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吕城》的头像

《吕城》

内刊会员

散文
202502/17
分享

夜访徐厂长

郜志坚

吕城绣品厂的名气很大,是因为它的产品款式新颖漂亮,质量一流。北京、上海、广州一些大城市大商场的橱窗里,都可以见到他们展示的样品。 更重要的,这个兴起不久的乡镇企业为国家的出口创汇,一下就超过了同行业许多久负盛名的“百年老店”。北京中国美术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将绣品厂这些精美的工艺品出口到日本、美国、欧洲,很快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又为我们国家换取了急需的外汇。

厂长徐荣良神采奕奕,气宇轩昂,笑容荡漾在脸上。他每天耐心地接待外商, 陪同来客,安排订单,不知疲倦,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年轻虚心,开拓上进,管理有方,为人谦和又顾全大局,这是大家对他的评价。

据说他的母亲是湖北的大家闺秀,外公和舅舅都是名震一方的实业家。我不知道这个方面,还有没有基因遗传的说法。

镇里的乡镇企业时好时差,开开关关是正常的事。可正因为是乡镇企业,是农民们千辛万苦办起来的企业,赢得起输不起,每一个企业都牵动着大家的心。

吕城丝绸厂,是生产丝绸被面的大厂,紫红、大红、金黄、嫩绿几十种颜色的被面风靡市场,婚庆喜事更是争抢一时,早几年还加班加点生产,产品供不应求。

等到有了被套,被套进入市场,被面一下滞销 ,眼见得从亏损到倒闭,一个企业一个工厂,三两个月之间的事情,快得很。

怎么办?我打起了徐荣良的主意,想和他聊聊,听听他的意见。 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经过窄窄的圣旨西路,再拐进一个狭小的弄堂,就到了徐厂长的住处。屋子又矮又小,门框几乎碰到头,屋顶灰蒙蒙的,角落里摆着液化气灶台,墙上贴着几张纸片发黄的娃娃画。

徐厂长的家,还在更远的虎市村,集镇上住的房子,是向别人租借的。十多平方米的空间,一床一桌,几张凳子,床前的课桌上摆着书和墨水瓶,边上堆着杂物。我想,他的夫人蔡老师晚上可能就在这儿办公备课。

屋外寒风呼啸,黑洞洞的,屋里昏黄的灯光下阴冷又潮湿。

徐厂长笑容可掬,热情又显得有点局促。地方实在太小了,连身都转不过来,夫人蔡老师在吕城中学教学上课还要带孩子。徐厂长早出晚归,这儿通常是从早到晚都关着门的。

我与他面对面坐着,谈了很多,想把即将倒闭的丝绸厂交给他,要他兼任厂长,这是又给他加压了。之前也几次把他当成了 ,他没有一句怨言,总是微笑着接受下来,默默地承担。

接受党委交给他的 ,又总是细致耐心地工作,或强化内部管理,或开拓市场,或技术创新,或产品换代,将企业救活,实在是不容易,为党委政府挑担分忧,难为他了。

这是一个只讲奉献的年代。乡镇企业的厂长们,从开始拿工分到后来拿工资加奖金,都是赤脚下地洗泥进厂,离土不离乡,一心为集体,个人收入仍然十分微薄。

像徐荣良这样的厂长,身为同行业外贸出口的龙头老大,当他西装革履,一身光鲜地走南闯北,出现在东京都市或者纽约街头的时候,谁会想到他胸怀天下,却身居陋室呢?谁会知道他一个人干着几个人的活,一天干成两天的事,只争朝夕全身心地为了乡镇工业,为了集体的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年华呢? 世界终究会向那些有目标有远见的人让路。如果是这样,那在他的前进道路上,我们又能为他做点什么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