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读书,听妈妈说我是从小就喜欢的。
我出生后不久,突然就开始整夜整夜地哭。害得刚出月子不久的妈妈抱着我跑遍了远远近近的药铺,小脚的奶奶也请来了神婆子,用尽了“立水柱”、“燎擦”、“叫魂”等巫法,就是不见好转,急得一家人团团转。
家里人只好将远在外地的父亲叫了回来。父亲见到哭哭啼啼的我,想了好多办法,甚至翻遍了所有的衣兜、裤兜,找出了指甲剪、打火机、钥匙等“玩具”逗我,终究没有让我停止哭泣。后来,父亲从挎包里拿出了一本红皮的“毛主席语录”在我面前晃悠,我竟然盯着两个眼睛不放,两天后却奇迹般地好了起来。至此,裹着小脚的奶奶见人就说:“我孙子是个读书人唻……”
四岁的时候,我们一家搬到了父亲单位的小院里,书的影子开始慢慢地走进我的世界里。那时候父亲常常带我到他的办公室,他办公室那些书和报纸就成了我的玩具,总被我翻腾的乱七八糟,父亲下班前总是笑呵呵地将那一片狼藉收拾得整整齐齐……
上学后,我读起书来特别用功,那些唐诗、宋词背得滚瓜烂熟,每学期都会捧回来一个奖状。每每那个时候裹着小脚的奶奶都会乐呵呵地说:“我孙子是个读书人唻……”。三年级开始,随着识字的增多,我开始慢慢地读《杨家将》《岳飞传》《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鸡毛信》等连环画。我结合那些栩栩如生的图画和每页下面简短易懂的内容叙述理解书中的内容,有时候也会在一起讨论书中的故事情节,爱好读书从此而起。
上了中学,我开始迷恋上了小说。《西游记》《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水浒传》这些都是在初中三年读完的。另外朱自清、巴金的散文,席慕容、林微因的诗大多也都是在那个时候读过的。高中时候开始有了懵懂情感的我,痴迷般地喜欢上了琼瑶的小说,《海鸥飞处》《庭院深深》《烟雨朦朦》《青青河边草》《一帘幽梦》等几乎让我读了个遍。读过后还煞有介事地写过许多读书笔记,闪烁其间的, 是一种萦绕牵绊的忧郁, 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 还有一些莫名的淡淡的忧伤。再后来又迷恋上了《红楼梦》,记得书中写到:宝玉闻到黛玉身上的一股幽香,顿时醉魂酥骨。我就想这世间的女子,身上都有一缕馨香吧,后来又想那黛玉是绛珠草转世,身上自有一缕芳草的香气,哪能是别的女子可有的……。就这样读着、也想着,被书中那十二个奇女子的喜怒哀乐左右着……
一直到了高三下学期,我的成绩开始滑坡,最差的时候跌到了全年级倒数,我却依然不愿放弃看“闲书”。记得那天我一个人躲在屋里正专心致志地沉浸在书中的故事里,突然妈妈一声吼叫:“都快高考了还在看“闲书”……”只听得“噼里啪啦”厚厚的一本《红楼梦》被撕了一地。父亲回来后看着泪流满面的我,再看看气急败坏的妈妈,心平气和的说:“吃饭、吃饭,天大的事吃完饭再说……”
晚上,父亲耐心地给我讲了读书与学习的关系,希望我好好学习将来能够考上大学,也鼓励我多读书。裹着小脚的奶奶也蹒跚地走过来摸着我的头说:“娃,‘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好好学习,将来要考取功名,做个读书人唻……”我突然明白了奶奶所说的“读书人”的意思。
为了能够上大学,那段时间我拼命地学习,把所有的课本都从头到尾过了好几遍。经过几个月点灯熬油的冲刺,我终于通过了预选考试,但遗憾的是,最终在高考中名落孙山。那段时间我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做个奶奶眼中的“读书人”?那天父亲给我带来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鼓励我:没什么大不了的,生活中总会有坎坷,就看你能不能勇敢地去面对。我认真地读完了这本书,并深深地被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勇敢、机智和坚强所感动,我终于又振作了起来……
三个月后,我选择了参军。由于我训练刻苦,并经常在团广播站写一些新闻稿件被营部选成了文书,新兵团结束时我又代表参训新兵在全团做了交流发言。参加新训阅兵的一位首长听说我能吃苦、文笔好、训练成绩好,挑选我做了他的公务员。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有点受宠若惊,给一个将军当公务员,是何等光荣而神圣的工作呀!
给首长当公务员的日子比较轻松,首长办公室、家里的书特别多,闲下来的时候首长看书,我也看书。和蔼可亲的首长有时候会主动和我探讨书中的一些细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静静的顿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战争与和平》《红岩》《咆哮的鸭绿江》《高山下的花环》等都是那时候读完的。此外我还读了一些军事研究方面的书,并在军区的《人民军队》报上发表了许多“豆腐块”文章,每次首长看到都会开心的说:“你小子,有出息”或者说“这篇写得好”……
后来在首长的鼓励下我考上了军校,毕业后在基层连队当了实习排长,后来又调到司令部直属队当了修理所长、副队长、队长……再后来转业到地方工作。好多东西都送人或者丢弃了,但始终让我无法割舍的是那些积累了多年的书,还有保持了这么多年的读书习惯。
整理完这些细碎的记忆,已是深夜,轻轻地翻开枕边的一本书,一缕清淡淡的书香扑面而来,悠长悠长……
我知道,读书早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种享受!
本文发表于2024年4月23日《嘉峪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