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秦川阿来的头像

秦川阿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6/15
分享

恩师唐汉承

路遥说:“柳青,我的文学教父和人生导师。“他还说到,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的确,在生活的岔路口上,如果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我就是在高中毕业的关键时刻,得到唐汉承老师的指导,选择了院校和专业。毕业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深耕在所选择的行业和领域。因此,唐老师就是我的指路人,我的人生导师。

唐汉承是我在镇安中学读高中时的语文老师,他和我的舅舅汉成的名字同音,因此我们有着天然的亲近。我们更多的交往是从高中毕业后开始的,这二十多年里,基本没有断过联络。唐老有三位成大器的子女,安家立业于临近县、西安和北京。唐老不需要在我这里看到外面的世界,而我时常需要和唐老交流,他能够抚慰我这颗漂泊的心。前年春节我携家人一同看望唐老和师母,依旧是在校园里那栋最古老、最陈旧的教师宿舍楼里,房子没有一件新式家具,陈旧而光秃的墙壁显得格外寂清,唯有旧相框里的照片和书房里堆满的各类书籍,增添了房间的富有和温馨。我们亲切的交谈,依依不舍的告别,没有想到这次成了我们的永别。因疫情隔离在上海的小屋,晚上接到唐老病逝的电话,我的心情无比难受,久久难以入睡,热泪情不自禁的滚落,就像去年失去父亲的时候一样。非常懊悔在他病倒之后,我没能去看望。因为这次疫情,我连上海都走不出去,又怎能前去送行,默默念叨“请您接受我在远方的敬意,给您深深的三个鞠躬”。

致敬唐老在我心灵深处播下一颗文学的种子。高中时代我最喜欢上的课程除了政治,就是语文,对唐老的文言文讲解特别感兴趣。唐老师有很多经典藏书,文言文书籍和中医学书籍,他一生给我最大的印象,除了散步,就是读书,偶尔在专业的期刊、平台和网站发表专业著作。唐老的著作鲜有山水类散文和诗歌,也许是专业研究类著作有更大的价值,我却没有就此与唐老做过探究,遂成小小的遗憾。1997年“迎香港回归征文”,我的一篇小文在唐老的指导下发表,这是我第一次在公开报刊发文和获奖。大学期间,我和同学创办“匆匆文学社”,得到了唐老的鼓励和支持,他专门为我们出刊给学校院长写信和致电。唐老在陕西文学领域有很高的名望,早期陈忠实和贾平凹的著作发表召开研讨会,曾多次邀请到山城中学的唐老赶到西安参加并发表评论。唐老曾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陕西师大中文系高材生,大学时代发表《试论矛盾解放后头十年的文艺理论批评》,得到茅盾本人的高度认可和回信,此信件是唐老在文学道路上最重要的见证。另外,他的报告文学《遍地英雄战山河》等见诸报刊,引起很大反响,他还主编了《全国高考语文40考点例析》等书。唐老文学功底深厚,著作等身,是我崇拜的首位文学专家。

二敬唐老助我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前往西安上学,虽然不是我第一次走出大山,但我对西安仍是陌生的,穿戴自然土里土气,还要扛着铺盖卷,和邻居出门打工没什么两样。唐老亲自把我和同学送到学校,并把我们介绍给他的同学杨院长。告别时他说:“在大学上学是学知识的地方,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有城市的,自然也有农村的,上学都是靠父母,比穿的好或者不好没有任何意义!毕业后发展的好不好,全靠自己!”这句话鼓舞了我们的大学生活,也影响了我们以后的工作生活。唐老以身作则,艰苦朴素,深蓝色四个口袋的中山装,是他给我永远的印象。

三敬唐老为我指引人生前行的方向。我的高考很不理性,有同学选择补习,也有同学像我一样坚持走出来。在这个关键时刻,唐老帮我分析形势,选择专业。这个专业当时刚刚设立,在全国属于首届。我们坚信老师的指引,毅然选择了它。毕业时这个行业刚刚兴起,有多家单位需求,我们顺利就业。随着行业蓬勃发展,水涨船高,我们个人也得到了发展。个人的发展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老师的高瞻远瞩。我和老师保持联络,常常向唐老汇报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情况,遇到不顺心的事,也说出来请唐老给以点拨,言谈中能感受到老师的鼓励,也能感到唐老对我的发展的满意。假如,我不能顺利就业,个人的发展又不太好,老师的内心会不会有什么负担?反之,我们会不会怪罪老师当年的指引?其实老师一直肩负着一种责任啊,我是老师一方长久的牵挂。

四敬唐老术业有攻,淡泊宁静。唐老那个时代的高材生,大学毕业后的首份工作是县委书记秘书,他却不愿意在官场钻营,申请调到教育局工作,后又申请进入县中担任教师,终于找到适合他的工作领域,在教师这个岗位一干就是一辈子。学校有多次调整他到行政管理领导岗位的机会,都被婉拒。唐老德高望重,长期担任县文联委员,并担任政协文史编委和特邀编辑。为《重修镇安县志》和新编《镇安县志》《陕西省镇安县中学校志》做出了重要贡献。唐老的父亲曾是老中医,唐老的小女儿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成为首都的一名中医。唐老退休后,学习苏轼、王安石钻研中医的精神,自学中医学理论,在一些重要期刊和学术网站发表数篇学术论文,比如《“脾主统血”源于〈薛氏医案〉质疑》等。他还常为一般疾病患者义务咨询解疑。因为我的爷爷也是老中医,所以我们在中医方面有许多共同的话题。唐老对历史也有一些研究成果,曾在《陕西文史》《各界导报》《商洛日报》等报刊发表《柞水界碑质疑》《武则天与镇安县》《“胡服骑射”两疑解析》等多篇文章。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要善于思考,还要有质疑精神,我们不仅要学习唐老的学习方法,还要学习唐老“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唐老卧病在床,幸有大女租赁房屋接至近处居住,聘请专门护理照看。有书香的陪伴,唐老一定不是孤寂的。据同学说,葬礼十分简单,寥寥数人参加,这也许就是唐老的传承。县文联副主席、作家姚元忠说:“唐老好人好师,永远缅怀!”唐老学生我的挚友郭鑫说:“唐老一生学识渊博,桃李育人,淡泊名利,节俭厚重。”呜呼!唐老走了,我失去了一处避风的港湾。唐老于我,恩重如亲,永远深切怀念。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