我搀扶到医疗站接受医疗组专业的按摩,按摩过程中,我喝下了一整瓶脉动,大约十分钟以后我才缓了过来。和往年所有的参赛体验一样,整个过程既是一场身体的苦旅,亦是一场心灵的盛宴。
当晚我的朋友们给了我一个隆重又开心的庆功晚宴,请允许我借用当时的祝酒词来给这篇跑后感收个尾:我喜欢穿高跟鞋,也喜欢穿跑鞋,我爱喝铁观音,也爱喝纯生,我有亲密的爱人,还有牛掰的朋友,我对过往的,此刻的所有美好遇见心存感恩情深意重,此生尽兴,赤诚良善。我爱激情的马拉松,亦爱美丽的扬州城,我享受如此健康有活力的身体,亦享受如此曼妙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