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岳晓伟的头像

岳晓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10
分享

变脸

在岭南,在山水之间,我眼前猛然一亮,是黑白相间的鸟吗?在桉树上向上爬,我走近一看,怎么又成了树一样的颜色,一只像蜥蜴一样的东西旁边还跟着一个小的。但不是蜥蜴,样子没有蜥蜴凶,从变换颜色来看,我想它一定是变色龙,尽管我以前没有见过变色龙。

在岭南,山上到处是桉树,桉树成材快,五年时间就能长大,就能卖钱。但桉树吸水性很强,会导致土壤板结,影响别的植物生长,桉树会污染水源,有些地方是禁止种的,桉树叶子闻起来有种麻麻的味道。

能见到变色龙也是一种幸运,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没有见过,它是用变换色彩来保护自己,来隐藏自己,不容易被发现。

     在现实中就像川剧变脸,一个人能变换十几张脸,里面隐藏喜、怒、哀、乐,忠、奸、欺、诈、善、美、真、假。川剧伴随着深沉的音乐,时时震撼,时时变换。川剧变脸出自“白蛇传”,法海用法器的化身去捉拿白蛇,在捉拿白蛇过程中法器变成人,变换多张人脸,把法力全部体现在脸上。但毕竟白蛇没有错,爱情也没有错,最终白蛇被镇压在雷峰塔下。直到现在西湖雷峰塔已成为景点,吸引各方游客光顾,就是为了那段美好的传说,与感动。

说起变脸,把变脸艺术运用到极致的莫过于宋江了,宋江是山东郓城人,从一个小吏,就是县衙里面的文书,到杀妻犯人,到梁山群雄,再到朝廷重臣,经过了变脸。 宋江自从上了梁山,是被逼无奈。他一直盘算着如何投降朝廷,苦于没有要挟朝廷的资本,就是投降也会被当做匪寇治罪。宋江为了达到目的可谓绞尽脑汁,首先,笼络人心,在梁山当了一把手,宋江手下人手不够,但凡有特长的都封了官。像开店的,小偷小摸的,有运动特长跑得快的,会游泳的,会种菜的,打鱼的,当和尚的都得到了重用。

当然了会武功的就更重要了,古代就是靠武力来打天下的,所以宋江就拉拢重用了一些武艺高强的。像禁军教头林冲,还有靠武力打死老虎的武松,宋江拉拢各路各具特长之人,靠什么呢?就是酒肉,就是靠吃喝,来收买人心。吃喝就是讲义气,把一帮乱糟糟的,各有打算的各行各业的人凝聚在了一起。当他看到了梁山的实力强大了,对北宋形成了威胁,在北宋忙于对付方腊之时,他感到时机成熟,向朝廷投降。这是宋徽宗巴不得的事情,用了一个好听的名词“招安”,既能安抚,让其心安理得的投降,又表现出宋徽宗自己的宽宏与大度,让其它反叛者也模仿宋江向朝廷投诚。

其实宋徽宗也是一个有所作为的皇帝,招安了宋江,消灭了方腊。宋徽宗的毛笔字和绘画有相当功底,画,像轻轻地流水一样淡雅,像诗歌一样,让人遐思,让人沉醉山水与鸟鸣之间,字在柔中透出一种力量像剑一样迸发而出。看一个人的毛笔字写得好不好,不在于好看与胡里花哨,和故弄玄虚。那时在一个图书馆看到里面挂着几幅字,像小孩子学写的一样,东倒西歪的,我细细品味,每个字给人以力量的展示,像从内心迸发出一种力量,我不禁感叹,好字呀!拿下宋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宋江在鼎盛时期只有七万人马,哪能是朝廷的对手,朝廷在忙于对付方腊,方腊有二十万人,方腊才是心腹大患。

其实真正的宋江只有三十六人,是山东渔民,以打鱼为生。北宋末年,各种苛捐杂税,民不聊生,被逼无奈,揭竿起义。这三十六人个个身怀绝技,武艺超群,勇猛善战,彪悍,有头脑,有勇有谋,擅长游击战术。这三十六人有柴进、呼延绰,武松、张青、关胜、李进、董平等。相当于特种兵,但又高于特种兵,有谋略,里面的武松没有打老虎这回事。就是这三十六人,打家劫舍,救济穷人,运用游击战,打击官兵薄弱地方,开仓放粮,刚开始北宋朝廷并没有把宋江放在眼里,后来影响力很大,县衙胆怯。三十六人从山东驰骋江苏再到河北大地,他们骑马驰骋,勇力过人。在民间就传开了,有的说宋江有一百零八将,有好几万人马。正是这三十六人让朝廷震惊,在征战中也有人员加入,但由于流动性太大,属于流寇之类,没有固定地盘,新加入的人不能适应远离他乡,所以抢劫完一个县衙都一哄而散,散伙了,各奔东西了,只有这三十六人不离不弃。在当时还有占领河北大部分的田虎,占领淮西的王庆,江南的方腊,当时方腊势力最大,宋江势力最小。

宋徽宗想到了对宋江进行招安,还没等到招安,就在宋江及三十六人带领新加入的一百多人乘十几艘大大小小的船,从海上攻打海州时,海州在江苏邳州,被海州知州张叔夜设伏拿下。张叔夜组织敢死队一千人,这是用敢死队对付特种兵,可见宋江等人是多么勇猛,让对方在防守中使用敢死队,好像有点倒置,翻了一个个儿。张叔夜先是用几十个人诱敌深入,然后在半路用一千人的敢死队埋伏,又派小队烧了宋江的船只。宋江一看中了埋伏,杀出重围向岸边撤退,无奈船只被烧,走投无路,向张叔夜投降,被张叔夜就地正法,以绝后患。宋江的起义军存在了两年,就这样失败了,一代名将张叔夜是不会招安宋江的,也不会封官让其带兵的,那不就等于放虎归山吗,所以宋江等三十六人被张叔夜所杀,是符合一代名将张叔夜的韬略的。

宋江这些人有点像铁道游击队,但不能和铁道游击队相比,真实的铁道游击队由最初的三个人,到十几个人,由于杀死两个日本兵,而名声大振,看来杀死一个日本兵真不容易,不是不容易,是汉奸太多,当时有给日本兵带路的,攻城有给日本兵扶梯子的,有给日本兵通风报信的。铁道游击队最后发展到三百来人,刚开始是由小商人,铁道工人、煤矿工人组成的。就是在铁道线上扒日本人火车上的物资。袭击日军仓库,取得辉煌战果。

宋江的失败是没有理论作为指导,不能凝聚人心,没有根据地,没有人民基础,所以导致失败。不像铁道游击队后来有了共产党的领导,有党和人民的强大后盾,最终取得胜利。

那么宋江为何不投奔方腊?宋江是流寇式的,无组织无纪律,又是山东人,投奔方腊被约束受人管理,他是不愿意的。加之北方人不适应南方的水土,还有思乡之情,这些都导致宋江不会合伙方腊。加之朝廷有名将有谋略,最终导致几路起义军以失败告终,宋江被杀,方腊被押送汴京凌迟处死,可见古代帝王对待农民起义是多么残忍,一代枭雄就这样落幕。

北宋末年,童贯打败西夏,镇压方腊,和金国合力灭了辽国,童贯可以名副其实的称为古代军事家。看来宋江没有破辽国,也没有征方腊,辽国为童贯所破,方腊为童贯所灭,童贯率领十五万大军征讨方腊,方腊二十万大军战败。论打仗北宋末年还是有能人的,童贯,张叔夜,能力挽狂澜,拯救北宋末年即将倾倒的大厦。可叹高层宋徽宗头脑并不清醒,没有在三国之间去选择平衡,其实让辽国存在,就有北宋存在,没有辽国,北宋就灭亡了,北宋后来被金国所灭。在金国南下之际,宋徽宗的儿子宋钦宗听信谗言杀死了童贯,在危急时刻杀良将,北宋气数已尽。在“水浒传”中童贯一直被描写成奸臣,其实童贯一直在拯救北宋。

台上,川剧变脸伴随着深沉的音乐在变幻莫测,台下小贩在叫卖,好不热闹,原来在赶庙会。我坐在小摊前,要两个凉菜,没有要牛肉,吃牛肉在古代是要杀头的,牛在古代是重要的生产力,杀牛,吃牛不就是破坏生产力吗。别听施耐庵吹牛啦,北宋时期谁敢吃牛肉,酒可以大碗喝,牛不敢吃,施耐庵笔下梁山好汉动不动就来二斤牛肉,那个饭店敢卖牛肉。我不吃牛肉是牛肉太贵,我于是端起一杯酒,深深地喝下,然后深思,直到醉意朦胧,戏看完,找不到回家的路,误入古代,看到古人一张张脸,变换而过,变脸比翻书还快。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