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泸州史话群中,摄影家张如翠分享了几张照片,并留言道:“茜草滨江生态公园的月见草花开了,朋友们快去打卡吧!”那些照片如同春风拂过心湖,激起层层涟漪,唤起了我对月见草的深深思念。
晚饭后,我带着期待的心情,悠闲地走向茜草滨江生态公园。沿着曲折的小径,我步入了月见草的世界。每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之际,我情不自禁地走向那片宁静的月见草花丛。月见草,这个夜晚的精灵,总能在不经意间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仿佛是大自然赋予夜晚的温柔诗篇。
月见草的花朵小巧而精致,淡淡的粉色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温柔。它们的花瓣仿佛是用最细腻的丝绸织成,触感柔软而光滑。每当微风轻拂,这些花朵便轻轻摇曳,宛如一群穿着粉色舞裙的小仙女,在夜色中翩翩起舞,美得令人心醉。我特别喜欢在傍晚时分静静地守候在月见草花丛旁。因为月见草总是在这个时刻悄然绽放,它们似乎在与夕阳进行一场无声的告别仪式。当最后一缕阳光洒在它们身上时,花朵边缘被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更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而那些刚刚展开两三片花瓣的月见草,则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半遮半掩地展示着自己的美丽,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却又不忍打扰。
月见草的香气也是那么独特,它不浓烈,却足以让人沉醉。每当夜幕降临,月光如水般洒在花丛上,那股淡淡的清香便随风飘散,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带走一天的疲惫。望着这片月见草花丛,我不禁思绪万千。月见草虽没有玫瑰的娇艳欲滴,也没有牡丹的富贵堂皇,但它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彩。它选择在夜晚绽放,不与百花争艳,却能在寂静的夜晚带给人们一份别样的美好与宁静。
我想,人生亦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不必盲目追随他人的脚步。只要我们能坚守内心的信念,勇敢地展现自己的真实与美好,就像月见草一样,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默默地绽放,那么,我们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与辉煌。
月见草(Oenothera biennis L.),别名夜来香、待霄草、山芝麻,是柳叶菜科月见草属的二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茎高 50-200 厘米,不分枝或分枝,被曲柔毛与伸展长毛;基生叶倒披针形,叶柄长 1.5-3 厘米;穗状花序,花瓣黄色,稀淡黄色,呈宽倒卵形;果为蒴果,锥状圆柱形;种子在果中呈水平状排列,暗褐色,棱形。因月见草在傍晚 7~9 时开花,故称之为“月见草”。月见草原产于北美,1629 年引入欧洲,后迅速传播到世界温带与亚热带地区。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含台湾)、西南(四川、贵州)均有栽培,并早已逸为野生。它生长在海拔 1100 米的向阳坡地、荒草地、沙质地及路旁岸沙砾地上,常聚生成片。月见草抗逆性强,耐寒耐旱、耐贫瘠;为喜光、喜温、喜肥植物;尽量选择土壤墒情好,肥力均匀的土壤,积水、渍涝地不适宜其生长;可与豆类、瓜类连作,对除草剂敏感。
月见草成熟的种子可提取脂肪油入药,得名“月见草油”。月见草药性为甘、温,具有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主治风湿症,筋骨疼痛等病症。月见草油可作为机械用油基础原料之一,种子油也是高档食用油。月见草的花香气怡人,常配置于花坛、路旁等园林景观中。
月见草的盛开,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更让我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与价值。愿我们都能像月见草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绽放出自己的光彩,即使在寂静的夜晚,也能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
在这片月见草的花海中,我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每一朵月见草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生命的故事,它们虽然默默无闻,却以自己的坚韧和美丽,装点着这个世界。我蹲下身子,轻轻地抚摸着那些娇嫩的花瓣,感受着它们传递给我的温暖和力量。这一刻,我仿佛与月见草融为一体,共同呼吸着这片土地的芬芳,共享着大自然的恩赐。
望着这片月见草,我不禁想起了那些在生活中默默付出的人们。他们或许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惊人的成就,但他们用自己的善良和努力,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份美好。就像月见草一样,他们选择在夜晚绽放,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他人的前行之路。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学习和传承的。
离开茜草滨江生态公园的时候,我回头再次望了一眼那片月见草花丛。它们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告别。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这份美好和宁静留在心底。我知道,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艰难,只要我心中有爱,有信念,我就能像月见草一样,勇敢地面对一切挑战,绽放出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