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冯峰的头像

冯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7/06
分享

心海月圆

很难忘那天看海赏月的情景。

2022年仲春,因工作去了躺厦门,看了海,赏了海上的圆月。归来,久久不能忘却,心海不停翻起波澜:白日里也有点恍惚,头脑中尽是海水在翻腾,冲刷着细而明净的沙;夜里睡觉,做着关于海的梦,那海浩瀚蔚蓝,呼映着天上的月,海月熠熠,天月朗朗,海天交辉!我醉在了海里,飘向了月里。

很早,就有去看海赏月的心愿。想象着,“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那是何等的苍茫雄阔!——而今,终于看了海,看了海的月,踏实的做着海月的梦。

对海产生念想,可追溯到童稚时代,从父亲讲海龙王开始。那时,当教师的父亲,忙碌之余,被我缠着讲故事,一晚又一晚,差一点撵上一千零一夜,我就在故事的余香里安眠一晚又一晚。后来,渐长,父亲就给我买小人书,一本接一本的买,不吝微薄的工资,以至于我的小人书装满了一大纸箱,我的脑海装入了海,还塞满了各种童话故事、神话传说、战斗英雄......我把它们当宝贝一样收藏,只有最要好的玩伴才肯出借。再后来,开始了独立读书的求学阶段,广博而无拘谨的阅读。父亲对我看书的引导,恰如大海,灌溉了我成长的心灵,润泽了我好奇的眼睛。海的阔给了魂魄的阔,纵不能到,心向往之。大海也就成了我日思夜想崇拜的地方。

喜欢上月还需从一次苦差说起。说起苦,是要和一帮同学徒步一百二十余里山路去学校,且踩着厚厚的积雪,迎着凛冽的寒风,一路饥充饼渴饮雪。那是学生时代最英武的一次远足!现在想起来是很苦,可那时我们同学青春义气,慷慨风发,一点不嫌苦。

那是正月,初十刚过,天就落雪,愈下愈大,直到十五,真是下了场罕见大雪!所有人被窝在家里,大自然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诗句。我们为了按时到校,等不及雪消车通,决定徒步到校报到。行至入夜,累、饿和冷弄得人精疲力尽,一同学为给大家打气,唱起《林海雪原》中杨子荣的唱段:“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我沉默不语,内心嘀咕不该意气用事,现在累的够呛,但明白这是考验,“千级石磴试腰脚,百寻涧底望高楼”。忽然,一轮圆月从山顶升起,霎时,月雪交映,白光晶亮,山野空阔。我们情绪立好,大伙都“举头望明月”。一个很短的安静后便是“咯吱咯吱”的踏雪声。好一轮圆月!此时此地此种情形,刚好遇见你!皓月当空,雪野冷辉,白亮中隐隐迷蒙,迷蒙中更现晶亮。突然之间,分明觉得:大地不是海吗?群山不是翻涌的浪吗?我们不是游行其里的鱼吗?只不过,我们呼的是气。忽而整个心胸透明如月光,灵魂也如雪般洁白纯亮!

这月,那么圆满,那么韵亮,几乎举手可得,就那么美丽的悬在头顶。有了月光陪伴,行进的速度明显加快。莫名的,月亮提了我们的神,牵引着我们,前行,前行,再前行......

从此,月盈之时,漫步赏月,内心就升起快乐、舒适和轻微的激动,甚而幻梦“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无数个月夜,无数次默望,无数回心诉。月亮走我也走,月亮给我照灯笼,我给月亮当伴同。渐渐,月的圆给了心灵的圆;月的亮给了魂府的亮。看着月,心灵就亮堂堂,魂府就空灵灵,似乎有一种力振拨着灵魂——心海之上,月明千里!

在后来的无数个日子里,每当自卑、怯懦、慵懒等等坏家伙袭来,头脑中就放出海月相映、月照沧海的画面,心海月圆,力量随之而来。——虽然真正的看海赏月是若干年以后的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