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大理的苍山洱海,我也该打道回府了,来时的路有多长,回去的路就有多长。准备坐飞机回去,却发现在大理根本买不上回太原的飞机票,出行的人太多了。只能选择去武汉坐飞机。但是去武汉的飞机也没有票了,所以决定先坐动车到湖南,路程近,然后坐动车一小时到武汉,再飞回家乡。
到达湖南,首先感觉这是一座干净的城市,且安静舒适。人们都很热情。问路时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热情指路,并带我们去地铁站口,一路上和我们攀谈,讲起毛主席更是侃侃而谈,言语间充满着自豪和敬仰。到底是毛主席的故乡,给人一种这样的亲切平和的温暖。
来湖南,当然要看看毛泽东故居,却因为订不上票,从而再一次在心中留下了遗憾。橘子洲头我们也只在车上远远地观看了一下。由于逗留的时间短,只吃了湖南正宗臭豆腐,去了湖南大学和岳麓书院。
从住的地方打车去岳麓书院路程较长,为了按时到达东方红广场与导游会合,司机师傅走近路前往,一路上开得很快,但紧赶慢赶,还是过了与导游约定的时间。电话里我抱着歉意对导游说你们先走吧,导游却坚持要等我们,语气中都是安慰的话,没有一丝抱怨。司机也很用心,眼睛盯着方向盘不说话,一直在给我们选最近的路线。但在就要到达湖南大学的时候,路还是堵死了。司机师傅催我们下车,说步走比坐车要快。
我们下了车,脚步匆匆,眼睛也不断扫射附近场所,努力寻找导游说的毛主席高大的雕像,终于看见了,飞跑过去,导游一行人还在等我们,我感动中夹杂着不好意思的情绪。我们已经迟到将近一小时,导游一直等我们,一直电话联系我们,并且在我们气喘吁吁到来的时候,没有一丝怨气,还微笑安慰我们不着急跟着她的小旗子一起进入湖南大学。这在其他城市旅游是不能遇见的好导游。并且其他游客也没有表示出愤怒和不满,还让我们走在前面,一个个文质彬彬,温和谦逊,大约来看岳麓书院的人都是知书达理之人。
岳麓书院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南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书院,也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四个大字是宋真宗所题。一个岳麓书院,半部中国近代史,有多少名人从这里走出。爱莲说的周敦颐,蔡锷黄兴等人,还有我们敬爱的毛主席。
在岳麓书院的大门两边是一副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意思是楚地有很多人才,而岳麓书院是人才最为兴盛的地方。
往里走,穿过曲曲折折的回廊和华堂,走过毛主席曾经读书的地方,简约古朴的布置,更有亲和感。来到“朱张会讲”会讲的讲堂,想象这里曾经辩论的激烈情景和琅琅的读书声。看着四周墙壁的一幅幅书法楹联,感受学堂的氛围。
走过讲堂,穿行在如画的庭院,顾观其花草树木,一不小心和导游走散了,不知该往哪里去,于是跟着人流向前走,不觉走到了爱晚亭。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的这句诗突然就出现在脑海。原来“爱晚亭”就是根据这首《山行》由最初的红叶亭改为爱晚亭。“爱晚亭”三字由毛主席所写。
爱晚亭不大,却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爱晚亭虽然看上去很不起眼,但她与脚下的这座岳麓山是一样的,因为有一代一代的名人在此学习,交流而名扬四海。
暖风中,爱晚亭下,郁郁葱葱的绿长满岳麓山,这是一座伟大的山。
回去的时候接到司机的电话,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送你们着急,忘打表了,你们看车费能给就给,不能给也不怪你们。我才想起,手机的确没有提示扣款。我说打表应该多少钱?我们就按多少钱给你。他很高兴,说下次你们来,我给你们做导游,去毛主席故居看看。开心的语气中透着真诚与感激。本来是我该感激他,他却不好意思起来,反倒感谢起了我们。这座城市的人有这座城市的文化的儒养,都是这么儒雅和大气。就凭他们的品信和,我还会再来的!
一座城市让人想来的标签不一定是名山大川,也不一定是名人伟业,而一定是质朴的风土人情,和有着爱心的人们。
来湖南感受最深的就是这里的人情味儿,那个指路的大爷,那个坚持等我的美女导游,那个真诚的司机,还有那一群一直安静等候迟到的我和我同游的人。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我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