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盈川的头像

杨盈川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12
分享

在洱源,笑拈梅花嗅

在时光的素笺上,洱源宛如一首空灵幽韵的诗篇,静静等候知音的品鉴。那漫山遍野的梅花,恰似诗中最为惊艳的韵脚,以清冷高洁之态,晕染出如梦似幻的丹青画卷。

洱海源头的春讯,是从罗坪山顶的积雪点点消融开始的。彼时,天空仿若澄澈湛蓝的宝石,阳光穿透云层,丝丝缕缕,为大地披上了金色的禅衣。远处山峦连绵,恰似大地沉睡时的微鼾,山上植被稀疏,却如岁月镌刻的古朴印章,透着沧桑神秘之意。

沿着蜿蜒小径徐行,路旁冰雪融水汇聚而成的溪流,仿若灵动丝带蜿蜒流淌。溪水清澈若眸,沙石粒粒分明,倒映着岸边枯草的倔强身姿。飞鸟偶尔掠过,翩跹身影映落水面,宛如自然挥毫的写意水墨画,奏响生命欢歌,驱散旅途疲惫。

一丝暗香,仿若隐匿于时光深处的密语,悄然入鼻。初时,我疑为错觉,待驻足屏息,那淡雅芬芳愈发清晰 —— 是梅香。它好似素衣佳人,携着清冷温婉,从岁月幽巷款步而来,开启梅花盛宴的序幕。这缕梅香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心底对美好诗意的渴望之门,引领我向着梅林深处探寻。

山路虽崎岖,却难掩两旁景致旖旎。灌木丛中,时有野梅探出头来,花朵小巧玲珑,色纯如雪,仿若懵懂孩童,在山野肆意展露天真。鸟儿枝头欢唱,清脆婉转,为旅程奏响天然乐章。愈往深山里走,空气愈清新,每一口呼吸都带着丝丝甘甜。

转过山坳,桃花谷仿若一幅尘封的岁月长卷徐徐展开。阳光透过枝条缝隙,洒下细碎光影,为地面铺上金色锦缎。脚下厚积的腐叶,仿若柔软海绵,每一步都似陷入时光温柔怀抱。偶有野兔惊起,窜入灌木丛,留下轻微响动,有如打破千年沉睡。眼前,花海粉白嫣红交织,仿若云霞坠凡尘,将天地装点得如梦似幻。梅树形态各异,或枝干粗壮如卫士坚守岁月,繁花满簇,诉说生命顽强;或身姿婀娜似少女翩翩起舞,花枝低垂,花朵娇羞半掩,尽显婉约之态,惹人怜爱。花瓣层层叠层,细腻如绢,于阳光轻抚下近乎透明,微风拂过,落英缤纷花雨飘落,美得令人心醉神迷。

漫步梅林,每一步都似踩在时光诗行上。那些故事里,有春雨滋润、夏日炽热、秋风轻抚、冬雪磨砺。抬手轻抚花枝,指尖触碰到娇嫩花瓣,凉意瞬透全身,仿若握住清冷月光,掌心却又残留一抹温润。这梅花,既有遗世独立的高洁,又有贴近人间的柔情,清新带着丝丝甜意,令身心沉醉,忘却尘世喧嚣纷扰。

梅园游人渐多,却未扰清幽。老人们面带微笑,步伐悠然,眼中满是往昔追忆,于他们而言,梅花承载着青春懵懂与成长足迹,每一朵都是泛黄回忆;孩子们嬉笑奔跑,追逐飘落花瓣,清脆笑声回荡梅林,仿若梅林小精灵,与梅花共绽童真无邪;年轻情侣手牵手,漫步花径,偶尔私语,甜蜜气息与梅香相融,让寒冬暖意四溢,他们在梅花见证下,书写爱情诗篇。

梅林深处,有“梅王”古树,需数人合抱,枝繁叶茂,繁花似锦。站于树下,仿若置身花海苍穹之下,仰望花朵仿若繁星闪耀,不禁惊叹自然鬼斧神工与生命顽强坚韧。传说此树近千年高龄,历经风雨、变乱、天灾,却岁岁如期绽放,为这片土地带来生机希望,承载无数祈愿梦想。风过,花瓣如雪飘落,落于肩头、掌心,恍惚能听闻时光低语,诉说遗忘故事。珍藏纯粹之美、质朴之情,梅花于此,不仅为花卉,更是精神象征。

行至绿荫潭,一方泓湖水如镜,倒映岸边红梅风姿。古朴民居错落湖畔山坡上,青瓦白墙,飞檐翘角,朱漆斑驳,仿若一幅淡雅山水画。偶尔犬吠声起,回荡山谷,更衬清幽。世界都安静了,唯有风声、水声、花落声与若隐若现的梅香,交织成空灵乐章,于耳畔奏响,思绪沉浸如梦仙境,不禁忆起古人“笑拈梅花嗅”的悠然。此时,思绪仿若飘远——

华夏大地的锦绣繁花之中,梅花宛如一位遗世独立的仙子,风姿绰约,承载着悠悠三千余载的历史风华,翩跹而来。其树,仿若岁月凝练的苍劲武者,铁骨铮铮,傲然挺立于天地之间,疏影横斜,恰似中国丹青中的写意笔触,于清冷间勾勒出诗意的留白;暗香浮动,又如幽梦一缕,悄无声息地萦绕,弥漫着空灵的韵味。其花,仪态万方,文雅中透着婀娜,清秀里满是高雅,蓬勃的生机似要溢出来,在霜寒的侵袭下愈发显得灵动鲜活。

当隆冬的寒风如冰刀肆虐,霜雪似银被铺盖,大地陷入沉睡,百花仿若怯懦的隐者,纷纷凋零谢幕,万木也褪去繁华,只剩萧条孤寂。唯有梅花,宛如破晓时分的第一缕曙光,凌霜傲雪,决然挺立,绽露似锦芳华,吐露馥郁芬芳。它以柔弱之躯,硬生生地在冰天雪地中,撑开一片春的天地,将春光明媚、妍丽动人的画卷,徐徐铺展在世人眼前,轻声呢喃着春的密语,唤醒沉睡的希望。

在《群芳谱》中,梅花毫无争议地稳坐“花魁”宝座,更兼身负花中“四君子”与“岁寒三友”的显赫美名,在群花之中卓然不群,仿佛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令旁者黯然失色。在华夏儿女的心灵深处,梅花长久以来便是那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的“五福之花,宛如祥瑞的精灵,轻盈地穿梭于生活的琐碎日常,用温婉的力量润泽着岁岁年年。

回溯历史的长河,文人墨客们仿若被梅花施了一场浪漫的魔法,纷纷以笔为舟,在墨海之中泛舟寻幽,奏响一曲曲咏梅的千古绝唱。诗词歌赋的浩瀚星空中,以梅为题者恰似繁星闪烁,数不胜数。有的沉醉于其卓然超群的风韵,仿若捕捉到春之精魂独占鳌头;有的低吟浅唱其神形俱佳的清逸,恰似遇见超凡脱俗的仙子;有的高声赞叹其标格秀雅的仪态,仿若目睹了尘世罕见的珍宝;有的激昂歌颂其节操高洁的风骨,仿若敬仰着坚守正义的英雄。与此同时,世人的目光透过梅花的表象,望向更深的精神之境。梅花那傲雪凌寒的飒爽英姿,被奉为中华民族英勇抗争、顽强奋进的精神火炬,在历史的黑暗隧道中,照亮前行的道路;梅花那香远古朴的醇厚风韵,被视作中华古国源远流长、伟大辉煌历史文化的不朽印记,在岁月的侵蚀下愈发深沉厚重;梅花那紧凑同心的精巧形状,被解读为中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携手同行的温暖象征,在时代的风雨中,凝聚起磅礴力量。梅花,已然超脱了普通花卉的范畴,羽化为民族精神与文化血脉中最灵动、最鲜活的符号。

梅先天下春,此乃梅花最为人称道的珍贵品质。它仿若无畏的先锋,毅然决然地迎着凛冽刺骨的朔风,独步早春的荒芜。在冰棱的禁锢中,它倔强地孕育着希望的花蕾;于茫茫白雪之下,它傲然绽放生命的花蕊,赶在东风温柔的轻抚之前,急切地向人间传递春的第一声问候,故而当之无愧地被誉为“东风第一枝。这般不屈不挠的坚毅精神,顽强执着的钢铁意志,历来被视作崇高品格与高洁气质的典范标杆,如同一座巍峨的灯塔,为后世子孙照亮奋进的航道,激励着代代华夏儿女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华夏大地的子民,对梅花怀着一种近乎痴迷的钟情。南宋诗人范成大在《梅谱前序》中,曾感慨万千地写道:“梅为天下尤物,无问智、愚、贤、不肖,莫敢有异议。学圃之士,必先种梅,且不厌多,他花有无多少,皆不系轻重。” 寥寥数语,却道尽了爱梅之情在华夏大地的普及与深厚。岁月悠悠,沧海桑田,梅花始终是诗人笔下反复吟诵、画家纸上倾心描绘的灵感源泉。咏梅的诗、词、曲,仿若洋洋洒洒的漫天繁花,绚丽夺目,不可胜数,它们汇聚成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中璀璨夺目的明珠,熠熠生辉,永不停息地照亮华夏文明的漫漫长路,延续着中华民族对美、对精神追求的不朽传奇。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我不禁吟哦起元代诗人杨维帧的诗句,抬手轻轻拈起一朵梅花,置于鼻尖,淡雅芬芳沁入心肺,仿若将冬日清冷、梅花高洁、洱源风情一并吸入心间。在这一拈一嗅间,时间仿若静止,尘世纷扰远去,心中唯留纯净美好,仿若体悟生命真谛与从容,寻得心灵栖息之所。在这 “笑拈梅花嗅” 的瞬间,我找到了心灵归宿,体悟生命真谛。那淡雅梅香,已深植心间。

日头西斜,余晖为梅林披上金色薄纱,带着对古老梅园的深深敬意,我踏上归程。沿途再经熟悉景致,心境已然不同。这片香雪海,不再仅是眼中美景,更是心中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坚韧生命的礼赞,让我对生命、自然、这片土地有了更深感悟与敬畏。我深知,无论相隔多远,时光如何流转,洱源梅花,将永远绽放在我记忆深处,化作一抹永不褪色的暗香。待来年花期,我定当再度赴约,续写这场与暗香的唯美邂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