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东北农村的贫困状况没有经历的人很难想象得出,60年代初我上学的时候,有学校、有教室能上课就不错了,学校里根本见不到什么体育设施,所以只限于知道有一种体育活动叫打乒乓球。
等我到中学毕业后(那时是九年一贯制),在当时修灌区的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工作时,才接触到乒乓球。为了满足大家的愿望,领导指派木工做了一个乒乓球案子,记得当时团部(指挥部叫团部)有一位是体育教师出身,由他休息时间当教练教大家。
开始学时,连怎么握球拍都不会,但兴趣很浓、热情很高,白天、晚上的学练。应该是在几个月以后,算是基本学会了。但我总结这乒乓球有一个特点——学会容易提高难,能打容易比赛时得分赢球难,到现在我也是会发转球,但不会接转球,上旋下旋搞不明白。
后来大学毕业正式参加工作,在学校兼任工会主席,负责教职工的文体活动,经常组织教工开展乒乓球比赛,有时还带队去市、省参加比赛,但自己从未上场参赛,因为水平不行,怕给全队丢分,只有在人家正式比赛的间歇时间上去比划两下。
蓝球比乒乓球要好一些,小学高年级时,虽然学校不给班级发球,只有体育课才能玩着篮球,但我班有一个同学非常爱好篮球,家里条件也不错,就自己带了一个球到学校,班级同学大家玩,不过也就是乱抢乱仍,怎么传球、远投、三步栏等都不懂,也不会做。
上大学是,我班的体育委员很专业,他教了我们许多篮球技术,记得他讲投栏时强调:重心要稳,要用手腕的力量把球投出去,而不是用大胳膊去甩,后来在玩篮球时,感到还真是那么回事。
记得是1993年我由公司组织部调学校任党委书记,刚去不久,学校就组织了各部门之间的篮球赛,我作为校办组的队员参赛。由于大家对我一点也不熟悉,不知道我怎么样的篮球水平。开始上来我就打得非常顺手——什么带球过人、定点投栏、三步栏都做的动作规范、像模像样,而且连续投中,赢得了场外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声。对方一看这新来的书记也太厉害了,赶忙加强力量对我进行防守。岂不知我只有这几招,被人破解后,就黔驴技穷了,我心里想,差点没被我虎住!
排球就接触得更晚。1984年美国洛杉机举行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夺冠,不仅掀起了全国的排球热,而且极大地振奋了整个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我那时正在学校担任职工班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学,一下课,就立即和学生们—起玩排球,虽然技术不行,但热情高涨,一直以来,我就很欣赏排球运动员的身材和抛球跳发的潇洒动作,但到现在也没有学会,跳发时不是不过网,就是发出界外。
2019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