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十八岁那年,似乎交了倒霉运,生活百般不尽人意,仿佛被一层厚重的阴霾笼着:家庭矛盾重重,让我心灰意冷;工作的压力如一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人际关系的复杂,让我疲惫不堪;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让我陷入深深的迷茫。我感觉自己被困在一个狭小的牢笼里,无法挣脱,内心充满了焦虑与不安,我不明白为什么,是我做错了什么?还是命运在捉弄我?
于是,我决定出去走走,去黄河边寻找一丝慰藉。黄河,那条奔腾不息的母亲河,自古以来便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也见证了许多人的失落与重生。我渴望在这片古老而壮阔的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星期天,我骑自行车去了章丘最北端的黄河。黄河在这里终于摆脱了中上游山谷的束缚,席卷大量泥沙奔流而过,频频上演“黄龙摆尾”之奇观。当我的双脚踏上黄河岸边的土地时,一种久违的宁静与踏实感涌上心头。眼前,黄河奔腾不息,那浑黄的河水犹如一条巨龙,蜿蜒曲折地流淌着。它从遥远的巴颜喀拉山奔腾而来,穿越崇山峻岭,历经千辛万苦,却从未停下脚步。河水撞击着岸边的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那种磅礴的力量,那种不屈不挠深深震撼着我!
我沿着黄河边漫步,脚下是松软的沙土,每一步都留下深深的脚印。远处,夕阳的余晖洒在黄河上,波光粼粼,仿佛给黄河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黄河在这一刻显得格外温柔,却又不失威严。我坐在岸边的一块石头上,望着眼前的黄河,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情愫!
黄河,她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承载了无数人的喜怒哀乐。在她的怀抱中,有多少英雄豪杰为理想而奋斗:大禹治水,黄河在古代经常泛滥成灾,给百姓带来无尽的苦难。大禹为了治理黄河水患,历经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凭借智慧和毅力,疏通河道,修建堤坝,最终成功治理了黄河的水患,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是小时候祖母讲给我听的,黄河边的龙门(禹门口)是黄河上的一处险峻地段。传说,每年都有无数鲤鱼逆流而上,试图跳过龙门,化身为龙,那是何等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千百年来,激励着炎黄子孙在困境中奋斗不息。
又有多少文人墨客为黄河留下千古绝唱:“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将进酒》,以黄河的奔腾不息为喻,抒发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黄河从天而降,奔流入海,是生命的不可逆转。“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是刘禹锡在《浪淘沙》中以黄河的曲折与泥沙为喻,表达着对人生磨难的豁达态度,黄河九曲,浪淘风簸,人生的坎坷与坚韧并存。“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黄河的波涛为背景,抒发着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突然,一阵:“嗬嗨,嗬嘿,呦嘿,呦嗬……”的号子声把我拉回了现实,循声望去是黄河纤夫在拉纤,他们蓬头垢面,皮肤因长期暴晒而呈暗红色,身子不壮实却很结实。纤夫们接过纤索,利索地担在肩膀上,双手向下握拢,神色严厉,眼神凝注,直视前方。为了纤索不易脱落,他们挺直腰板,让纤索紧绷,纤索在肩上勒出深深的痕迹。他们迈着沉重的步子,沿着崎岖的纤道缓缓前行,汗水浸湿了踏过的石块。纤夫们一边拉纤,一边喊着雄浑的号子,“嗬嗨,嗬嘿,呦嘿,呦嗬……”,号子声与黄河的惊涛拍岸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一曲黄河无畏之歌。
黄河纤夫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拉纤,面对汹涌的黄河和崎岖的纤道,无所畏惧,即使被磨得遍体鳞伤,也毫不退缩的纤夫们在拉纤过程中,相互配合,齐心协力。他们喊着整齐的号子,步伐一致地向前拉纤,他们知道,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强大的自然力量。纤夫们用自己单薄的身躯撑起了一个家,尽管纤夫的工作危险艰苦,但他们对生活依然充满着希望和快乐!
我突然意识到,生活中的不如意只是暂时的,就像黄河中的波涛,虽然有时会汹涌澎湃,但终究会归于平静。我不能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而应该像黄河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面对浩瀚澎湃的黄河,我突然觉得自己真的太渺小了!
黄河的水声在我耳边回响,那是一种激励,一种召唤。我站起身,望着远方的黄河,心中充满了力量。我知道,我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生活或许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不会再被困境所束缚。我会用黄河赋予我的勇气与力量,去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天色已晚,我骑自行车踏上了回家的路,在黄河的怀抱中,我找到了自己,找到了回来的世界,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多少年来,我带着这种力量,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