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我家的除夕夜总是在自家热热闹闹地度过,儿子一家、亲家,七八口人欢聚一堂,满是温馨。后来,小孙女二宝出生了,为了方便,除夕夜的“战场”就转移到了儿子家,今年也不例外。
年夜饭可是除夕夜的重头戏。我家老伴儿一大早便忙活起来,精心准备了酱猪蹄、锅包肉、酱牛肉,还有冰虾这四道拿手好菜。上午十点,老伴儿就小心翼翼地捧着菜前往儿子家。原来是昨晚十点多,大孙子打来电话,撒娇让奶奶早些过去陪他打麻将。大孙子正读初三,面临中考,平日里学习压力巨大,难得过年能放松放松,奶奶自然是欣然应允。
亲家姥姥也带来了几道精心烹制的菜肴,还特意给孩子们做了他们最爱吃的小酥肉。儿子和儿媳也不甘示弱,各自施展厨艺,端出了红烧排骨和清蒸鱼这两道拿手菜。此外,还有炒蒜苔、蘸酱菜等清爽可口的青菜,满满当当地摆了一大桌。儿子还郑重其事地拿出一瓶特意准备的五粮液,为这顿年夜饭增添了几分喜庆。
等一切准备就绪,已经三点半多了。我家的年夜饭时间确实有点晚,回想起早年在老家,下午一两点就开饭了。
全体入座后,小孙女像个专业摄影师一样,拿着她的照相机,有模有样地给大家拍照。姥姥和妈妈也没闲着,从不同角度用手机记录下这温馨的时刻。
我率先提议,想起作家魏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写下的著名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开篇语:“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过去这一年,我的内心满是感动。儿子儿媳晋升为主任医师,儿子顺利研究生毕业,孙子在“清华杯”中多次获奖,考试成绩屡屡进入年级前十,还荣获汉字听写一等奖,担任学校篮球队主力队员,成为千里挑一的升旗手;小孙女也毫不逊色,屡屡登台主持,在各类文艺演出、口才、跳舞比赛中获奖,特别是今年期末,以三科平均分97.6的优异成绩创下个人历史最高水平。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而言,每一项成就都足以让人激动万分!
大孙子学习已经非常出色,他的父母不想给他过多压力,在日常生活中尽量淡化这种竞争氛围。虽然我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有时还是忍不住对孙子寄予更高的期望。
在酒桌上,我接着说道,希望两个孩子能注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家纷纷表示,我的这番话道出了他们的心声,随后大家纷纷举杯,祝愿新的一年里,老人们身体安康,中年人工作顺利、事业有成,孙辈们学习进步、健康成长!
在做饭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奶奶、姥姥、姥爷和妈妈一直在陪着大孙子玩麻将。小孙女则像个小管家婆,掌管着钱财,在奶奶身边转来转去。大孙子刚学会麻将,兴致正浓,玩得不亦乐乎。
饭后的游戏环节是每年除夕夜的保留节目,不过内容年年都有新变化。今年玩的是“快乐传真”。大家分成两组,甲组给乙组出题,乙组按题目要求依次传递表演,反之亦然。由第一个人用几个字和肢体语言做出提示,第二个人再把理解的内容表演给下一个人,最后一个人说出答案。
分组情况是:甲组有小西、姥姥、爸爸、妈妈;乙组是爷爷、奶奶、姥爷和小北。记得第一轮题目是“燕子”,由甲组的小西开始表演,依次经过姥姥、爸爸,最后由妈妈猜。小西用小手臂比划成飞翔的样子,这样的提示最多能让人猜出是鸟类,没想到依次传递到妈妈那里,她竟然准确猜出了“燕子”,这母女俩还真是心灵相通!
还有一次题目是“家和万事兴”,轮到我来提示。我先用双臂划了一个大圈,表示全家和谐,然后双臂抱于胸前,双肩向前耸起并反复重复,想表现“兴”的意思。结果下面的人不仅没猜出来,还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比赛过程中,两组有输有赢。总体来看,年轻人表现更出色,孩子们的反应和表演能力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整个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每个参与者都沉浸在无尽的欢乐之中。
此时,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正精彩上演,可大家的注意力都被游戏吸引了。好在观众涵盖老中小三代,各种节目都能找到对应的观众,春晚在我家才不至于太冷清。
热热闹闹间,十一点悄然而至,到了接神放鞭炮的时间。爷爷、姥爷、爸爸、小北四个男性,还有妈妈和女儿两个女性,一行六人浩浩荡荡地下楼放鞭炮,屋里只剩下奶奶和姥姥。
姥爷想放二踢脚那种响声震天的炮仗,可惜今年的鞭炮大多是哧花类,是宝妈买的。小孙女往年胆子大,敢自己放鞭炮,今年长大了,胆子反倒变小了,不敢放了。
放完鞭炮回到屋里,饺子已经端上了桌。有酸菜肉馅、三鲜馅,蒸饺、煮饺一应俱全。大人们关注的是饺子的味道,小孙女小西则一门心思盼着谁能吃到包着硬币的饺子。
当午夜十二点的钟声即将敲响,我家的除夕之夜也迎来了高潮——磕头拜年环节。
儿子儿媳率先给双方父母拜年。四位老人端坐在沙发上,儿子儿媳双膝跪地,庄重地说道:“给爸爸妈妈拜年!”然后双手撑地,连磕三个响头。起身之后,两位妈妈赶忙递上红包。
接着是大宝二宝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拜年,方式和爸妈一样。拜完年后,奶奶和姥姥也急忙把准备好的红包塞到孩子们手中。
至此,我家欢乐祥和的除夕之夜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20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