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风和日暖的头像

风和日暖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7/15
分享

值得回味的两项小制作

□宫焕臣

童年,总有好多事情令人回味。

记得儿时的不同时期,自己动手制作了许多儿童玩具,如弹弓、弓箭,木剑、红樱枪、沙包、扑克、滑冰板、火柴枪、耳机子等,这些“土造”玩具,简单实用好玩。记忆中,有两件手工小制作,让我感觉很值得。

(一)手工扑克牌

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在一同学家看到人家大人孩子在一起玩扑克牌时,很是羡慕。后来,我在他家也学会了打扑克,感觉“争上游”、“斗地主”、“三欺一”玩法很有意思,心里就惦记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拥有一副漂亮的扑克牌?一次,偶听一位大人说,用纸也能糊出扑克牌。于是,我下决心自己也要制作一副扑克牌。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要制作出一张张薄纸板,如果是现在,会很容易找到一些精制的硬薄纸板,剪一剪,画一画就成。可那时,农村根本找不到成型的硬薄纸板,说实话,就是要找一些旧书纸也是不容易的。

第一步先要筹备糊扑克牌的旧纸,因当时家中经济情况不允许,买新纸是不可能的,只能平时自己积攒搜集,有时厚着脸皮到别人家要两张,后来还是在公社当党委秘书的三叔给我捎回了一摞旧文件纸,实着让我高兴了一番。

有了纸,我就让母亲打上一小盆桨糊,将两到三张纸抹上桨糊粘在一起,放在桌子上一张张压平,然后拿到不烧火的大炕上,一张张凉干,不能太阳晒,不能急干,因为急干,糊的纸板就容易起泡起皱。大约五六天时间,糊成的薄纸板就成形了。然后就要进行二次制板,在已糊好的纸板正反面,再糊上一层白纸,这样既光洁好看,又能往上画红桃、方块等。这时就要去村小卖部花钱买两张大的二板纸,用于给扑克牌贴封面。这一步要求严谨,刷桨均匀,依旧要一张张压平、凉干,变成一张张白色的硬薄纸板。

纸板制好后,就按真扑克牌的大小尺寸,仔细地一张张剪出来,当时那些纸板我就剪出了六十多张,虽然扑克牌是54张,但还是多几张好备用。

手工扑克纸牌成形后,最关键的就是自己动手画牌,先买来两瓶红、黑墨水,然后一张张打框,一张张写数,一张张画上红桃、黑桃、草花、方块图形。这道工序不能急,在每天做好作业后,就抽空画几张,大约忙活近两个周,这样一幅完整的扑克牌就大告成功。

手工扑克牌成功以后,我除了拿出去向小伙伴们炫耀一番外,就常约小伙伴们到我家打牌,或拿着牌到他们家玩,有时人手不够,还常拽着大人凑热闹。在玩牌时,虽然孩子们经常耍赖,大人们却时常让着我们。当时别看这付扑克牌有点厚,不太漂亮,但它却让我们这些小伙伴不再寂寞,大家可以开心的玩″争上游",也少了些到户外爬墙上树、翻沟越河的危险事,特别是天寒地冻的大冬天,孩子们在热炕头上玩玩扑克很是舒心。

记得一次孩子们在玩牌抢牌时,不慎把一张牌撕破了,我还哭着闹着让人家赔;还有一次晚上在别人家玩牌回家后,发现丢了一张,硬是拿着手电简顺着胡同找了两趟也没找到。当然,那几张预备牌都派上了用场。

当初制作这付手工扑克牌,虽不能像制作其他玩具一气呵成,但让我磨炼了性格,战胜了困难;让我掌握了自己动手的本领,体会到努力成功的乐趣。可以说,是小制作,大收获,感觉十分珍贵。

(二)土造小喇叭

60年代中后期,我们农村家中通上了有线广播,由于农村当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吃过晚饭后趴在炕头上听小喇叭广播就成为一件乐事。

那时,一家一户只能装一个有线喇叭,一般都放在大人住的那间屋,我们孩子住的那间屋就听不到。一次走亲戚的机会,听在公社修配厂工作的舅舅说,用磁铁缠漆包线就能做一个‘“耳机子”,也叫小喇叭,这让我产生了很大兴趣,并开始筹备、学着自己动手造起了这土喇叭。

自己制作土喇叭,在当时农村也算技术活,也不是很简单的事。首先要去公社供销社花5毛钱买一块圆形磁铁,找上一些旧漆包线,两块铁片和一块较薄的振动片,而后自己动手进行打磨、缠线、组装。

说起那块特薄的圆形震动片,要求很高,既要薄又要平,这耳机子才能发出清晰的声音。为了找块中意的震动片,当时我也颇动脑筋,先是找个罐头瓶盖或擦手油的铁盒盖,用剪子剪圆,然后还要用铁锤慢慢将其敲薄,再拿到磨石上仔细研磨平才行。那个年代,农村能吃到水果罐头的人家很少,只能到一些儿女在外面工作的老人家里去找,有时人家罐头瓶盛东西还不舍得给,自己就凭一张“小甜嘴”说的人家只好忍痛割爱。为了能多做个小喇叭,当时还把母亲的雪花膏盖“偷”走,当然,免不了受到母亲的一番训斥。的确,自己为做个理想的小喇叭,可谓不畏艰难,痴情一片。刚开始,做好的小喇叭不响,就拆了改,改了装,反复几次终于做成,当一连线“沙沙”作响,传出音乐,就觉得很有成就感,记得那晚我听完广播后兴奋的半宿没睡觉。

小喇叭自己制作成功后,就拉小伙伴们到我家试听,那感觉很得意,当时小伙伴们个个急哇哇地嚷着要我帮他们也做一个,后来,我们几个当然都有了自己的小喇叭。

应当说,在那个文化生活单调的年代里,我自制的“土喇叭”,确实给自己的精神生活带来无限乐趣。也正是这个土造的小喇叭,让年幼的我知道了一些国内外大事,了解了本县工农业生产大好形势,学会了百听不厌的“经典红歌”,听懂了所有“革命样板戏”京剧选段。那些年,每晚睡觉前听小广播是我必不可少的事,每次都听到“谢谢收听”才罢休。

后来随着年龄的长大,我就萌生了给公社广播站投稿的意向,这也使我高中毕业后为各级电台广播、报刊投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十余年至今仍笔耕不止,收获满满。

童年时的小制作——土喇叭,让我学了本领,长了见识,爱上写作,也丰富了人生阅历,可以说,小喇叭功不可没。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