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在一个接一个的希望和期盼中过日子。职工期盼发工资的日子;年轻人期盼约会的日子;禾玉曼期盼毛衣织好的那一天,还有见习结束的那一天。
十一月份。为期三个多月深入一线的见习劳动终于告一段落。在此期间,她走过污水横流的车间;一年四季溽热难耐的干燥车间;污染严重的配料房……体验劳动者的艰辛与努力,同时也激发起种种改革的热情。
全厂的技术核心—试验室,位于工厂废水处理池旁的一栋大楼的末端。如此隐秘的设置安排,或许据此可以看出那个年月为了技术保密所作的良苦用心。试验室隶属于技术科管理,各项试验任务均是在姜科长的安排和指导下完成。主要有新产品开发,工艺方案的改进与实施,协助车间处理相关质量问题。
试验室,宛若一个企业的心脏,一个浓缩的车间。研发完成的新工艺,新产品将会不失时机地输送到相应的车间,而车间若是出现了什么质量问题,又会及时反馈到试验室进行排查与解决。
对于刚毕业不久的禾玉曼来说,亲手做皮,就像一个刚学走路的婴儿。由于制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想掌握这门技艺,非得下一番功夫,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在这里,每日除了完成基本的试验任务以外,其余时间可以随心所欲地自行设计工艺路线,亲身感受每道工序给皮革带来的微妙变化,这正是禾玉曼想要的生活。她不分昼夜查阅资料,琢磨工艺,改进缺陷,一门心思地投入到充满激情的工作当中。她是多么渴望能早一天掌握所用材料的性能,对每次出现的质量问题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对试验偏差能做出最佳校对。然而,时常却感到力不从心,那是经验不足的表现。
外表默默无闻的她内心充满着一种探求事物本质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推动着她不断的向心中的目标继续努力。“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为那个阶段的座右铭。
就在刚进入试验室的那一天,有位同事看见她用天平称量小苏打,站在一旁打趣地说:“你在给飞机画眉毛?”她感到一阵莫名的尴尬,仔细一想,也不无道理。材料用量,时间长短,温度控制无一不是凭着眼看手摸日积月累的经验来探索前行,有必要那么精准么?
关于试验室的人员安排在此不得不说。这里不仅能学到技术,而且劳动强度也没车间那么大,因此不知有多少人巴望着挤破脑袋朝这儿钻。当然,作为一个企业的技术中心,不能缺少有一定技术经验的人才,两位年龄稍长的师傅,就是由于技术精湛而被选拔进来的。其余的一位的母亲是某银行职员,另一位的叔父是环保局公职人员,还有一位的哥哥是公安局的官员……小学毕业的贾艳丽能来这里,与她父亲是前任厂长不无关联。
每天楼上楼下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联络,相互的帮忙。尽管禾玉曼后来理解和原谅了贾艳丽曾经的鲁莽行为,应该归咎于后勤科的潦草行事。但每次碰到她时,总感到有些别扭。这种不自在的冰冷关系在一个星期后得到了有效化解。
那天午后。禾玉曼独自在内屋里做试验记录,贾艳丽和另一名女同事走了进来,她突然掏出一支包装精美的钢笔,放在她的面前,就在禾玉曼一脸诧异地抬起头准备发问时,另一位姐妹赶紧解围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禾玉曼见贾艳丽的脸上显出善意和蔼的微笑,往日行为举止的不羁此刻也都全部逃遁。她勉强收下了。从那一刻起,两人心中的别扭和隔膜似乎一笔勾销。
还有件令禾玉曼感到烦躁不安的事情,就是蒋志平的穷追不舍。白天忙于车间工作的蒋志平竭力抛开日常事务的外壳,倾其最纯真最古老的本能,锲而不舍地向其逐猎的目标不断发动进攻。当他为一次次的险胜而暗自窃喜时,却给性格腼腆的她带来了难以言表的苦衷和无法抗拒的烦恼。
一天晚上。禾玉曼从马路对面的小卖部买东西回来,听到宿舍有男生的说话声,就轻轻敲了下虚掩的门板。没曾想到,留着平头的蒋志平穿着一件蓝灰色的夹克衫斜倚在窗前的桌旁正与坐在床沿上折叠衣服的蒋玉如说话。“小禾出去了!”几秒钟前,表情还显平静的蒋志平像变魔术似在脸上堆满了笑容,让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禾玉曼感到有些纳闷。在她还没有搞明白是怎么回事时,就简单应了句‘嗯!’。她一边洋装着在床头的简易书架上寻找什么东西,一边在大脑中思索尽快退出去的说辞。
“小禾,我哥来问你几道作业题,”蒋玉如的话,让她顿时恍然大悟,她这时才知道他们是兄妹关系。“不会又是机械制图吧?”禾玉曼的心里掠过这句话。
不明真相的蒋玉如貌似替哥哥与禾玉曼进行沟通。不知为什么却在后者的心里徒生起一丝莫名的厌烦。是因为他刚才过度的笑容,还是说话的语气。她凭第六感觉揣测其中可能包含的意义,不禁眉头紧皱。如果仅仅是为了作业题而来女生宿舍,就真的让她感到不愉快了,这是她的处事原则。
机械制图这门课,对于没学过立体几何的人来说的确比较困难。大学期间,曾有许多同学都为这门抽象的功课而整天发愁,何况是一个自考生?
“行吧,”禾玉曼看在与蒋玉如情同姐妹的份上勉强说道。
天资聪明的蒋志平两次高考落榜。国家允许退休职工的子女可以接班的政策,他有幸成为这一利好消息的一名受益者。历经几年农村劳动锻炼的他练就了吃苦耐劳,肯于钻研,责任心强等优秀品质。走进工厂后,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很快被提拔为车间副主任。
没隔几天,吃罢晚饭,禾玉曼正在宿舍整理工作心得,蒋志平再次以不速之客的身份敲响了宿舍的门板,这时蒋玉如又恰好不在。当她打开门板,瞅见来访者手捧几盒邓丽君的磁带,兴高采烈的样子时,真想拒绝,但善良阻止了她的冒进。她转念一想,听完还给他,不就得了。
从此以后,在他们间好像建立了一种有别于一般同事间的关系似的,只要在工厂的某个地方不期而遇,他都会表现出一种特别的兴奋与满足,还会不失时机地冒出几句天真得无法形容的话题与她攀谈。
“你猜走过来的这人叫啥名字?”
“你看我是不是变年轻了?”
“你猜我昨天做了什么梦?”
……
其间的眼神流露出一种深沉蕴积又无法抗拒的柔情。看来爱情的确可以使人的年龄在某个时段奇迹般地缩小。紧接着工厂要调整宿舍。刚吃过午饭的蒋志平急忙赶来,直截了当地给她送来一摞不知花费了多少功夫才完成的做工精细的铁丝衣架,并且请求要帮她搬东西。禾玉曼一再感谢和推辞,不想接受他任何形式的馈赠与帮助。站在一旁早已看出玄机的蒋玉如不仅没有劝说哥哥,而是趁机敲起了边鼓。
“不就几个衣架,至于么!”正在整理东西的她略显平淡地说。
对于蒋志平来说,追求一位有文化素养的大学生也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尽管他并没有表白什么,但从日常行事和说话的神态不难看出,他已陷入自行设置的单相思的陷阱。
在蒋玉如看来,从小到大都是哥哥在照顾她,自己却没能为哥哥做过多少事情。她是个热心肠的人,只要能帮助到别人,她都乐意去做,何况是自己的亲哥哥。但在这件事情上,她十分清楚自己违逆了惯常的处事原则。
无法推辞的禾玉曼再次违背心愿地接受了他人费尽心思的礼物,同时也在暗自埋怨起舍友:曾子凡来过单位几次,按说她能猜出几分,就不该为她哥哥的一厢情愿而添油加醋。
无法拒绝的热情,并确信时间能渐渐冷却其内心的火热。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蒋志平执着追求的脚步似乎比之前更坚定,更富有激情。由于蒋玉如台前幕后地推波助澜,没过几天,蒋志平又煞费苦心地送来一张电影票。后来,禾玉曼多次反思,是自己没有妥善处理好这件事,才让事态发展到这种地步。
在蒋志平尚存的记忆中,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那是深秋的一个下午,空气格外寒冷。他怀着激动与惶恐的复杂心情再次来到禾玉曼宿舍门前,挥起渗出一层冷汗的手指敲了几下门板。尽管有生以来,不知敲过多少回门板,然而这次非同寻常,这将是关乎他人生追求成败,意义重大的一次行动,也是甄别两人未来情感发展方向的试金石,他甚至害怕这一幕会成为一个失败的开始,却依然充满信心地去完成这一庄严壮举。他的脸色因紧张而失去血色,心脏因紧张而停止跳动,大脑几乎处于空白。他感到自己就像电影的某个画面,虚幻,缥缈又无声。
门板无声打开了。当她看到他神情慌张脸色煞白时,起初以为是身体有什么地方不舒服,就没多想。当他直愣愣地站在她面前,有些痴呆地傻笑,眸子闪动一股茫然而焦灼的火焰时,一种异样的惶恐袭上心头,她瞬即转过身,快步走到窗前,并清醒地意识到:再不能模糊行事了!
尽管她从蒋志平的身上看到了人性的许多闪光点,正直、善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却因爱情有它的自私性和专一性而无法分享。
对于接下来他刻意表达的嘘寒问暖,禾玉曼采取了不予理睬的委婉方式。当他把攥在手心里被冷汗浸湿的电影票坚定不移地递到她面前时,言语一贯温和的禾玉曼表现出斩钉截铁的拒绝。蒋志平低着头黯然离开,她的心里却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