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枣阳古城的历史版图中,五大关街曾家喻户晓,影响深远。然而,时光流转,如今东关、北关仅存半片街景,顺城关已在拆迁中消逝,西关更是只在志书中留下一个模糊的印记。在这诸多变迁中,南关街就像一位坚韧的守望者,不仅完整地留存了下来,还持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成为古城记忆的珍贵载体。
南关街不长,全长不足三百米,身形蜿蜒,恰似一张蓄势待发的弯弓。这般独特的布局,蕴含着先辈们的美好期许。在传统观念里,街道若能曲径通幽,便能“聚财”,避免财气毫无遮拦地“流走”。这一讲究,不仅是南关街的特色,也是其他几条关街共有的布局特点。
这一历史性的商业街文化观念,是千百年来无数先贤聚集的美好人文景象,是亿万生众在长期生存与经商过程中形成的思想智慧;比如弯曲的街道,在遇到大风阴雨天气的情况下,可以避免大风从街之一头毫无顾忌的直穿而过,可以让肆虐的大风在穿行商业街时逐渐减弱风势,这样就能让处于下风头的商业店铺减少相应的损失。如此的街景与观念呈现,具有互帮互促互助的群体意识,乃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
枣阳的五大历史性关街(除西关的记忆模糊外),从其街道的具体展现一面而言,均有着这样的“聚财”理念,街道都是蜿蜒的,故不是太长的关街,入街口远望不知其长,进街中行走房舍商铺错落,加上一个个旗幡飘扬,店家吆喝,人形蹿动,颇能生出一种生活的惬意美感来。
如之,逛这样的商业街,除急切的上街购物人外,其他各种走到街上的人们,略带些游览的性质了;游山玩水,欣赏街景,不失为一种日常生活的享受。
回溯往昔,在枣阳城墙外的南街尚未打通之时,南关街堪称出南城门后的唯一通道。从南城门出发,跨过被称为一道桥的护城河桥,便进入到南关街里。前行至街道中间拐弯处,有一座小巧的二道桥,而在南观街口,还有一座三道桥。除了一道桥横跨护城河上外,二道桥与三道桥的设置,实则是因南关街地势低于南城墙外的护城河,为排泄其间的雨水,这些桥梁应运而生。直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三道桥依旧清晰可见,桥下水流潺潺,那是北边护城河由西转折向东的河道壅塞后,无法流动而向南直下的西护城河道的水流。这条水流从南关口向南,穿过襄阳路,流经红旗服装厂西山墙外,然后向西南斜刺里汇入沙河。如今新改造的沙河二桥东边河岸不远处,那座静静伫立的小亭子下面,便是这条水流曾经的出水口;自城市下水道改造后,此地依旧为排水口,只是排出的污水不是直接进入沙河里,而是沿着河岸下方设置的污水暗渠,进入到下游二滚水坝对岸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后,再排入沙河里。
儿时,我常去居住在内观台北台子上的姑姑家走人家。那时,人们会在西护城河转折点向南排水的小坝处,悠然地洗菜、洗衣服,雨水丰沛的时节,还能在出水口处捕捉活蹦乱跳的鱼儿。这一幕幕场景,生动地展现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护城河的水清澈且流动,虽不能直接饮用,但足以用于洗菜,其洁净程度可见一斑。
岳父、父母以及姑姑姑夫等,他们口中的南关街,满是生活的烟火气。岳母及岳父曾多次说过在南关口的国营餐饮店工作过的弟媳,其间的炸炸馍、蒸白馍与包子情景,很是让人留念;那些忙碌的日子里,承载着众多人对那个物资匮乏却又充满生活希望的时代记忆。他们还会提及街边的铁匠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似在诉说着劳动的力量;理发铺里,师傅们精心打理着顾客的发型;小百货店中,琳琅满目的商品满足着人们的日常需求;澡堂升腾的热气,温暖着人们的身心;粮食门市前,人们有序地购买生活必需的粮食。还有旅社为旅人提供栖息之所,打被套的作坊传出阵阵弹花声,炸米花的香气弥漫在街头,餐馆里飘出诱人的饭菜香。往昔的南关街,是一条热闹非凡的商业街,相较其他关街,生意格外红火,往来的行人、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共同勾勒出一幅繁荣的市井画卷。
岁月悠悠,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不知是得益于南关街独特的地理位置,还是历史上商业兴旺所形成的强大延续力,在其他关街逐渐式微甚至消失的今天,南关街依然繁华不减。如今,街口的餐店与小吃摊遍布,成为人们享用早点、晚餐的热门聚集地,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北端的小水街与南街相交之处,自由餐点同样兴盛,各种美食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吸引着众多特别是放学后的学生们前来品尝。
我时常穿梭于南关街,街道两旁的粮油店、餐饮店、理发店、按摩店、纸货店等,就像岁月的接力棒,将过去的生活气息延续至今。在这些门店之间,一条条狭窄的巷道向西延伸至小水街,每一条巷道都似一部无字的史书,深藏着无数难以言说的历史故事。在关街西出口内的不远处北面,曾经的南关小学依旧发挥着它的育人使命。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开启了知识的旅程,接受着启蒙教育。如今,朗朗的读书声依然在校园里回荡,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孩子们在这里迈出求知的第一步,传承着南关街的文化脉络。
曾经的沙子与石板路面,带着质朴的质感,见证了无数行人的脚步。如今,南关街已铺就沥青地面,平坦而整洁。虽少了往昔沙石路面的那份古朴,却为人们的出行、门店的经营以及摊点的摆放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时代在变,南关街也在与时俱进,它在保留历史底蕴的同时,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南关街,这条枣阳古城的历史长廊,承载着往昔的荣耀与沧桑,也见证着当下的发展与变革。它像一幅古朴的绘画,在城市的版图上展示出独特的风韵,让每一个路过的人,都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与时代的温度。
202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