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廷贤的头像

李廷贤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2/27
分享

李廷贤小说:九天圣母庙

“娘,儿向你老人家请安。儿又将远行。”下了朝,李揆急匆匆赶回家,向母亲的居室走去,进了房屋,向老母亲跪下,辞行。这时候正是晌午时分,但是,军情紧急,刻不容缓,必须立即动身赶赴西部边关,进行一次极端危险的武都会盟。几年前,李揆亲赴北番,卢杞本想借刀杀人,当北番国王问他是不是礼部尚书李揆时,李揆巧妙回答:“到你们这样的番邦小国,何须李揆尚书,我只不过是他手下一个小小的书吏。”因此得以脱险。

唐代宗五年,西番已经占领武都二百年,这次又向秦州方向进犯,威胁长安。这天早朝,丞相卢杞执意举荐礼部尚书李揆带领大军前往武都平定西番之乱。卢杞的理由是:李揆是朝中有名的谋臣,年纪虽然过了六十九,但是,身体健康,他只要不推辞,别人也就不会畏缩。

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李揆只能接受重任。但是这次平定西番之乱,依然吉凶难断。

“是不是又有疑难的军情?”母亲问。

“西番作乱。就要进犯到秦州老家了。”

李揆的老家就在秦州,与武都相距四百多里地。

“西番几次作乱,朝廷给钱,给物,武都的花椒、蜂蜜、雄黄、核桃、党参、黄芪、菜籽油、绸布等特产,给了不少,他们还想要更多的东西,真是得陇望蜀,得寸进尺,这些西番人,自前朝以来,贪婪成性,就是不知足,也怪当今大唐军事软弱。他们到底还要什么呢?需要好好谋划谋划。”老母亲用手中的桃木尺子敲敲桌子,沉思良久,说到:“上兵伐谋,其次断交,再其次才是攻打。知己知彼,才会胜算。他们究竟需要什么?”

“这些西番人,就喜欢抢夺粮食,女孩子,金银珠宝。”

“西番领军的人是谁?”

“杨嘉措,他有个家眷也是秦州人。白娃娃,瓷娃娃,西番人见了乐哈哈。”

“我听说,自从汉朝以来,中原王朝为了和西边、北边的番邦求得和睦,就采取和亲的法子。汉武帝时,还有过把公主嫁给匈奴的事情。这是女人独特的魅力,也是为国家奉献,算不上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当年人祖爷伏羲创立婚姻规程,就是提倡远族之间结亲,结束了人类早期的乱婚陋习,我们为什么不效仿呢?刘家能够办到的,我们李家也能办到。你可以琢磨琢磨,不必兵戎相见,不断树立世仇。可以动员民间女子与我们家族的女子和西番男子通婚,扩大姻亲关系,形成民族和谐。”

“孩儿谨记。”

李揆带着十万军马急行军,沿着官道,几天后到达秦州与武都原先的交界处牛蹄关,驻扎在隆兴一带。

经过协商,番人向西退后八百里,让出原武都地盘,以白龙江为界,江南继续居住番民,江北归还给唐人。

李揆在武都卧龙岗旧城山恢复武都镇,推荐侄子李宁元和自己一起驻守。李宁元信守承诺,将女儿,也就是李揆的孙女李保华嫁给番王杨嘉措杨喇嘛。那年,唐番两地居民联欢,在春节元宵办起了社火,举办了盛大的庆祝活动。

“以武止战,永不安宁;和亲合婚,天下喜庆。”大家唱着新编的民歌,喝着咂灌酒,跳着掌灯舞,兴高采烈。

为了稳定驻守边关军民保家卫国的信心和决心,半年后,李揆将全家老小全部接到武都。驻军在武都两水、石门、角弓、汉王、龙凤、安化、马街山区开荒种地,生产蔬菜、水果、药材、粮食,在这些地方设立集市,开辟自由贸易市场,唐人和番民自由交换物品。唐人与番民结为亲戚,教番民养鸡、种植小麦、玉米、水稻,养牛,养羊,养马,酿酒,养猪,形成了民族融合发展的祥和局面。

763年安史之乱结束,大唐开始走向衰落。东有诸多藩镇割据,北方又有邻国回鹘不断勒索,西面有邻国吐蕃侵扰。763年3月,吐蕃占领首都长安十五日。唐代宗继位后,为求暂时安定,大封节度使,造成了藩镇割据。唐代宗于779年去世后,李揆本想继续在武都镇守,由于朝廷其他公务,他被唐德宗调回朝廷,后又派往山东办事,于途中去世。

镇守武都的驻军一直遵照李揆的教导,恪守军纪,边关一度祥和,有效阻止了西番的侵扰。

公元806年3月的一天,武都官道,一匹报马飞奔而来,经白龙江仙人洞前将军石渡口上船,渡河,到李揆家眷居住的大坪山庄。报马带来一份唐顺宗的诏书。照例,诏书装在一个檀香盒子中,用武都进贡的紫泥密封了盒子的锁钥,上面盖着皇宫的印玺。

送诏书的宫里人开启檀香盒子,展开诏书,宣诏:大唐皇帝圣旨,李揆之母张氏,驾鹤西去,念其在世时协助儿孙镇守边关有功,平定西番之乱尤为显著,诰封为“九天圣母”。武都地方造庙祭祀。钦此。

这一天,正是李揆母亲去世第三个七天的纪念日。

“九天圣母,这称号太尊贵了。这是因为老人家至高无上的功德吧。”在场的人们惊呼。”

“谢皇帝圣恩!”李宁元跪谢。

遵照朝廷的建议,李宁元的后人李大猷在李家湾村修建了第一座九天圣母庙。

至今,在甘肃、陕西、青海等地许多乡村都有纪念这位老母亲的“九天圣母”庙。甘肃武都汉王镇大坪山村有她的坟墓。不知道这段历史的人还以为是远古时期在西王母身边执掌兵书的九天玄女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