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个老头子,是个大书法家,也是个大收藏家,家里藏有满墙满柜的西洋古董书。老头子膝下只有一个女儿,自然把女儿视作掌上明珠,放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宝贝得不得了。
老头子总是担心,将来自己不在了,女儿会过苦日子,没有钱,挨冻受饿,因为在老头子眼里,女儿头脑简单,不会理财,不会过日子。于是,他就写了很多书法作品,又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公斤黄金,还有自己的藏书,统统都留给女儿。
老头子还叮嘱女儿,将来没钱的时候,先把自己的藏书变卖了,再把自己的书法拍卖了,最后把黄金变现……这样,就会换来吃饭钱,女儿牢牢记住了。
二
不久,老头子就去世了,撇下女儿和女婿独立过日子。正如老头子所料,女儿很快就没钱了,吃了上顿没下顿。
这时,女儿自然就想起老爸的叮嘱,开始把老爸收藏的古董书一捆一捆地变卖出去,卖给楼下收破烂的,三毛钱一斤。那些书特重,有的一本就有十多公斤,能卖上六块钱,卖上三本,就能换到十八块钱,够买一碗刀削面吃。
女儿觉得这生意不错,就把书一捆一捆地卖掉。她不知道,她的老爸当年买这些书时,有的一本就要花掉五六千元,够买上几百碗刀削面。
这样低的价钱,却并没让收破烂的开心。他拿着秤,一面称书一边对女儿抱怨:“你这些书又破又旧,还是羊皮做的封面,卖给人家造纸厂打纸浆,能用上的纸太少,水分太大。这样吧,十斤算六斤,不然,我就不收了,总不能让我做赔本的生意吧?”于是,这些古董书就按六折的重量卖出去了。
可即便这样,这些书也很快就卖光了,刀削面也很快就吃不上了。
三
到这时候,女儿又想起了老爸留下的书法,有十大卷,可拢到一起,一抱就抱起来了,没多少重量,按照废纸的价钱,也是三毛钱一斤,恐怕还卖不出一碗刀削面的价钱。想到这些,女儿肚子里就发出叽叽咕咕的饥饿的声音。她不知道,这些书法一幅就值好几万、几十万、上百万,能买几千碗、几万碗、几十万碗刀削面。
女儿不免犯起愁来:“这可怎么办呀?”她便抱怨起来:“老爸也真是,怎么就给我留下这么轻的废纸呀?”
女婿在旁边听见了,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说道:“对了,你爸爸不是还留下来一大块金子吗?咱们把它藏在这些废纸里面,一起卖给收破烂的,这样,分量不就重了吗?肯定能多卖几个钱,换回一碗刀削面。”
女儿一听,眼睛立刻亮了:“对呀,把金条藏在书法里,书法的分量就会重了,就会多卖点钱。那个收破烂的有点傻,肯定发现不了。”
“对,他肯定发现不了!”女婿在一旁应和着。
说干就干,他俩把那十大卷书法堆在一起,把那个大金块塞在中间,然后,用一个包装绳把书法捆起来。
四
两人一起提着那捆书法下楼,来到收破烂的地方,递给那个收破烂的师傅。
女婿怕那个师傅发现书法里面藏着金子,就装着奇怪的样子,放风说:“今天卖的纸真是又厚又硬,特别压手,都把我的手掌勒出血痕了!以前卖的纸就没有这么重。”他以为这样一说,那个师傅就明白了,不会再怀疑了。
女儿听到女婿的话,明白了他的用意,赶忙一唱一和地应腔说:“是呀,今天的纸又厚又硬,特别重,把我的手也勒出血痕了。”
没想到,收破烂的是个一根筋,听了他俩的话,一对牛眼立刻鼓了出来,有鸡蛋大小,都快掉下来了:“怎么?莫不是里面藏着砖头石块呀?这种事,我经常遇见,你俩可别跟我来这一套。”说着,他就蹲下来,把那捆书法拆开,仔细地翻检查看,很快就发现了那个鞋拔子一样长的大金条子。
女儿和女婿立刻紧张起来,心里喊道:“完了,露馅了。”
收破烂的把金条拿出来,举在手上,对着女儿和女婿呵斥道:“这么重的金条呀,太压秤了!好嘛,你俩真够黑心的,在废纸里放了一根大金条子,比石头瓦块还重,冒充废纸,压重量,想卖出高价钱,这不是成心坑我嘛?!”
女儿吓得一句话都不敢说。还是男的胆大,女婿赶忙解释:“我早就奇怪,这些纸为何这么重?原来是上面粘上了一根大金条。”
女儿一听,赶忙跟着圆谎:“是呀,纸上原来粘着一根大金条,是不是你发现了,可抠不下来,只好把纸卷起来了?”说到这里,女儿装出埋怨女婿的表情。
女婿到底是脾气好,听了女儿的话,继续圆谎:“是呀,就像糖粘到牙上了,特不好抠。看,我的手指甲都快抠劈了。”说着,他伸出右手,向收破烂的示意着。完后,他又对女儿说:“我以为你会接着抠,已经把它抠下来了。没想到,你也没抠,就把书法卷起来了。”
说到这里,他俩不争了,赶紧一起向卖破烂的赔礼道歉:“师傅,真不好意思,我们没把金条抠下来……”
收破烂的有些不耐烦了,教训他俩:“行了,别找理由了。这卖纸就是卖纸,卖瓶子就是卖瓶子,卖铁就是卖铁,卖塑料就是卖塑料,要分开卖,别混在一起卖。做生意就要讲诚信。卖金条也是一样,你放在废纸堆里是怎么回事?耍小聪明呀?装糊涂呀?想蒙混过关呀?想骗人呀?坑人呀?都是熟人熟脸的,以后,这样的事你们还是少做!”说着,收破烂的像展示罪证一样,把金条一下子扔到地上,让女儿和女婿顿时满脸通红,觉得无地自容。
女儿和女婿在一旁遭受着收破烂的训斥,乖乖的,一声都不敢吭。收破烂的过完了秤,算完了账,把几张皱皱巴巴的票子都递到他们眼皮子底下了,他们也没看见。
没办法,收破烂的把钱用力往女儿手里一塞:“要不要钱了?!不要,我可就揣回去了。”
他俩终于醒过神来。女儿把钱接在手里一看:七块钱!连买一碗刀削面都不够,便问道:“那根金条子你不收了?!”
“不收!”收破烂的坚决地说,“我们从来不收金子。你卖给我,我卖给谁呀?!我的上家也好,下家也罢,都没有收金子的。”
“那便宜卖给你,你买不买?”女婿央求说。
“不买,一点都不买。”收破烂的变得更不耐烦了,“你们怎样求我都没用。快走开,没看我正忙着吗?来,下一位!”
女儿和女婿一听,失望极了,肚子里立刻传来饥肠辘辘的叫声。
五
女儿和女婿拿着金条,正准备离开,旁边一个看眼的过路人说道:“你把金条给我看看,我也是个收破烂的。”说着,他就从女儿手里夺过金条,蹲下身子,把金条在水泥地上使劲划了几下,然后拿到眼前看,眼睛立刻亮了,“这哪里是什么金条,连铜都不是!”
那个人站起来,抓紧金条,问道:“多少钱卖?出个价!这个东西可卖不上废纸的价钱。”
女儿和女婿对望了一眼,说:“我们还没吃饭,你看看,我们只有七块钱!”说着,女儿把手里赚着的七块钱伸给那个人看,壮了壮胆,慢慢地说:“你给八块钱吧,我们凑成十五块钱,正好能吃一碗刀削面。”
“八块?那可太贵了!”那个人高声叫着,好像女儿在讹诈他。停了一会儿,他说道:“我给你五块钱吧!加上你手里的七块钱,正好凑成十二块钱,可以买上两个煎饼,你俩一人一个。吃什么刀削面?全是汤,没多少面,也没营养,不如吃煎饼实惠,里面有两个大鸡蛋!”说着,那个人就从口袋里摸出五块钱的票子,准备塞给女儿,女婿在旁边一看,一下子接过去。女儿咽了咽唾沫,就默认了。
那个人把金条塞进口袋里,就匆匆走开了。
女婿见那个人走远了,就拉起女儿的手,高兴地说:“走,买煎饼吃去!”
他俩开心地走着。女婿鄙夷地说:“那个买主真是个傻子,为买一根金条,竟花了五块钱。我们幸亏没卖给那个收破烂的,要是卖给他,只相当于两斤废纸的价钱,还不到六毛钱。这次,我们可赚大了!”
“什么六毛钱?说不准,那个收破烂的还会打折呢!”女儿兴奋地说着。
六
再说那个老头子,躺在九泉之下,虽说仍惦记着女儿,死不瞑目,可也没有办法,回不到人间了。
可看到这个场面,他再也忍受不了,就是一把朽烂的老骨头,也会发出核裂变的力量!他这一着急,那把朽烂的老骨头里竟然真的涌起一股神奇的力量,让他坐了起来,揉了揉眼睛,又站了起来。他的举动,把身边看管他的小鬼们吓了一大跳。
小鬼们纷纷拿起大刀、叉子、锁链,像人间监狱里的狱警防止犯人越狱一样,把老头子围起来,吼道:“老头子,你想干什么?你想逃跑?”
“是呀,我在阴间实在是待不住了,我还有未了的心思呀!”老头子焦急地实话实说。
“什么?!这阴间一旦进来了,就出不去了,你难道不明白?”老头子的话让小鬼们特吃惊。小鬼们困惑地彼此望着,好像是怀疑自己的耳朵。
“我要回人间!”老头子不由分说,就往阴间的大门走去。
小鬼们立刻涌上前来,要控制住老头。可这些鬼还没有靠近老头子,老头子一扬胳膊,就把他们推得老远。老头子都觉得奇怪,他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气,简直成了金刚侠、机器人。
老头子就像上访似的,一路冲出重重阻挡,一直走到阎王爷的办公室门口,不等把门的小鬼们做出反应,就把他们推出一丈多远,然后,推开门就走了进去。
阎王爷好像正在专心地批阅文件,看见冷不丁钻进来一个鬼,把他吓了一大跳。他刚想发怒,可一看老头子的脸,不由地抑制住了,因为从老头子的脸上,他看到一种超常的意志和可怕的力量,这是只有人间的活人才有的,是只有对儿女充满爱心的父母才有的。
“怎么?这个老家伙不是鬼吗?怎么变得像个大活人啦?地狱里从来就没有进来过活人,这个老家伙怎么浑身都是活力?!”阎王爷在心里暗暗嘀咕着。
七
“阎王爷,我想回去,回人间去!”老头子冷静而坚决地说。
“什么?回人间?!”阎王爷惊呆了,两眼与老头子对视着。
“是的!”老头子的目光一眨也不眨地看着阎王爷,然后,把女儿和女婿刚刚发生的事情,平静地向阎王爷说了。
阎王爷一听,又惊呆了:“人间竟有这样的事情,这样的傻女儿?!她太傻了,简直是在挑战人类弱智的极限!她可怎么活下去呀!我阎王爷活了这么大岁数,也是第一次看见,真是开眼了!这样的女儿怎么能让父母在九泉之下安睡呢?也给我们阴间制造了不稳定因素,严重地影响我的维稳工作!”阎王爷停下来,想了想说,“那你回去吧,安顿好女儿再回来,不着急!”说着,阎王爷就从身后拿出一副遣送牌,就像美国总统准备遣送墨西哥移民一样,在牌子上签了个字,算是地狱里发出的一道特别行政令,递给了老头子。
老头子接过牌子,就觉得头上的土地立刻裂开了,身子一下子就飞了起来,穿过一层层岩石和泥土,最后就像潜水员从水底浮上来一样,脑袋露出了水面,嘴里还喷出一股股烟尘。当然,他的水面就是人间大地。
老头子抬起头来,看见了直射下来的阳光,以及光芒源头处那个圆圆的太阳。
“人间,我又回来了!”老头子感慨道。
老头子来不及多想,就直奔女儿和女婿吃煎饼的小店,远远就看见了女儿和女婿正挨坐在拥挤简陋的小屋子里,一人拿着一个煎饼,在开心地吃着。
老头子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很快就把满脸的胡子打湿了。
女儿似乎觉察了什么,抬起头来,一眼就看见了老头子,表情立刻僵住了,里面有吃惊,也有惶恐,也有狐疑,更有惊喜……
老头子不容分说,冲上前去,一把抱住了女儿。
八
老头子的复活,自然引起了人间连续一个多月的热议。可对这种热议,老头子毫无兴趣。他拒绝任何新闻媒体的采访。
老头子很快拾起旧日的忙碌,写书法,赚钱,养活女儿。
对女儿独立生活时的表现,老头子没有表示出一点不满,更不训斥和指责。相反,他夸赞女儿,说女儿是个孝女,是一个人间少有的孝女,知道父亲死了,特别伤心,就想出一条妙计,装蠢卖傻,把父亲的书法当作废纸卖掉,把父亲收藏的古书当作旧书卖掉,把父亲留下的黄金当作破铜烂铁卖掉,她用这种方式感动了上苍,说服了阎王爷,也激活了老头子心中已经沉寂的父女之情,让阎王爷把他从阴间里放了出来,让老天爷把他领回了人间……
老头子从心里慨叹:谁没有儿女,谁没有舐犊之情?凡人有,老天爷也有,阎王爷也有。天地同心呀,人间和阴间也同心呀,孝心就是神力!女儿是个有神力的大孝女呀!
老头子整天忙碌着,歇下来就夸赞女儿和女婿,说是他们的孝心让他复活了。女儿和女婿是天底下最孝顺的儿女,他们看似败家的行为,其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之外的第二十五孝,让他复活了。
每每想到这些,老头子就特别知足,特别幸福,更紧张地忙碌着,写书法,赚钱,养活女儿,像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重新驾起车辕,开始拉活,或重新拉起铧犁,开始耕地……
九
讲完这个故事,笔者想做个说明。这个故事,是我昨天晚上信口给女儿讲的。故事中的老头子就是我,女儿就是我的女儿,女婿则是我虚拟的一个人物,因为我的女儿刚读高二,还没到婚嫁的年龄。本来,这个故事是个搞笑的玩意,是逗女儿玩的,嘲笑她的单纯或呆傻。我讲的时候,她和妻子随着故事情节的进展,时而咯咯直笑,时而嘎嘎大笑,效果还不错。
今晚,我又想起这个故事,就写出来。在写的过程中,自然又添了油,加了醋,扇了风,点了火,补了点情节,可味道似乎也变了,好像不是单纯地追求引人发笑,这又出乎了我的意料。
2017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