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小院一样,我的小院普普通通,但却是我怡情养性、疗伤蓄锐的精神寓所。
家在农村。在农村的家中我的小院宁谧清幽,像一个恬静的少女安详端庄,朴素中不失妩媚的美丽,平常中却有四季的赏赞。母亲是小院的主人,我似匆匆过客,但每次回家,总勤快的收拾小院,侍弄花木,耕耘菜蔬。
我爱小院,爱我亲手栽的树植的草养的花种的菜,就连扫过的尘土似乎也有芬芳的气息。
春日暖暖,树儿草儿菜儿争相向我报到春的脚步春的嫣红春的甜香。樱花缤纷我高兴,杏花粉红我高兴,海棠吐艳我高兴,桔花沁香我高兴,柿花簌簌我高兴......风儿轻轻,花儿幽幽,蜜蜂嗡嗡成韵穿梭往来,蝴蝶翩翩起舞亲吻花蕊。我为小院的花香沁心蜂蝶闹春而歌唱。
夏日烈烈,我忠实的绿色朋友一派葳蕤,矮的昂扬向上,勃勃奋力,盎然生气;高的枝盛叶茂,绿伞如撑,郁郁清芳。入夏第一果的樱桃早已红遍一树,引诱的雀儿不时光顾。渐次,泛黄的杏儿枇杷、莹绿的柿子桔子喜煞眼睛。我为花草树木奉献绿意和果实而心怀感恩。
秋日爽爽,小院飘满丹桂的馨香,那一树密麻的红米粒,沁入肺腑,浪漫醉人,微风拂过,香香的空气越舍漫村,传向远方;桔灯、柿灯已羞赧脸颊,垂悬枝头,绮霞若彩,造化丹青,绘景如画。我为树们的吐香挂彩而喜上眉梢。
冬日凛凛,小院的“男子汉”树木举首傲长——那丹桂、枇杷、桔树们顶雪负重,刚键无畏,屹立于严寒之中,迎接着风雪,“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我为小院顽强凛然的树们举手点赞,钦佩如友。
我爱小院,喜欢“眄庭柯以怡颜”,喜欢侍弄我的绿色朋友,喜欢小院母亲的絮叨,喜欢小院是鸟儿的栖息所,喜欢孩子在小院撒欢,喜欢阳光朗照下在小院读书,喜欢小院一年四季的清幽静谧。
小院记载着我欢乐的生活,也见证了我悲伤的时光。
小院初始,父亲尚健在,他是小院的设计师。那时,常和父亲坐在院边柿树下的石头上,一起憧憬美好的生活。父亲挂在嘴边的那句“活到老,学到老;一辈子,精不了”的话,至今振拨耳膜,激励着我。始建,砌花坛,平整地,栽苗木,配施肥,勤浇水,很费了我的气力,但看到小院秩序井井,花木可人,就欣慰,体验着劳动最光荣最快乐的滋味。
天有不测风云。一九九八年中秋前夜,父亲因突发脑疾身故,那年那个桂花飘香的赏月节,成了我难忘的伤痛。那时,常常一人,默默的坐在柿树下,哀哀的想。小院因父亲的离去,笼罩着灰暗的色彩。
而今距父亲离世已整整二十二年,当年父亲手植的枇杷树早已硕健如巨伞,年年结枇杷,黄橙橙的,吃一个甜酸生津,甚是味高。每年与母亲吃的时候,想起父亲,一股辛酸就从心底往外涌......看着枇杷树,那不就是父亲吗?——他依然活在,守望着小院,佑护着我们......
一零年春尾,一场家庭情感的暴风雨突袭心田,蹂躏的梦想欲坠,人欲垮掉,我狼狈不堪的回到小院。小院依旧,但我却不是先前那个快乐自信的我了。蒙着头睡了三天两夜,起来,看小院的树们那样健康的跃跃向上,婆娑歌舞,惭愧人怎么这么不堪一击,弱不禁风,那个豪迈勇毅自信乐观的你跑哪儿去了?怎么连一棵树都不如!痛定思疼,于是郑重决定向树们学习,拿出勇敢的心!
那些时日,是人生艰涩凄凉的岁月,就像黑夜里没有灯光,灵魂里漆黑一片,黯哑的胸膛无法唱出明亮的歌,峥嵘的日子想一口吞下我。还好,是小院的树木,默默的注视我,陪伴我,给我勇气,激活了如冰的心,使我重拾自信——猛志固在,愤然前行!
岁月似河,人生如歌。生活无论是甜还是苦,过去的都是珍藏版,那亲切的往事,就像昨日的电影,即便伤感,却是记忆中的真滋味。
现在,母亲依然是小院的守望者,时常倚在院门的村路边,翘望着儿子。而我,无论在哪儿,总在心中祝福着母亲,祝福着小院,梦里总在小院的桂树枇杷树下转悠。
因母亲,因小院,每隔一段时间,就回去转转。我回来,小院是我温暖的家;我离去,小院是我心灵的憩息港。无论走多远,小院都静静的在家乡守候,不曾走出我的视线,跳出我的心,我知道,那是母亲期盼的眼睛。
2015年春写2020年4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