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庚子年的九月初九——重阳节,早晨收到外甥女的微信祝福——除老舅节日快乐外,下面还加了一段话:小时候,觉得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长大了,觉得重阳节是爸爸妈妈的节日;不经意间,重阳节成了我们自己的节日!光阴似箭,没有返程,珍惜时光,快乐生活!祝我们自己的节日安康幸福!而我的回复是——同感同乐!
诸君是不是感到奇怪,怎么外甥女也过这老年节?不是亲外甥女吧!还真真的亲外甥女,但只比我小两岁,她还有一个姐姐是我的大外甥女,比我这亲老舅大一岁。真不敢相信,一眨眼,我们都已年过花甲,到了这把岁数。
我姊妹六个,大姐是大头顶,我是老疙瘩。大姐一家原在广州,姐夫是广州铁路局韶关车站的列车长,1962年因公殉职,说当时蒋介石要“反攻大陆”边界形势紧张,我爸和姐夫的爸爸就把大姐和三个闺女接了回来。记忆中当时大外甥女8岁。二外甥女5岁、小外甥女出生不久,而我是7岁,大、二外甥女正好是我儿时的玩伴,童年时一起玩耍的快乐时光现在依稀记得。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最著名的当数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深切的表达了重阳节诗人思乡念亲的感情。
如今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而我,不知是什么原因,对这秋天季节和秋天的的节日都情有独钟,当然首属的就是中秋节了,每年的中秋节,儿孙们回来,傍晚的时候,我都要把事先准备好的上好的月饼、玫瑰香葡萄、鞍山南果梨、西湖龙井茶摆在八仙桌上,在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全家人吃着月饼,品茶赏月,再让小孙子弹上一曲《春江花月夜》,真有一些神清气爽的感觉。农历九月十九还是我的生日,过去挺长时间都感觉和这九月九的重阳节是一天,于是就愈发觉得这秋天里的节日喜庆吉祥了。
今年的重阳节这天,老伴和亲家母带着小孙女去我家附近的公园去游玩,我根据她们发在家群里的图片还赋了一首小诗:
霜重色愈浓,秋深暖无多。趁着重阳日,再温影婆娑。
晚上孩子们张罗给我们老人过节,晚上在鲜蟹湾小鱼村吃饭时,大家逗我三岁多的小孙女——为什么要请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吃饭啊?小孙女想都没想说——为了让老人们幸福啊!原想宝宝多说能说出“节日快乐”之类的祝福语,没想到竟然能说出这样比较有深意的话,本来平时大家对宝宝的语言表达就称赞有加,此言一出更是引起了大家的纷纷夸奖!
2020年10月25日(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