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冯峰的头像

冯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1/03
分享

趣说汉字

汉字史祖仓颉在洛南造二十八字,随使洛南成为汉字故里,酿出一拨一拨的书写汉字家,熠熠生辉的作品,像给洛南戴着无数美艳的花,赤橙黄绿青蓝紫,大地锦绣,玫瑰香溢!

在汉字故里说汉字,是要冒着给诘问心的。在这儿,懂汉字的大家比比皆是,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书写者,他们玩味汉字,乐在心里,艺在笔端,挥毫泼墨,走龙飞凤;去街面溜达,文学书画的脉象,让人脸上总能试到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气息,如三月春风柔柔的拂,身感舒服而心灵泽润。

人常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一方文化。这是真的!汉字故里的文学书画大家相当的多,这也是这里人文气息浓郁的原因。但我还是想鲁班门前抡大斧,唠叨唠叨汉字,因有不少“笑点”,故为趣说。

2020年暑假进行中的7月29日,于家赋闲,散漫而悠然的享着长假,拾掇出几本想读但始终未读的书,安坐案前,入境畅游。——唯读书心能妥然熨帖!可读着读着,泼烦了,咋尽是不认识的字:先遇到“卍”字,就挽过去;后来是“爻”字,记得西安市有个地名就叫“爻堡”,但当时坐公交乱哄哄的就没听清,不会,绕过去;再后来,又冒出“乜”字、“谶”字……真是乜人!教语文教的认不了字了?!尽是看不懂的陌陌脸!笑话吧!老祖宗太厉害了!激发的知晓欲旺旺,就决心查查。一番功夫,知道了读wan、yao、mie、chen。又记起假前课堂上引导学生分辨“鹜”和“骛”和“婺”,并把几十年前我的语文老师朱仁余先生——他是能把语文课教的活灵活现的生动,又会画又会唱的才子老师,上他的课简直是十分有趣的视听欣赏,以至于三十五年过去了,我都不会忘记——教分辨的“戊”和“戌”和“戎”和“戍”和“戒”,和“己”和“已”和“巳”,和“辨”和“辩”和“辫”,以及“掇”和“缀”、“啜”和“辍”等字的区别,卖弄了一下,当时还挺神气,似乎很能拿住汉字。现在自己读书,却被一个一个奇字怪字僻字来缠绕了,像一个一个的小炸弹埋伏在字里行间,叫人不能读不解意不爽心!这汉字咋就认识不完呢!像天下结识不完的朋友一样,又像一个一个小鬼般污馊人,让人读的不快意,倒饬的心情蛮差!说你算啥语文老师,连字都认不全,笑死人了!

还确实这样。语文老师往往被“生字”绊住。而我又往往是把“张”字读成“李”字了(音错),比如“沂”和“忻”、“怵”和“沭”、“撂”和“摞”;或是把“朱”字发成“注”字了(调错),比如“雏”和“黜”、“溟”和“凕”、“胥”和“婿”……虽然有时李冠张戴南调北腔的弄了窘,出瞎相让人笑了,但我不怕,谁让咱们的汉字如此多!谁让咱们的汉字学问甲天下!常用的即达三千五百个,不常用的据资料介绍竟达十万之多,怕怕!光造字法的构造条例就有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加上五千年文明长河的演变激进,死亡的新生的代谢推沉,形成诸多的繁体字、异体字、通假字等等,实在让人学不完!这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丰富知识呀!只有慢慢“咬”的“嚼”了。早年是把字典词典望烂的翻,现在是把键盘手机屏望光的磨。又往往是费九牛二虎之力,把视力都弄失塌了。但不把字查到,又不甘,更不能继续读,像跌入了怪圈,又似乎脚陷泥淖,一脚刚抬出,另一脚却陷的更深;另一脚再拔出,刚抬出的那一脚又陷入!好在激发了人的求知欲,非弄懂不可!突然想起“彧”字,那是当班主任开学点新生名被卡住了,胡乱读“或”的发音想忽悠过去,不至于在刚接手的一班新生面前失去师者的威严,不料该学生在下面当下小声嗫嚅把我教会,说读yù,当时顿失颜面,脸唰的像成熟的西红柿,心中“苦”笑,就听到下面三五个地方窃窃的笑语;还有圈里一个朋友名的字,朋友字叫“子翀”,但“翀”字到底是什么字?咋读?对“翀”字,也是费了很多神,又不好意思请教朋友最后终于查出读chōng,意为“向上直飞”之意,自己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哑然自笑。

至于读书还遇到的难辨难认字,就不一一例举了。写到这里,怎么突然感觉自己像是另一类的“孔乙己”了——他是寒酸的连吃酒和吃茴香豆买起来都困难的夫子,但一边吃着还不失时机的想教店伙计“茴”字的几种写法,想把读书人的知识气散发散发却讨了个无趣——不过这育人的心态还是很好的!处处留心皆可学,处处留心皆有师!处处留心皆成学!

其实,对于汉字,闹出的笑是很多的。比如我吧,现在写字的能力是大大退化了,整日都在键盘上敲打,“三天不写手生”,一个暑假,差不多都写不来字了,实在是笑话!惭愧的很!再如,我喜欢欣赏书法条幅,但常常不去,也不全是时间忙的都在工作,而是往往去欣赏认不来字,场面上都是高深的书家学问人,你一个无名小卒发问还不让大家笑死!当然,汉字栽入宣纸,上了条幅,放进了玻璃框里,那就不是字了,变成艺术了,咱认不得是咱学养不够不懂艺术。一行道有一行道的法,一行道有一行道的能人,但有多少人是啥行道都能行的呢?谁人没有迷茫之际?!人一辈子,能把一行道悟出点道道就很了不起了,还祈求什么呢?只是让汉字笑话了咱!想想,把语文教成“咬文嚼字”,就真有点悲哀的况味了,还是要想办法把语文教成汉字的“艺术”课“功夫”课才好!对得起造字有伟大功绩的仓颉神!不能让祖先造的汉字真把咱笑话了!

写到这,记起著名作家铁凝在《孕妇和牛》里写到:“字是多么好的一种东西呀!”实在的,因字的组合表达了一种意思,而这种意思又吻合了写字人的心灵,体现了灵魂深处最隐秘的一抹,字因蕴藏着人的思想而呈现出无穷的魅力,让人的思想骑上了奔驰的骏马,飞向远方!当我们的思想用“字”准确的表达出来后,笑就是心中由衷的快慰!——这应是后世为什么把仓颉上尊为仓圣让人膜拜祭奠且以官方的礼仪呈现的缘故!

突然眼前浮现出若干年前朱老师给一班娃娃上课那神采奕奕的貌样,和他谆谆的教学汉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