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富国顺的头像

富国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22
分享

蜀道难

《蜀道难》是我在大学中文系时学到的一首古诗,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名篇,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记忆中学习时老师要求全文背诵,总体感觉这诗诘屈聱牙、坚深难懂。原以为这李白对蜀道之难真是了如指掌,可据考证,李白压根从来就没到过蜀道,而好就好在根本没去过蜀道,却能把蜀道写得如此奇绝。

最近,我家孙子参加全国中小学生朗诵大赛,就选取了这难度较大的《蜀道难》。我家宝宝学习、兴趣爱好等各方面都很出色,但对这朗诵、主持类没太下功夫,原因是别的学习内容太多,也没发现有方面的天赋。最近学校给推荐了参加全国中小学生朗诵大赛,市级初赛已获二等奖,又被推荐到全省参加比赛。

《蜀道难》篇幅长、难度大,一般不会选。而宝宝有背诵的特长,但要声情并茂的脱稿朗诵也并非易事。于是就从以下方面对宝宝进行了辅导。首先要非常熟练本诗的内容,达到滚瓜烂熟的程度,反复的背诵。

噫吁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闻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问子规啼月夜,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允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在此基础上,根据本诗内容不易理解的特点,对其各层次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

本诗可大致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蚕丛及鱼凫”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主要写开辟道路之艰难。诗人从蚕丛、鱼凫开国的古老传说落篓,追溯了蜀秦隔绝、不相交通的漫长历史,指出由于五位壮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在不见人迹的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一条崎岖险峻的栈道。强调了蜀道的来之不易。

第二部分,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到“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主要写跋涉攀登之艰难。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前八句为一层,强调山势的高峻与道路之崎岖。先例举了六龙、黄鹤、猿猱这些善于飞腾攀登的鸟兽面对蜀道尚且无可奈何的情况,以映衬人要攀越蜀道谈何容易;又特地选择了秦地突出的高山青泥岭加以夸张描绘,显示蜀道之高耸入云,无法通行。

“问君西游何时还”以下为第二层,描绘了悲鸟、古树、夜月、空山、枯松、绝壁、飞湍、瀑流等一系列景象,动静相衬,声形兼备,以渲染山中空旷可怖的环境和惨淡悲凉的气氛,慨叹友人何苦要冒此风险入蜀。

第三部分,从“剑阁峥嵘而崔嵬”到“不如早还家”,由剑阁地理形势之险要联想到当时社会形势之险恶,规劝友人不可久留蜀地,及早回归长安。这部分亦可分为两层。前五句为一层,突出剑阁关隘险要,后六句为一层,以毒蛇猛兽杀人如麻暗喻当地军阀如凭险叛乱则将危害百姓,规劝友人早日离开险地。

全诗主要由以上三部分组成,至于在诗中三次出现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两句诗,则是绾连各部分的线索,使全诗首尾呼应,回旋往复,绵连一体,难解难分。

看网上视频,还觉得朗诵《蜀道难》这样著名的古诗,还真应该在服装上给予配合,宝妈就让宝宝自己在网上选了一白黑相间的“汉服”。现在宝宝正在练习准备中,希望能在省里比赛中也取得好成绩,使这方面的特长也能有所发展。

                                                                       2020年6月20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