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鸿达的头像

朱鸿达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08
分享

雪 赋

立春过后,天气转暖,飘雪姗姗来迟。不日午后,北风大作,天空阴沉如铅,惶惶然,风雪欲来,忽具寒山缥缈之感,有长空蹉跎之念。

傍晚时分,鹅毛飞雪自天而降,纷纷扬扬,似琼楼玉宇中玉珠散落人间,浅唱低吟,百回千转,奏响窸窸窣窣的韵律,或荡气回肠,或缠绵悱恻,宛如一场冬日告别的离殇。

元和十年,韩愈作七绝《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一千二百年前,已至天命之年的韩文公,独具匠心,构思新巧,春寒飞雪中,寻迹春意盎然的源头,静待春暖花开,老人家又是何种心境?而今,穿越这个春日,想与湮远岁月中的一场雪为伴,踯躅飘零,何畏天涯归处独自愁?

窗外,风雪正紧,人潮汹涌的街头,车水马龙,众生匆忙,为生计奔波劳碌。你我皆为风雪夜归人,不如端坐茶台前,一盏普洱入怀,周身暖意弥漫开来,凄寒随之一点点消散。

一场雪,断断续续,下了几千年。也许,楼上观雪,城头听雪,灯前悟雪,别是一番情境。

观 雪

古人写雪,多着墨意境深远,诗词歌赋无所不精。唐诗宋词里的雪,是仙藻、是银粟,是玉鸾、是玉尘,是寒酥、是璇花,是瑞叶、是寒英,不见雪字,却字字都是雪,处处皆系雪。

从普通雪花衍生诸多词汇,古人对雪的喜爱可见一斑。几千年的时光,凄楚苍白的天幕下,大雪纷飞,漫天飞舞,一些山河一些草木,诸多故事诸多风尘,皆埋于雪下,无迹可寻,总觉得其中有大文章,有真隐士,有大乾坤,一场大雪过后,皆销声匿迹,归于平静。

近日读《幽梦影》,有句话甚美: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雪宜对高人。俏丽俊俏的人相陪才宜赏花,风雅韵致的人相陪才宜观月醉酒,超然脱俗的人相陪才宜欣赏雪景。文人墨客察雪细致入微,慧眼独到,常用雪抒怀咏志,且富高雅情调,兼具喻人喻己,可寄托情感,可渲染气氛,寥寥数字抒发小情调,营造大格局。

谪仙人在《北风行》中写出千古佳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此句,还被后人奉为诗歌中比喻夸张的典范之作。青莲居士是浪漫主义诗人,在其眼中,燕山的雪花真是大呀,硕大如席,一片一片地飘落在轩辕台上。诗仙寓情于景,出神入化,意境极其壮阔,气象何其雄浑,非我辈所能企及。

年少时,数九寒冬的年月,每遇风雪交加时,故乡庄户被大雪覆盖,受眼界阅历所限,总觉得像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内心所想与李太白精彩绝妙的情感表达,可谓天壤之别。昔时,农村的孩子彼此熟络,常三五结伴玩雪,偶尔跑去村外的田地里撒欢。站在雪地里,北风呼啸而过,两耳冻得通红,举目望去,乡野苍茫无际,除去几株枯树孤零零地伫立在原野之上,目之所及,白茫茫的景致,直达遥远天际,空旷、寂寥,苦寒、迷茫,虽无山河点缀衬托,天地之间却浮动淡淡雾气,眼前皑皑雪景,今日想来,若一幅水墨雪景意境图。

转瞬之间,三十余年俱往矣,在故乡庭院中,在原乡的田野之间,历经无数场雪事,有小雪的轻盈飘洒,有中雪的漫天飞舞,有大雪的铺天盖地,浸润一树一木,覆盖一砖一瓦。每场雪都有独特的美,散发不同的时代况味,在苦寒瘦冷的旧时光,如同生命的一次次驻守回望。每次想起,俨然梦回熟悉年画的风景,每个画面苍白冰冷,却散发着人间温情,如今,成为一段段埋藏心底的世间岁月。

某日,在书画院见一幅水墨雪景图,不由怦然心动,堪称惊艳之作。画中有枯枝寒林,有野径古寺,有孤山荒野,有寒鸦孤舟,有万峰雪原,且有大幅留白,加以水墨烘托,色调寂寥清冥,意境辽远深邃,望一眼,像走进一场萧疏寒冽、沉寂明净的冰雪清梦。

古往今来,水墨雪景,王维独树一帜,且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画卷咫尺天地尽显宏大气象。画中包罗万象,或奇峰高耸,或亭阁若现,或客旅缓行,或舟车停泊,淡墨缓缓渍染,静观雪落无声,杳渺无际,藏有深远渺茫、意蕴悠长的境界。

文人墨客赋予雪新的生命,他们笔下的冰天雪地、大雪纷飞,是内心的万籁俱寂,是形体一尘不染,是精神世界的写照,更是对生命的种种体悟。

听 雪

《幽梦影》写道: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上述佳句中,唯冬听雪声最具意境,让人浮想联翩,动静之间洞察世间风云变化,有大象无形大音无希之神韵。

清代文学家张潮写下此等绝句,可见对自然变化关注之精妙,对生活日常体察之细微,此乃文人雅士追求极致品味。春天听鸟儿欢唱,夏日听蝉儿长鸣,秋天听虫豸低吟,冬天听飞雪高歌,白日听清脆棋声,月光下听悠扬箫声,隐居深山听松涛阵阵,行走江湖听摇橹咿呀,耳畔常闻清香妙音,方不辜负此生双耳矣!

一千二百余年的雪夜,白居易听闻窗外簌簌雪声,抬头望着窗台,被雪光映照通明,躺在床榻上,听到树枝被大雪折断的响声,不由心血来潮,灵感突发,写下《夜雪》: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冬日里,最倾心的事,莫过于听雪。夜深人静时,感悟最佳,无不让人向往。试想天地惟余莽莽,或朔风凛冽,或风停雪寂,合目静默,抛却周身疲惫,放下嘈杂烦忧,洗耳恭听,任由时光悄无声息流逝,耳畔响起清冷的雪声,内心悄悄沉寂下来,可听到天地清明的澄澈,亦可听见内心世界的寂静,生命的过往与岁月的漶漫顿时烟消云散,归于平静,有人生大彻大悟之冥想。

明代著名戏曲作家高濂,在《山窗听雪敲竹》里说道,“飞雪有声,惟在竹间最雅。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淅沥萧萧,联翩瑟瑟,声韵悠然,逸我清听。忽而逥风交急,折竹一声,使我寒毡增冷。暗想金屋人欢,玉笙声,恐此非尔欢。”飞雪有声,常伴呼呼萧萧簌簌哗哗嗖嗖之音,在竹间听闻最具雅致。雪,是用来听的。闭上双眼,放空心绪,屏住呼吸,而后俯耳谛听。夜静,山空,雪落,一切的一切都遁迹了,唯有雪,相伴左右,颇具禅意。

年少时,外出求学,远离故乡亲人,一年四季,冬去春来,时常感到孤独寂寥。尤其夜深人静,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偶遇寒冽冬日,夜不能寐,窗外大雪弥漫,室内无暖气御寒,躲进被窝,听点点雪落声,总会黯然神伤,凄然泪下。彼时心境,只有身处异乡,无依无靠,前途茫茫,怅然若失之际,方可有所体会。时至今日,依稀记得,昔时身居他乡,熟悉的乡音未改,年迈的祖父祖母健在,袅袅升起的炊烟还在,久违的大雪阻挡我回家的脚步,却无法阻挡想家的情感。故乡的每场雪,未必记得,也未曾经历,但无论何时何地,回望故乡,凝神聆听,似乎都能听到熟悉的雪声,直达心灵深处,仿佛在对我呼唤,呼唤我的归来。

年前,下了几场大雪,身在异乡多年,只好在雪夜,顶着风,迎着雪,站在小区的广场,伸开双手去迎接每片雪花。我想,虽然路途遥远,它们是否来自故乡,跨越山东到河南,来看望可怜的游子?

在寒风中,我闭上双眼,任由风雪肆虐,内心却异常平静,想起纳兰容若的《长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雪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悟 雪

雪者,有风雪、有江雪,有夜雪、有春雪,有暮雪、有欲雪。北宋画家韩拙心思缜密,天赋异禀,悟性极高,在其论著《山水纯全集》中,按照雪的情态分成诸多类型,画作可谓皆有气韵,各具妙趣。

北宋杰出画家郭熙,创作绢本淡设色画《关山春雪图》,画中雪山巍峨,山峰雄伟,树木茂密,山腰之中坐落几间房舍,旁边溪水流淌,水磨欢转,动静结合,逸趣横生,观之听之,穿越近千年的岁月,可以听见寒风呼啸而过的风声,亦能听到潺潺水流声,还能悟到隐含大雪之下的天籁之音。

画家把意蕴裹藏在画卷中,让雪景凸显大写意,隐含小情趣,超越了形与色,凌驾了神与气。古画雪景图中,多有天浑地莽、玄冥充塞之气魄,大工笔之精兼具粗狂之妙,空灵生动且禅意十足,寂寥静谧中处处充盈无限生机。

一边是形象,一边是抽象,播撒渲染,空灵韵秀,符合国人的哲思玄想,这是空幻抽象的悟境,方可达到高深莫测的境界。

《幽梦影》记载,雪之妙在能积,云之妙在不留,月之妙哉有圆有缺。我沉思许久,于雪而言,不免想到,观雪,可察雪之壮美,听雪,可闻雪之精妙,悟雪,才通雪之禅意。也许,世人困顿于污浊喧嚣的红尘里,唯有一场雪,才能安顿灵魂的躁动,净化抚慰疲惫的心灵吧!

近些年,一路走来,风雨兼程的日子,总有小雪中雪或大雪暴雪相伴,未知旅程常冰封雪盖,前程茫茫中,隐隐透着苍白灰色,思忖许久,总也参不透、悟不懂,终其半生,无法看透雪的内心世界。人生,终归是,风里来,雪中去,难免风雪太大,竟也早早白了头。雪意浸染后,山寒水冷,荡尽污垢,在雪意阑珊处,整个人如山野枯草,久经风雪侵蚀,褪去年少无知,消去青葱躁动,只剩下,一身的清癯的风骨,在大雪中飘摇。

往古来今,写雪诗词中,柳子厚的《江雪》尤佳,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其诗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描绘出一幅空蒙孤寂的江天雪景图。千山皆雪,万路俱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天地萧索苍茫,景色苦寒孤冷。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江心垂钓,一尘不染,万籁无声,寥寥二十字,写尽人间孤独,参悟玄机智慧,意味隽永,深不可测。

禅宗中,雪寓意着一种大智慧。有僧问:“什么是摩诃般若?”青耸禅师道:“雪落茫茫。”摩诃者,大也。般若,智慧也。大智慧就如雪落两茫茫,是其所是,一派物我俱忘、了无挂碍的境界。传说,禅宗法融大师讲《法华经》,讲得素雪满阶,群花自落。彼时,茫茫雪意就是智慧的渊海,沉稳、内敛、深邃、平和、空无,体现对大智慧的追求。

在禅宗里,雪的意象达到美与智慧的双重统一。铃木大拙在《禅与生活》中道:“禅是大海,是空气,是高山,是雷鸣与闪电,是春花,是夏日,是冬雪。不,它是这一切之上,它就是人。”

面对造化无常,向内观照,吾即是雪,雪即是我。唯,虔诚静默,去聆听,去体会,去感悟,以平常之心待之,放下过往种种,慢慢地,与这个世界融为一体。

天气渐暖,与雪相遇将是清冷的隆冬。故乡的雪、异乡的雪,或是天地的雪、江河的雪,还是往昔的雪、将来的雪,观雪,听雪,悟雪,悄无声息,见证着生命中最为清宁恬静的岁月,也许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洗礼。

雪,还是那场雪,在生命颜色变成灰白前,试图,乘一叶扁舟,抵达雪境的深处,一壶酒,一盏茶,一声浅笑,一阵欢歌,暮色四合,寒云四起,无边无垠的茫茫雪幕,渐渐映入眼帘,片刻之间,生命得到顿悟。

烟火盛处,清风一念,雪落人间,岁月安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