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付光前的头像

付光前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06
分享

生命的哄慰

生命的哄慰,是一场关于爱的修行。

在苏北平原的暮色里,九十六岁的老母亲像株倔强的老槐树,根须深深扎进了岁月的缝隙。我把哄慰编织成柔软的丝线,将母亲飘摇的生命维系在早春三月。这不是寻常的哄慰,而是穿越生命长河的智慧摆渡,是成年子女对衰老父母最深沉的爱语。

逆向成长的亲情密码

当生命倒转时光的沙漏,九旬母亲退化为需要哄劝的"老小孩"。看她吃药时皱起的眉头,像极了童年时不愿喝药的自己。蹲在她床前的姿态,与六十年前母亲哄我吃药的画面在时空里重叠。在这场逆向成长中,哄字成为解构生命轮回的密码——曾经被哄的孩童,如今成了哄人的高手,血缘的纽带在角色转换中愈发坚韧。

面对母亲"电视罢工"的困局,我导演了一出善意的戏剧。我把新买的电视说成是单位闲置的旧电视,母亲说蛮好的。旧电视的谎言里藏着新电视的温暖,就像童年时母亲把苦药裹进糖衣。当母亲对着"旧电视"绽放笑容时,生命完成了一次温暖的互文,那些被岁月模糊的养育细节,在哄劝中重新显影。

生命暮年的诗意栖居

清明节前陪母亲回娘家,是趟穿越时空的朝圣。轮椅上的母亲嗅着麦苗清香,辨认着记忆中的地标,老去的眼睛重新点亮星光。东平河桥的转弯处,九十六载光阴在车轮下流转成河。我推着轮椅的每一步,都在丈量从柘垛到盐垛的生命距离,用哄劝为母亲搭建最后的诗意栖居。

在纸钱飞舞的墓园,母亲的痛哭是跨越生死的对话。这声迟来的"妈妈"呼喊,让三代人的血脉在青烟中相连。“娘家人想你了”,我用温柔的谎言串起生命终章,让卧床数载的母亲在暮年完成对生命源头的朝拜,在哄劝中抵达圆满。

生死边缘的哄慰哲学

母亲股骨颈骨折后,因长期卧床肺部严重感染,我把哄字化作抵御死神的盾牌。当村医的针头在枯瘦的手背寻找静脉,我用"母子缘分未断"的谎言编织生命结界。药片、雾化器、视频通话,都成为哄劝的道具,在微信群的哭腔叮嘱里,一起用亲情织成守护生命的网。

这场持续九十天的生命保卫战,印证了哄慰的奇迹力量。当母亲从鬼门关折返,七十三岁的大哥那声"妈妈"的珍贵,道出了天下儿女的心声:哄劝不是欺骗,而是对生命最虔诚的挽留,是用温柔谎言包裹的生命真相。

在光阴的褶皱里,"哄"字被赋予超越字面的深意。它是成年子女反哺的暗语,是生命暮年的止痛贴,更是东方孝道的温暖诠释。当九十六岁的母亲在哄慰中安睡,我读懂了:所谓孝顺,不过是把父母当年教我们的温柔,以更绵长的方式归还。这种生命的哄慰,终究是一场关于爱的修行,在角色互换中完成亲情的永恒轮回。善良、孝顺,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世界是个圆,你所付出的一切终会回归原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