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立谦的头像

杨立谦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504/12
分享

用心铸就的香醇美文

——品读邹晋开先生《闲为余香》散文集

我与邹晋开先生相识于 2000 年那个秋意盎然的上午,彼此一见如故,仿佛命运特意安排的两颗心灵,在时光的转角处欣然相逢。从相识到相知,悠悠二十余载悄然流逝,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愈发深切地感受到他那颗质朴善良、诚挚仁慈的心。他的为人,如春日暖阳,温暖而和煦;他的为文,似山间清泉,澄澈而灵动,让我由衷地心生敬重。

邹晋开先生秉持着“谦谨做人,踏实做事,厚德博学”的立身之道,宛如一位在人生道路上笃定前行的智者。因为文学这一共同的热爱,我们常常相聚在一起,谈人生,如品一壶香茗,在袅袅茶香中探寻生命的真谛;谈文学,似漫步于艺术的花园,领略文字的魅力与芬芳;谈哲学,若仰望星空,思索宇宙的奥秘与人生的哲理。他总是以一颗真挚坦诚、礼待君子、雅量容人的心与人相处,这种豁达与包容,让他在人际交往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前些日子,有幸拜读邹晋开先生的《闲为余香》散文集。他将书名取为《闲为余香》,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更是一种超凡的境界,一种为文的至高境界,一种为人的豁达境界。这本集子宛如一座精心雕琢的艺术殿堂,是他多年用心血和汗水铸就的结晶,融入了他的智慧与真情,彰显出他厚实的文学底蕴,仿佛每一页纸张都承载着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文学的执着。

邹晋开先生的散文,风格独特,韵味悠长。它实在却不落俗套,如同山间的野花,虽不娇艳夺目,却有着质朴而自然的美;它内敛却深藏锋芒,恰似一把藏于鞘中的宝剑,不经意间便能透露出锐利的光芒;它平淡却令人回味,就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能感受到其中的醇厚与香浓。他的散文,文以载道,字里行间总潜伏着大爱之道,如潺潺溪流,滋润着读者的心灵;他的散文,文以尚德,篇篇章章总孕育着为人厚德,似巍峨高山,给人以精神的启迪。

细细品读邹晋开先生的散文,题材广泛得如同浩瀚的宇宙,视野开阔得恰似无垠的大海。他的文字具有思想的高度,如耸入云霄的山峰,让人仰视而心生敬畏;又富有思辩的色彩,似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引人深思而回味无穷。《闲为余香》是一部以诗的意韵浸润而成、又富有哲学意味的散文集。这种有趣有味有感的过程,落笔成文字,呈现出聪颖、敏智的才情,还有随之而来的美感。这是他思想熔铸的成熟之作,也是他重内涵、重力度、文字精练的体现,更是他诗意积淀的深情绽放。

在西藏人民的心目中,羊湖是美好而圣洁的,向有“神湖”和“圣湖”之称。相传羊湖是天上一位下凡的仙女变成的,那如梦如幻的传说,为羊湖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故而常有藏族同胞从几百里外翻山越岭前来朝拜,他们带着虔诚的信仰,一步一叩首,只为能亲近这片神圣的土地;之后,带回一瓶羊湖水,据说那是能医治百病的“圣水”。(引自《羊湖女杰》)邹晋开先生洋洋洒洒地书写着羊湖的故事,读者流流畅畅地沉浸其中。掩卷之际,读者也许会忽然发现自己明白了什么,那是对生活、对信仰、对自然的一种深刻感悟,这就是作家寓于日子一样平淡之中而又不平淡的独特机理。

“远山近水都是情,字字句句总求真。”这是邹晋开先生散文的一大鲜明特色。他游览过众多山水名胜,将所观所感所思诉诸笔端,字字清丽,如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芬芳;篇篇引人入胜,似一个个神秘的故事,吸引着读者不断探寻。从《龟峰山的塔》到《万绿湖的水》,无论是对大自然的惊异或惊心,还是那种永远的感动,都在他的文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龟峰山的塔经历着千年雨雪风霜,饱受着代代世态炎凉,述说着东江的功过是非,描叙着槎城的旧貌新颜。塔立中央而气象非凡,环眺远峦而透视春秋。”他的文字折射出思辨的光彩,如夜空中划过的流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闪烁着哲理的光芒,似深邃夜空中的启明星,给人以指引;散发出温馨的意韵,如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读者的心房。他底蕴的厚积,感悟的跳跃,灵性的飞扬,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龟峰山的塔枕着东江。江流塔下,似琴声般悦耳。水向南逝,像时针般灵动。年年流淌,岁岁不息。一江唱出万载史,一塔见证千年昌。(引自《龟峰山的塔》)”邹晋开先生简雅犀利的文笔和点睛之笔,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人生悟识,给人遐想,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与哲理的世界;给人振奋,激励着读者勇往直前;也给人善美和情操的陶冶,使读者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

邹晋开先生的散文往往言浅而意深,语近而思远。万绿湖的水盛着情,每一滴水,都凝聚着河源人民的奉献精神,如璀璨的星辰,闪耀着人性的光辉;闪动着河源人民的环保意识,似清新的微风,吹拂着人们的心灵;饱含着河源人民的一往情深,如潺潺的溪流,流淌着无尽的爱意。万绿湖的水养着人……养育着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数千万人。万绿湖的水,永远在人们的日子里……永远在人们的甜梦中……(引自《万绿湖的水》)在万绿湖中,作家瞬间顿悟:万绿湖的水洗着月。乡思寄明月,明月载乡情。月人合一,人醉月醉。万绿湖的水透着美,水性恬美,水阔而温柔,静默而博大,如一位宽容的长者,包容着世间的一切;水色秀美,清莹碧绿似翡翠,如大自然馈赠的珍宝,让人陶醉其中。他的文字如同一杯清茶,淡雅而清新,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宁静与悠远;一杯咖啡,浓烈而醇厚,让人在沉醉中领略到激情与活力。香醇耐咏,让人回味无穷,透出多少禅意!好一个“月人合一,人醉月醉。”诗人程宝林曾说:诗的最高境界是禅。我想,散文的最高境界也是禅。读者读着这样的散文,是不是从美文中看见了禅,而且从禅中又看见了那一种清亮、纯粹的美景呢?读者读于斯,是否也会有所顿悟,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在迷茫中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情与真,是散文的灵魂。在写尘世中的一系列人物时,邹晋开先生充分流露出了他浓浓的乡情,如陈酿的美酒,越品越香;温馨的亲情,似温暖的港湾,让人心灵得到慰藉;真挚的友情,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他的文字透着一种平和、朴素、恳切,透着真性情,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人性的温暖。他在散文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并且以这种艺术形式为伴,使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多了一些同情之心、关爱之心、感恩之心,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在另一些篇什中,邹晋开先生又不惜笔墨写了一些人间真情。《那次,母亲来看我》这篇作品,以“我”被查出“大三阳”为线索,折射出了母亲执意要来千里之外的军营看“我”的坚定决心。此时,“我”想起母亲送“我”参军的心情,以及母子之间的舐犊情深。叙事行文与朱自清的《背影》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以一种细腻而真挚的笔触,描绘出了亲情的伟大与深沉。其情其景,非语所能言,唯心能尽感之:“临行前,我依依不舍地与父母告别。……母亲却一句话也没说,只有两行热泪涌出眼眶,滚下面颊,滴落在打了补钉的衣襟上。”情与真,铸造了散文的灵魂。然而,情与真都不是空穴来风,不是幻境,无形的灵魂还得靠有形的实体呈现给读者。“此时此刻,我所有的劝说和表白,都不能止住母亲的泪水。母亲送子参军的心情,尽忠报国的胸怀,儿行千里的担忧,全都包含在这两行泪中了。”每读于此,笔者总止不住泪水潸然而下,仿佛能真切地感受到母亲那深沉的爱与无尽的担忧。

如果说生命是易逝的,如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短暂而璀璨;那么,精神支柱是不朽的,如巍峨的高山,永恒而坚定。不朽的精神其实也是一种生命的延续。一生爱书的父亲,抛开世俗的繁杂,在书本中找到清静淡雅。“父亲一生爱书,……儿孙们用过的课本,带回来的书刊,亲戚探望他用于包这包那的报纸,他大都要留着,放好。每当午后小憩,或逢雨天无事,或孤灯夜下,父亲就把它拿了出来,一字一句地看上几页,有时也就读那么一两段,悠然自得,乐此不疲,痴心不改……(引自《父亲与书》)。”邹晋开先生深切地感受到知识带给父亲的快乐和财富,也从中找到了心灵深处宁静的港湾,仿佛在那片书的世界里,父亲找到了与岁月和解,也从中找到了心灵深处宁静的港湾。

邹晋开先生的作品,是用“心”铸就的香醇美文。朴素中蕴含着高雅,平淡中蕴含着深沉。思想的灵光,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不时地闪露在自然清丽的文字中;真诚的情感浪涛,如汹涌澎湃的海浪,无时无刻不在撞击着读者的心灵。读他的散文,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沉浸在文字的魅力之中。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心灵的慰藉,值得我们反复品味,用心珍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