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冯峰的头像

冯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3/22
分享

鼓浪屿之旅

爱旅游的人也许听到这样一句话: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这多少有些戏谑之味。

要我说,啥是旅游,就是精神的文明之旅伴着身体的快乐之游。两厢谐和两厢融合。没有精神的仰瞻文明的召起,再美的景也只是为景而景,有了皮囊而缺失魂灵。还是说说鼓浪屿之旅吧。

那天,轮渡的悠鸣好像奏着出征的旋律,一忽儿我们就抵达鼓浪屿。远远的《鼓浪屿之歌》传来,那绵绵的幽幽的歌声,一下子直抵内心柔软的一隅,勾起两岸的思乡之情。好在请的导游已迈开脚步,引领我们旅游的方向。他边走边说,我们边走边看。极快的我们知道了不少的可心树木,像凤凰木、棕榈树、椰子树、秦叶榕、细叶榕、凤尾竹、木棉树等,也认识了不少花,像鞭炮花、福吊花、三角梅、铁杆海棠、柳叶红千层等。信步海滨,微风习习,游人往来,穿梭不息。我们首先瞻仰了郑成功石雕,那挺拔的威势,举目遥看台湾的英武,联想历史的烟云战火,收复台湾的伟绩,让人肃穆,崇敬于他的爱国之志报国之行。是的,任何一个为民族做过贡献的人,历史会记住,国家会记住,人民会记住!

沿浅浅的屿路上行,我们一路观瞻了林语堂教堂、鼓浪屿民俗文化馆、黄家花园、亚细亚古建筑、闽南茶艺馆、英美德国使馆遗址、舒婷诗石碑、日光岩寺、古炮台、日光岩,渐次感悟鼓浪屿的历史演进肌理。

说到林语堂,不由想起他的英文小说《京华烟云》,他的语录:“人本过客来无处,休说故里在何方。随遇而安无不可,人间到处有芳香。”是呀,“此心安处是故乡”,莫道他乡为异乡。

说起闽茶,我是喜欢武夷山红茶的。在闽南茶艺馆,当茶艺“迷路”(美女)戏说茶艺时,我们雅座聆听,她娴熟的用茶夹,旋空碗,注沸水,洗茶杯,涮新茶,晃盖碗,再洗杯,复沏茶,拂泡沫,分茶喝,一边动作,一边戏说,茶过三巡(铁观音、福鼎、白茶),我们有点茶醉,又说一闻味二观色三呷饮四热喝,我们受益匪浅,愈醉之,尔后喝四巡茶,尔后喝五巡茶,尔后我们提着铁观音,“醉醺醺”离开。

说到日光岩(又名晃岩),这是厦门人特别是鼓浪屿人引以为傲的,它位于鼓浪屿的最高处,海拔92.7米,登上日光岩,俯瞰鼓浪屿,但见林木掩映,红房碧树,穹顶浑圆,水环屿转。辽阔的大海尽收眼底,轮渡、货轮、帆船点缀海面,隔海的高楼鳞次栉比,跨海大桥长虹卧波……好个壮美图画!远眺金门,苍茫无觅处;遥看台湾——这海天之间的一朵浪花——也许早录入了我的眼睛。赶紧和朋友忙着拍照,怎奈海风刚烈,大日头下凉飕飕的,似乎有点冷。又一拨游客登上了顶,巨大的晃岩头上拥挤起来,我们只好乘兴而下。当我们再次绕过日光岩寺的时候,膜拜了弘一大师,参悟“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偈语,叹惋民国社会动荡湮没一代奇才,好在一首“长亭外古道边”的《送别》曲,使后人永远不忘李叔同!

……

历史在一个地方的融合与沉淀,是机缘也是必然,是它独特的地理位置所挟裹,比如鼓浪屿,它的外国使馆遗址,是说明当年通商的兴盛,文明的交流,还是列强的入侵,鸦片的输入,也许那些古炮台已经告诉了你……

回路上,我们环屿而下,又观瞻了圣旨珍品馆、厦门货币文化馆、鼓浪屿结绳文化馆、鼓浪屿列宾美术馆等。穿行商业街,鱼岛海滨的特色店一家接一家,海鲜、鱼干等地方吃食五花八门,芒果、椰子等水果拥挤店前……

夕阳西下,浮光跃金,天海一色,我们一行四人只好悻悻作别,在《鼓浪屿之歌》中再次登上轮渡。

离别,是最好的怀念!鼓浪屿,让我再深情地看看你,回味你的美丽,咀嚼你的历史。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