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东北农村上世纪50年代生人,从小受家庭生活困难影响见识有限,虽田野里、山坡上也有许多的花儿,但大都不在意而熟视无睹,也不认得几种花。只有家里大嫂喜欢养花,每年都在门前的园子里的墙根下的酱缸旁栽种上花儿,春天一到,便一簇簇花竞相开放,且鲜艳无比。开始也不知道这叫什么花儿,后来得知是芍药花。大嫂家的屋里也时常养些花儿,给我留下印象最深是冬季里玻璃窗上都冻出了挺厚的窗花儿,而窗台上几盆儿白、黄、粉颜色的菊花却仍能盛开,并从此才知道了菊花不惧严寒。
长大上学后,别的课文都没记住,抑或是当时记住了后来忘了,但朱自清散文名篇《春》到现在还能背诵一些: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上中学后,又学了也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对荷花的叶子、花儿,静态、动态都有了些了解和认知。上大学又学了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诗文虽短,但内涵丰富,不仅运用对比的方法赞颂了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还使读者了解到到牡丹、菊花的特点。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思想解放,不仅产生了一大批适应形势、思想内容也积极健康的歌曲和红色经典,像《牡丹之歌》、《红梅赞》等。
而我对《牡丹之歌》情有独钟,除了有“国花“的桂冠外,主要原因是那时我正在谈恋爱,我把牡丹花比做了我的恋人,到现在还不仅能哼唱,还能清晰的记住歌词。什么“百花丛中最鲜艳,众香国里最壮观”;“有人说你娇美,哪知道娇美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曾历经贫寒”;“冰封大地的时,你正孕育着生机一片,春风吹来的时候,你把美丽带给人间”。等等,等等。
由经典红歌《红梅赞》,又联想到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我后来在从事散文创作中都有专题写过,在创作的过程中免不了要考证一番,使我对此类喻人的花儿的外观、习性都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去年秋季以后,在我上下班的途中每天都要经过一片开的鲜红似火的串红,每次经过都要好好的观赏一番,心情也随之振奋和愉悦,并专写一散文《秋日里的串红》,没想到投给媒体出后被《中国作家》《今日作家》、《盘锦日报》、《辽河石油报》等数家媒体刊登。
学校校园里有多处一簇簇的紫丁香,每年从四月中旬开始,此花就如期开放,不仅优雅、大气的外观与学校的内涵丰富的特点相吻合,而紫丁香接下来的就是槐树花香,整个初夏校园里到处都是花香弥漫,我为此撰成的《校园紫丁香》也被多家媒体转载。
真是心有阳光,满眼芬芳。以往并没注意,今年发现有一种花,大多要攀附围栏等建筑设施上,绿叶红花,开得格外鲜艳,这是应了那句“鲜艳夺目”。开始就以往是月季花,后来有人说是蔷薇花,经查证才明确——此两花外观很相像,但仔细观察叶、花以及花期还是都有区别的。蔷薇的叶子比较粗糙,具有叶脉,不具有亮光;而月季的叶子比较光滑,少有纹路,且具有亮光。花的区别在于前者的花很小,簇生,每年只能开一次,后者的花较大,1-3朵长在一起,一年内可以多次开放。刺的区别:前者的刺较多,不带弯钩,后者的刺较少,但带有弯钩。到了此时的六月中下旬蔷薇花都已凋谢,而大多月季花仍在盛开。
随着年龄增长、经历和阅力的丰富,了解的花儿也越来越多,还知道了众多的著名的花儿,如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花的花中之王牡丹、花中之魁梅花、花中君子菊花、花中仙子荷花、王者之香兰花、九里飘香桂花、花中皇后月季、花中珍品山茶花、花中西施杜鹃花和凌波仙子水仙花。
花与人类的意义,除了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供人观赏外,我想她好像人与艺术和音乐的关系差不多,想一想,如果人类没有艺术和音乐将会怎样?自然界见不到花儿会是一种什么情景?
自然界的花有许多种,开放的时间也各有不同,春天最早开放的是雨水节气后的迎春花,春夏之交,杏花、桃花、梨花、樱花竞相开放,接下来立夏时的丁香,处暑后的桂花,秋日里的菊花,还有冬天的蜡梅等等。虽然四季都有花开,但数量最多,开放得最充分还是夏花。
“生如夏花”,早就听说过的一词儿,以为就是人生要像夏天的花儿一样的美丽,表明人生要追求美好。此理解似乎有些不妥,但不知不妥在哪里,又懒得考证,就一直这么拖下来了。近来写文章,需要较真,于是开始思考查证。结果这“生如夏花”的下半句和隐含义,应该是“尽情绽放”,而重点不是说夏花有多么的鲜艳和怎样的五彩斑斓。
“尽情绽放”我理解就是“没有保留,全部奉献”的意思,你看那各类夏花真是那样,不到开尽决不凋谢。和我们熟知的歌曲里的小草一样,从不抱怨,从不攀比,满满的感恩情怀,又有些像雷锋精神——“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生如夏花“应该有坚定的信仰。花的信仰是什么?应该是用生命回报生养她的自然界。我们人类的信仰是什么,是不是应该也是回报生养我们的亲人和祖国。在人的一生中,我们在保证自己生存、生活的基础上,尽最大的努力报效祖国和亲人,落实到现实中就是要做好单位的本职工作和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而感恩、报效要有本事,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努力学习,丰富自己,储存能量,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和能力,这样,才能使人生灿如夏花!
2021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