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学杰的头像

郭学杰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1/25
分享

情分

 

翻开40年前的读书笔记,一个耳熟能详的人物----陈景润,映入眼帘,徐迟刻画的陈景润栩栩如生,顿时浮现在脑海里。时隔40年之久,陈景润的光辉形象仍历历在目,跃然纸上,是徐迟的报告文学给我烙上了深深的烙印,镌刻在心田里。《歌德巴赫猜想》让我对报告文学情有独钟。

1978年,徐迟的长篇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震动华夏。我反复拜读,仔细做笔记。之后《扬眉剑出鞘》、《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等优秀报告文学相继问世,陈景润、栾菊杰、李月华等一批先模人物的事迹传遍神州大地,鼓舞着亿万热血青年为祖国建设,为人民的利益开拓创新,艰苦奋斗。

在亿万青年中,我只不过是苍海一粟,无名一卒。在学习陈景润,向科学进军的时代里,我还阅读了许多介绍陈景润事迹的文章,摘录了陈景润的趣闻轶事,时刻告诫自己向陈景润学习。陈景润在六平方米的小屋里办公,有电不安电灯用煤油灯,宁愿受点苦。他不修边幅,没有时间研究衣着,穿一双通风撒气的鞋子。他走路心不在焉,神游数学九天。甚至撞在树上,还问是谁撞了他。整天研究数学,连苹果都没吃过。在他的工作室里,手稿积地三尺,一张张运算稿纸,象漫天大雪,铺满了大地。屋小志大,何随之有。千千万万个数字、符号、引理、公式、逻辑、推理,是千千万万个知心朋友,他与它们朝夕相伴,共同战斗,其乐无穷,他全身心渲染在数学的海洋里,把自己的生活、衣食住行,生死安危,都置之度外。即使疾病严重,生命垂危,他都没有想到。唯独牢记数论研究。专心攀摘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一步步艰难地向科学顶峰攀登。只有胸怀祖国,热爱祖国,才能达到这种坚忍不拔,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崇高境界。

真实的科学家、真正做学问的人都是老实人,对知识一丝不苟。教师教书育人,更需要老老实实,绝不能有半点弄虚作假,寻私舞弊。我是一名小学民办教师,1974年参加工作,除承担一个班的教育教学任务外,还掌管学校的后勤工作、共青团、少先队工作,还时常担任公社小学教师的培训任务,县里的自制教具制作等,工作量大,但仍然坚持挤出时间学习政治,研究业务,一天睡眠时间三四个小时。我制作的色光演示器在参加省自制教具展览时,一位物理专家把色光三原色与美术三原色两个不同概念弄混了,我们之间因此发生了小插曲。能行千里的马,需要餐千里之食。在20平方米的仓库里,堆满了粮食、体育器材,还有煤油等物资,一张老式三抽桌是我的工作台。晚上我挑灯夜战,备课、批作业,读书看报写笔记,制教具。1978年后,我所教的班级,由低年级进入到高年级,感到自己的知识不够用,特别是算术典型应用题,有时感到无能为力。为加强业务修养,我系统自学北京、辽宁、山东等省市师范教材,重点钻研小学典型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年年的教师业务考试中,无论语文不是数学,次次成绩优良。从任教至80年代后,年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部分农村教师的精力用在了帮家庭种地方面,教学工作成为挣钱的副业。而我和往常一样,除农忙假和节假日,工作日从不进自己的庄家地。家中庄家由老父亲和妻子耕种管理,有人说我傻,有人说我装积极,有人说我不识时务。曾遭遇过诬陷,碰上过嫉妒,遭受过排挤。每每心气不顺时,就翻开笔记本,看到了陈景润等先模人物,身上就有使不完的劲。1999年,经县教育局推荐,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从教40多年,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出彩一行。1995年我调入乡教委工作,先是分管小学教学研究,我自学的知识有了用场。我并没满足现状,又自学中等师范、高等师范教材,取得中专毕业证书和自考大专毕业证书。管理教学研究工作,悉心研究识字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搞成人教育,又变成了成人教育专家,被誉为科普货郎,成为东营市十佳文明市民,被评为山东省成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抓食用菌生产,是山东省食用菌生产先进个人。从1995年兼任乡教育宣传工作,1999年开始兼任乡通讯报道员,摄像、照相、撰文,年年被评为市、县级先进个人、报社、电视台、电台先进通讯员。期间撰写大量新闻稿件和报告文学,到2017年撰写了几十篇报告文学,其中有许多制作成电视专题片。宣传教育的有《银燕翱翔》、《暖阳》、等,宣传农村、农民、农业的有《星光璀璨》、《精耕新沃土》、《汇聚能量追梦想》、《擦亮窗口》、《责任》、《青春绽放泥土香》、《种菜把式》、《展区新居梦》、《孝的赞歌》、《梦想成真》、《绿洲梦圆》《捐献热血 血脉相连》《黄河滩里长出品牌来》、《风波》等。

报告文学写真纪实,兼有新闻和文学两种特点。新闻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报告文学比较重视标题,力争产生一种吸引力和震撼力。写发展农村沼气工程,我看到废弃的柴草、废弃的食用菌棒都可做沼气原料,便选择了《循环农业 寸草寸金》作标题。写西宋乡发展蜜桃,建设生态观光园时,取名《赵屋的桃子熟了》。介绍教育局帮扶精准到位,起名《暖阳》。在宣传名师崔燕事迹中,定名《银燕飞翔》等等。标题、求实讲究修辞、具有概括力和气魄。报告文学以人带事事是背景,主题比文学作品更加鲜明、集中、新颖。反映和适应不同材料内容的特质。写报告文学通过采访获得生活材料素材,可谓“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写”,最精彩、最感人、自已感受最深而最能吸引、打动读者的关键材料 放到最显著的地位。有一年,为推广十八户村依法治村经验,我骑着摩托车跑了3个月之久。把村干部能吃亏、能吃气、能吃苦、能吃屈、能受累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提炼出来。法制报等都报纸都作了登载。因为稿子是交到市委宣传部的,见报时,却没有我的名字。

徐迟等著名报告文学作者,是玉石匠人,从描写的对象出发,从面临的读者出发,以真实的材料雕琢出光辉照人的艺术品。报告文学刻划人物,十分注意形象的刻划与细节描写,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文学手段,无不精心刻划人物,增强艺术效果。我写事件,在动笔写之前,先后多次到现场采访,把情况搞清楚。报告文学写的人是真实存在的生活中的一个实体,我写人时全面掌握人物的真实情况,事迹、品德、行为、语言,人脉,特别是公众的看法,不然我是不会动手的。

19781月号《人民文学》,在头条位置以醒目的标题,刊发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揭开了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第一页。从此,我和报告文学真有情分。先是如饥似渴地阅读名篇,后是自己动手写,退休后还离不开报告文学。我计划写一篇自传体报告文学,把自己的亲历亲为写出来,题目和撰写提纲都已经基本成型。今年街道领导要我参加街道志撰写,一时精力不足未动手。随着街道志的完稿,我把撰写报告文学又提到了日程上来。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回放精彩人生,写出传世精品,向教师节40周年献礼。如果时间充盈,力争早动笔,向国庆70周年献礼。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