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殷凤君的头像

殷凤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02
分享

书香门第 “悦”读相伴

教育家蔡元培曾在《中国人的修养》里写道:“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如果每个家庭将好的人品修养、好的生活习惯一代代传承下去,将会对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

父亲的言传身教对我少年时代的生活影响极大。父亲是名警察,即便工作的特殊性也改变不了父亲爱读书的本性,我自幼酷爱读书就源于此。小时候去父亲办公室,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书架上的书很多,既有专业书籍,也有文学著作,办公桌上还摆放着一摞报纸。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父亲经常给我买各种书籍,还不时给我买来好看的日记本和笔,以便培养我写日记的好习惯。

喜欢阅读的我,在其他小朋友疯玩的时候,我则静静地看书。徜徉在文字中,独享那份美好。因为爱读书,再加上写日记,所以上学时写起作文来毫不费力。在作文课上,当别的同学绞尽脑汁想词儿时,我已经写了满满一页方格纸了。每堂作文课我都能提前完成,而且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看到老师在我的作文本上划的一道道红圈圈,以及同学们投来羡慕的目光,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在我的学生时代,读书已然成为我的嗜好。只要一有空闲,我都愿意安静地坐下来品味墨香。炎炎夏日,即便自己口渴得厉害,也舍不得花五分钱或一角钱买一根冰棍,而是把父母给的零花钱,甚至把母亲给的买菜钱都用来买书买报。

岁月静好,有书陪伴的日子,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每当看到好词好句,我就摘抄到父亲给我买的笔记本上,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到高中的时候,我已经积累了厚厚的几大本。闲暇时就重温佳作。

痴心不改情如初。参加工作后的我依然爱读书,白天忙工作,就利用晚上时间和丈夫一起挑灯夜读。浓厚的家庭氛围,让女儿也爱上了阅读。

阅读,是精神的加油站,是思想的充电器。让我读书和写作兴趣更浓的是我的处女作发表。那是2002年春,在时任《天马》杂志常务副主编程湛馨的悉心指导下,我的散文《相约“钻石婚”》在《河北税务报》上发表了。当看到自己的文章第一次变成了铅字,并且随样刊我还收到了“蓝色空间”栏目编辑石力军写给我的一封亲笔信后,我喜不自禁。

2011年,因工作需要我开通了新华博客。在那个人才济济的大家庭里,我结交了很多才华横溢的博友,在欣赏博友的美文以及给他们作品的点评中,我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三年内发表了200多篇博文,其中有被管理员加精的,有被版主推向博客首页的。2018年加入抚宁区作家协会后,在程主席以及文友们的鼓励和帮助下,我的文字功底又有了进一步提升。那些年,我所读书籍的来源除了在书店和网上购买外,还有一些本土作家和全国各地网友赠送的书籍。在阅读中,我始终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习惯,并对阅后有感触的书籍写下读后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我的作品散见于《秦皇岛日报》《秦皇岛晚报》《廊坊日报》《海韵》《乐读》《北国作家》等报刊,入选《大国诗文选粹》《稻穗飘香》《当代作家散文卷》等书籍。

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活法。有人喜好吃山珍海味,有人喜好穿名牌服装,还有人喜欢旅游,但我对这些都不“感冒”。要是让我把钱花在这几方面,我竟然有点舍不得。然而在2019年、2021年两年间,团结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两部散文集《薰衣草的芬芳》《薰衣草的绽放》。我觉得把钱花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值得!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多年来,阅读已成为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常言道:有付出就会有回报。2021年,我的散文《父孝子贤一代代 美德传承写大爱》在市总工会组织开展的第九届“书香三八”征文活动中获得一等奖;2022年,我的散文集《薰衣草的绽放》在区委宣传部等部门主办的“奋进2022•喜迎二十大 礼赞新时代”新媒体竞赛活动中获得二等奖;同年,该书在市总工会举办的职工文化“五个一”精品创作大赛中获得三等奖;2022年,被市妇联评为“2022年度秦皇岛市最美家庭”;2023年,经过层层选拔,秦皇岛市妇联推荐,被河北省妇联评为2023年河北省“最美书香家庭”。

悉心无声润物,子孙书趣渐生。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长辈为孩子做表率,对孩子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有人说,走进我的家,会有一股浓厚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我家主卧、次卧阳台都有书架,客厅楼梯正对着的博古架,本该用来摆放玉器、瓷器、花瓶等小物品的,也被我用来摆放书籍。下跃卧室还有个小书柜。女儿带外孙回家,就像回到了免费的图书馆。不管再忙,女儿都会抽时间和外孙进行“亲子”共读,培养他的读书兴趣。外孙上幼儿园时就已经爱上了阅读。尤其让我欣喜的是有次看见外孙读书,就连刚一周半还不识字的外孙女也拿起她的画册看起来。甚至有时在我做饭、打扫卫生的时候,外孙女也拿着画册缠着我,让我给她讲。每当这时,我宁愿耽误手中的活计,也会满足孩子的愿望。如今外孙女的识字量在同龄孩子里面算是多的。

苏轼有句名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我觉得教育子女不需要给讲多少大道理,无须惊天动地,无须甜言蜜语。也不是下命令提要求,而是你在做、他在看、他在学。时代需要文化的滋养,衷心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并一代代传承下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