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伯林的头像

郭伯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27
分享

迎春花开

最近几天出去散步,不知从那天开始,路边一丛丛、一束束盛开的迎春花突然点亮了我的眼球,让我为之兴奋,上前打卡拍照。我知道,一个真正的春天已经来临。

走近观赏,每一朵迎春花,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花瓣薄如蝉翼,嫩黄中透着清新与明亮,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像点点碎金,耀眼夺目。花瓣层层叠叠,围绕着中间纤细的花蕊,花蕊微微探出,好奇地张望着这个全新的世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它们有的独自绽放,亭亭玉立,仿佛一位位优雅的舞者,在枝头尽情展示着自己的美丽;有的簇拥在一起,形成一团团、一簇簇的花团,热热闹闹,好像在举行场盛大的聚会,共同庆祝春天的到来。它们相互交织,相互映衬,为单调的早春增添了一抹绚烂而迷人的色彩。

迎春花,这位春日的金色使者,从古至今,都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承载着无数的诗意与情感。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挥笔写下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凭君语向游人道,莫作蔓青花眼看”。在春寒料峭的时节,迎春花带着金黄的花瓣、翠绿的花萼傲然绽放。在众多黄色的花朵中,迎春花率先冲破寒冬的束缚,迎来春天的第一缕曙光。诗人借喻迎春花,自喻有气节、有骨气的君子,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用花明志,借花喻己,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的高尚情怀 。

北宋名相韩琦的 “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勾勒出一幅迎春傲雪图。那纤细柔弱的枝条,沿着栏杆蜿蜒而下,宛如绿色的丝带,在白雪皑皑、寒气逼人的冬日里,勇敢地绽放出嫩黄的花朵。诗人笔下的迎春花,不仅是春天的报信者,更是无私奉献的象征。诗人以花喻人,把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融入到这短短的诗句中 。

在我的记忆中,对迎春花有过一段温暖而美好的童年回忆。小时候,我住在外公家一个宁静的小村庄,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清澈的藉河,河边生长着一丛丛茂密的迎春花。每当春天来临,迎春花会准时绽放,为整个村庄带来第一缕春的气息。

每天放学后,我与小伙伴们一起跑到河边,嬉戏玩耍。在迎春花的花丛中穿梭,追逐着五彩斑斓的蝴蝶,笑声在空气中回荡。金黄色的花朵,轻轻摇曳,仿佛为我们载歌载舞。有时候,我会小心翼翼地摘下一朵,放在鼻尖轻轻嗅闻,那淡雅的清香,瞬间沁入心田,让人心旷神怡 。

记得有一次,我突发奇想,想把美丽的迎春花带回家。于是,我找来一个小瓶子,装满水,然后精心挑选了几枝开得最鲜艳的迎春花,插在瓶子里,带回了家。我把它放在我的床头,每天清晨醒来,第一眼就能看到那金黄灿烂的花朵,心情也变得格外舒畅。那些纯真无邪的日子里,迎春花就像我的好朋友,陪伴我度过了快乐的时光 。

后来,我离开了那个充满欢乐的小村庄。在城市的喧嚣中,我很少再见到那熟悉的迎春花。然而,每当春天的脚步悄然临近,我心中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几丛在河边绽放的迎春花,想起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直到有一年春天,我在路边偶然发现了一片迎春花。那一刻,我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喜悦,仿佛是与一位久违的老友重逢。我迫不及待地快步走近,那熟悉的细长枝条,金黄的花朵,还有那淡雅的清香,瞬间将我拉回了童年的美好时光。我静静地站在花丛前,久久不愿离去,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欢笑的小村庄,回到了那段与迎春花相伴的纯真岁月 。

如今,迎春花依然是我心中最耀眼的花。它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我童年记忆的寄托。每当我看到迎春花开,心中便会充满希望与温暖,那些美好的回忆也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一丝宁静与慰藉 。

迎春花,质朴而淡雅,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玫瑰的娇艳妩媚,却以自己独有的姿态,在春天的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它的花朵小巧玲珑,如同精致的小铃铛,又似展翅欲飞的小蝴蝶,轻盈而灵动。紧密地簇拥在细长的枝条上,形成一串串、一簇簇的花团,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

当大多数花卉还在沉睡,大地还一片寂静的时候,迎春花已经在枝头悄然开放,那金黄的花朵,向人们宣告春天的到来。它的花期虽然不长,但却在最恰当的时间绽放,成为春天的第一抹亮色,让人们在漫长的寒冬之后,感受到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

迎春花,它的美,不在外形,而是它蕴含的精神内涵。它不畏严寒,在冰天雪地中依然能够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昭示人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要像迎春花一样,勇敢地迎接挑战,去战胜人生的风霜雪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