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夕娟
四月一个温暖的午后,带着孩子在街上闲逛,看到路边有个卖鸟的,各种各样的鸟儿叽叽喳喳,好不热闹,添儿情不自禁地被吸引,站在鸟笼前看来看去不肯离去。显然,色彩鲜艳的鹦鹉最是引人注目,卖鸟人也看出了孩子的心思,在旁边怂恿着让孩子买只回家。看着孩子渴望的眼神,不忍让他失望,于是爽快地答应了。添儿雀跃着仔细地挑选了两只,一只绿色的,一只蓝色的,卖鸟人看了一眼说刚好是一公一母。添儿听了甚是欢喜,高兴地说:这样它们两个就能结婚了,以后还会生出很多小鹦鹉呢!听了孩子的话,我乐了,连连点头称是。
回家的路上,添儿就给鹦鹉起好了名字,绿色的叫作“小绿”,蓝色的唤作“小蓝”,名字虽然通俗简单,却也是好听得很,叫起来倍感亲切。孩子也很为自己的杰作得意,一路上提着鸟笼蹦蹦跳跳,开心不已。
家门口的小院,此时已是绿草如茵,各种花儿点缀其中,也是分外美丽的。我们把带回来的鸟笼挂在院中香樟树的树枝上,暖风吹拂中,漂亮的鹦鹉不时地叫唤几声,倒是和小院的景色分外和谐,一静一动,有声有色。如此,小蓝和小绿便算是愉快地在我家小院安家落户了。
添儿从此便多了两个玩伴,早晨起来,放学回家,都不忘和它们互动一番。有一天,添儿早晨起床下楼照例去看鸟儿,只听他在下面急切地大喊一声:妈妈,小蓝不见了!我循声飞奔下楼,仔细一看,真的少了一只,鸟笼的门居然还开着,连忙关起。母亲也闻声而来,抱歉地道肯定是自己给它们喂食以后忘记关门了。小蓝飞走了,添儿自然是焦急万分,不肯作罢,领着我们在小院四周一遍遍呼唤着小蓝的名字来回找寻,结果自然是无功而返了。会飞的东西,哪能这么容易就被抓住呢!
小蓝的离去让添儿难过了好一阵子,“它飞去哪里了啊?”这是孩子后来时常会问我的一个问题。“它去树林找其他鸟儿玩了。”“在哪片树林呢?”“有时在离我们很近的,有时在很远的树林吧。”“那它为什么不回来看看小绿呢?”“也许它来过,飞在空中远远地看着。”“那它为什么不下来和小绿玩玩啊?”“可能它害怕下来以后,又被我们抓住,关进笼子里吧。”“住在笼子里面不好吗?我们家有吃有喝,都不用出去找食物啊。”“好是好,不过它可能更喜欢外面的世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吧!”每次我们就这般地对话着,每次添儿都若有所思。
如往常一样,今天添儿又在院子里和小绿玩,“妈妈,你也过来和小绿说说话吧,我觉得它有点寂寞了。”“好吧,不过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我蹲在他旁边,很好奇孩子的敏感,“小蓝每天都在外面和很多鸟儿一起玩,可是小绿只有我一个朋友。”听起来有点道理,而且真的很凄惨,“不会啊,小绿还有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几个朋友啊!”虽然听了有一丝安慰,不过小家伙显然没有释怀。“妈妈,你说,鹦鹉难过的时候也会哭吗?也会流泪吗?”我没有想过他会这么问,莫名有些心酸,“我想会的吧,就像你一样。”“那我怎么没有看到过它的眼泪呢?”“那是因为它每次难过的时候,就会想起添儿你,你每天陪它说话,喂它好吃的,它就不难过了!”添儿蹲在一边,默默地听着,轻轻地抚摸着小绿,脸上有微微的笑意。
鹦鹉会流泪吗?我真的不知道。它喜欢这样囚居笼中,温饱无忧的生活吗?我也不知道。我曾经试探着问过添儿,如果小绿想要离开,你会舍得把小绿放飞吗?添儿眨巴着小眼睛,嘟囔着小嘴,半天不愿意回答。我知道孩子舍不得,他喜欢小绿。对于小孩子来说,喜欢不就是要在一起?把小绿留在身边就是他喜欢的方式,所以,我希望鹦鹉不要流泪,更期盼添儿你时常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