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轻轻拂过我的面容。阳光和煦,宛如金色的丝线,演绎着无声的寄托。歌乐山,在这春风的轻抚下,轮廓渐渐清晰。那起伏的山峦,像大地书写的诗篇,每一道褶皱里,都藏着岁月的故事。嘉陵江的流水,在微风中轻盈漂动,波光粼粼,宛如一条流动的银河,流淌着时光的记忆。
小区北国风光,静静沉睡在春风的怀抱里。梅花艳红,绽放在枝头,仿佛看到蝴蝶翩翩起舞。杨柳青青,紫燕穿过,诉说着冬日与春天的期待。母亲已很长时间没有外出,说是天气好些再走动,在这冬春交换的季节保持平安最好。
每当阳光洒进窗台,便看见母亲微微的笑容,借着春日暖阳在阳台上翻阅一本本新到的丛书。那神态里,藏着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偶尔在室内还用脚尖点着昔日现代舞的步子。生活在现代也许有了更新的意义,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但愿我们都能看到很多很多这个世界的奇迹。
世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生命的定义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常常感觉母亲也是越活越年青,年青人喜欢的事物母亲也喜欢,母亲看书、看手机视频等等、同我们一道感受这个时代的进步。《Deep Seek:从入门到精通》刚来,母亲抽空还在我们前面翻阅。还有很多刚刚发生的事,母亲也在尝试探索。两会新闻说又增加了退休补贴、中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无不激励着我们共同的心。
今天天气晴朗,我给朋友们发着三八妇女节的问候。小区静静的隐若在嘉陵江的流水声中,窗外很少有行人走动。母亲收拾停当,拿起书又坐到阳台边上准备看书。
“妈妈,今天出去走走看看吧?”我提示性的征求母亲的意见。
“好嘛,走一走”算是母亲的回答,这次不像以前思来想去便一口答应。
我迅速收拾东西,准备外出。母亲也放下书,换了鞋子,把手杖拿出来试了试,算是准备好了。
我叫好车后,对母亲说:“准备出发,走吧!”
母亲径直走到了门口。我见母亲并没有带手杖,便说:“您手杖还没拿上!”
“不拿了!”母亲说。
“是怕拿起麻烦所?”我好奇地问道。
“不是,拿过以后啊,以后可能就会养成依赖习惯,不拿了。”
“好吧,不拿就不拿。”我说。
原来此时我才意识到母亲是这样想的,想的是能多多自理,少一些依赖!
是啊!近年来,母亲常常要来帮我理菜或来帮着拿碗筷,我总是说,您老人家呢坐着就好,能吃得就好!没想到渐渐地,她老人家还说早上自己弄自己喜欢的吃,不让我们管,中午我们都喜欢吃面,有时母亲看我写作较忙,还直接把面下好了,让我们赶紧吃。有时,我就想,不着急,过两分钟我亲自去弄就好。总之,我是尽量让母亲少做事,多做健身活动都可以。
汽车来了,我们一车就坐到了住家小区背后的鸿恩寺公园大门口下车。没想到今天的人特别多,估计就近的居民,以及来自不远的游客,或许更多的是远方的游客吧!特别是还有不少老人和小孩幼儿等等。加之,今天三八妇女节,游园的人们是人山人海的,特别热闹。
鸿恩寺正面大门是梯坎路,不方便母亲行走。我就带着母亲走了旁边的一条小路。这样的小径,按重庆的话说,就是一条懒阳坡(缓坡),走起来不算太难,慢慢往上行还是可以的。走几十米随时停下来不碍事。
一路上行人不少,川流不息。我们纯粹是散步,绕了一大圈,才绕到了刚才大门石梯可以径直上来的小广场。这里有一个牌坊式的建筑,上书“桂花榜”,记载了桂花的学名、属科、花期、种类等等。我看得不细致,一览而过。等母亲看完后,我给母亲照相留念。然后,在这桂花榜的背面是“桂花记”的一篇散文。介绍了桂花是人民大众钟爱之树,是具有观赏价值等多种功效的花木。原产于我国西南部地区。等待母亲看完后,我们再行向鸿恩阁方向走去。
来到“鸿恩春晓”巨石浮雕处,是一个人们喜爱的打卡点,我急忙上前照相保存。母亲也走过来观看。这是一幅雕刻有鸿恩阁坐落于江岸之旁的山石雕刻,右侧上书唐诗一首: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落款处,署名看不清,下有“桃花”二字。但我犹记得曾经查阅过,是唐朝末年诗人,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唐昭宗时期的进士。当过户部侍郎等职。名字叫吴融,他写的这首关于《桃花》的力作很有影响力。
母亲总是默默地若有所思。我和母亲漫步来到山脊的正道,恰好迎面的几株红梅花,也是开得无比鲜艳。,我向母亲介绍说,鸿恩寺的植物茂盛,各种花木很多。顺便在此为母亲摄影照相留念。随后映入眼前的是东京樱花,细碎的花朵,挂满枝头,在这绿树成荫的花木中特别显眼,母亲甚是喜欢,我们便拍照留念,同时想到母亲多年前喜欢的衬衣,也有这样的花色。
我看见路边有桂花的简介,便去拍照,由于一路人多,我回来又和母亲同行。
“你刚才注意没有嘛?它这里介绍桂花的多,是因为这个鸿恩寺公园原来是全国桂花品种最多,面积最大,所以才特别有了那个介绍,专门写了那篇《桂花记》来记录桂花的历史。”母亲和我讲到。这一说我也才恍然大悟母亲的观察力是很强的。
我们来到鸿恩阁休闲广场,竟然用了一个半小时时间。此时阳光充足,天气很合时宜。站在广场上拍了照片,正面上梯坎的步道,母亲是不便通行的,我便带母亲从右侧便道绕道到鸿恩阁。重庆就是这样的山多梯坎多,好在这里上去只有几十米距离,我们很快就到了鸿恩阁门前的广场。
鸿恩阁,以深绿色为主基调,是一座仿古建筑。有介绍说:“设计参考了明清时期西南地区的楼阁风格,共有七层,主楼鸿恩阁高48.6米,下五层为绿色琉璃瓦,上两层为鎏金铜瓦。檐部挑梁、屋角起翘、脊饰吻兽,顶上两层为鎏金铜瓦,下五层为绿色琉璃瓦,木构件色泽以锗色为主。鸿恩阁不仅是观景的好去处,还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魅力。”
今天三八妇女节,鸿恩阁完全开放,任由游客们参观。
进入大门,前厅中间是巨幅:“鸿恩阁记”金碧辉煌的木雕刻字传记,其文大气磅礴。想必,来此的游客都会在这里细细品读一遍这篇记文。而两边红木圆柱上有对联,说不准不少人都会忽略过去了。我今天也是特别留心地观看,右边显然是进入的方向,题写的是:“入楼且悟知恩图报”。我感觉我此时此刻在此拍张照片也是我心境的描写吧,便与母亲在此合影留念。随后母亲在“鸿恩阁记”前,慢慢地品读了“鸿恩阁记”这篇记文。我则查看了左边下联:“出阁当思择善而从”。随后我们绕着大厅走了一圈,便向楼梯走去。
上楼时,经过一折二折三折四折,才终于上到了二楼。
我们围着二楼大厅转了一圈,首先看到楼上的红木圆柱仍然是大厅的特色,并且有对联题字,我将其拍照下来慢慢辩认。
我让母亲自行观看后,本欲离开之时,我便告知母亲在大厅中央的顶上还有几幅彩绘,最为神奇。母亲看不太清楚,我便指出,其中一幅描述的是飞天玄女的故事。
飞天玄女,又称九天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重要女神,融合了战神、兵法之神、术数导师等多重神格。她在中国文化中地位显赫,尤其在道教典籍、军事传说和古典小说中频繁出现。
母亲读的书多,像这样的传说故事估计母亲比我还清楚一些。
而另一幅则是坐麒麟之菩萨,应该是文殊菩萨。
另外几幅画因光线太强,看不太清楚,也不便猜测。
稍微休息后,我和母亲登楼上到了第三层。
这一层从横额看,主题是:“厚德载物”,
左右红木柱子上有对联:
报国为民担大义
尊师孝亲伟美德
我很喜欢这一对联,便邀请母亲一同合影留念。
楼上有多幅字画,其中有一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注明是,孟郊游子吟中句,甲辰年冬至大全书于龙头寺。由此说明鸿恩阁上的字画隔一阶段时间可能是换着挂在楼阁中的。我向母亲讲述我第一次来看见到的字画与这次看到的就不一样了。
我陪伴母亲在楼上参观了一圈,母亲便又坚持到了第四层。
这一层的主题是:“尊师重道“
两边的红柱上依然有对联佳句。我们围绕周边的楼道转了一圈,发现还有一层楼可上,便鼓足勇气登上了第五层。整个布局和四层差不多,坐北朝南的匾额上书:“天下德楼”四个金色大字。
左右联是:
中华扬德五千年
天下感恩第一楼
母亲看过一阵后对我说:“你看是不是因为这里是天下第一楼,所以有这么多人来参观!“
“是啊,是天下感恩第一楼,说明来此楼的人都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吧!”
“那从楼的角度来讲也算第一楼吧!”母亲说。
“这个我还不是很清楚,天下四大名楼分别是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和鹳雀楼。就我看到过的仅仅是岳阳楼而已。还有就是我们老家眉山的远景楼。都各有特色吧!”没有太多的比较,我也不便评价。
随后我们先到了楼的西侧,这里可看到的明显标志就是嘉陵江,红岩村大桥,明确了嘉陵江及红岩村大桥,母亲就明白了现在我们住家的位置,以及我所讲的方位,远处有歌乐山脉,从西边沙坪坝一直延伸到北面渝北区。母亲的游阁的兴致很高。
我们又来到南边楼道,我指引给母亲看,从沙坪坝向东,就依次是平顶山,白龙洞,化龙桥,陆海国际中心,大坪医院,电视塔,鹅岭公园览胜楼,直接往东就到朝天门了。
我把我们住家的位置指给母亲看,母亲也非常开心,我就给母亲拍照,看到母亲乐此不疲,便换了好几个方向来拍照。转到东面,直接看到的就是江北区这一块地区的城市建筑了。
母亲说:“现在变化大了,我们当时在重庆就只知道刚修好重庆市人民大礼堂,而且四面还都是山坡或田坝,哪里能看到现在这样的风光嘛”。
从云层中钻出来的阳光,时隐时现,不知不觉中,已经是下午5点20分钟了。我告诉母亲快五点半了,母亲兴奋地说道:“哦,都这么晚了,我们在这里都呆了两三个小时了哟,那回去了嘛!”
刚走到楼梯口,便又停下来,在临近窗台看到了北面,下面是我们来的正门方向,从上往下看,景色很好,鸿恩寺公园的布局非常清楚,并且下面川流不息的游客还是那么多人,好生热闹的场面。
我们每下一层楼,都会休息一阵,再继续下楼。终于来到了第一层,我也算松了一口气。接着出得楼来,外面的空气仿佛散发出幽香。我让母亲在报恩亭外的条櫈上坐下来休息,然后给母亲介绍“报恩亭”的那幅对联:上面写的是:
涌泉滴水犹能报
寸草春晖岂能量
“晚上的鸿恩阁将更加漂亮,会发出奇异的光彩,会显得格外的庄重与神秘!”我向母亲介绍说道。
母亲表示就这样已经很满足了,“我们回去吧!”
这次母亲同意走人们上来的正面下去,下梯坎应该比上梯坎要轻松很多。从正面大门出来,算是我们对鸿恩寺主体建筑部分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告诉母亲,坚持一会就可以到后面的西门,我们不用走回头路,并且这里面离西门也只有三百多米,地势也相对平缓。路上行人不少,往来的游客也很多。
母亲说:“他们这会才来,就是专门来看夜景的吧?”
“应该是的吧,晚上来看夜景的人应该不少!”“我回答道。
不经意间,母亲总算坚持下来了,很快到了西门门口,我便打了高德叫车,没曾想刚好有上山来的车抢到了我们的订单。一刻都没有等待,真是像及时雨一样,我们就立即上了车。
“今天这运气真是太好了!“我不禁大声的说到。
从这里下山到江边就是我们的家。还没多说两句话,顷刻间车就到了住家楼下。
伴着母亲回家,一切圆满。休息一下吧!
我刚好写完一首七绝,准备发个朋友圈,母亲却端来一碗荷包蛋说道:“趁热吃了吧!“
“真好!我吃!“我痛快的回答了母亲。
接着我选择了几张陪伴母亲出游的照片,连同诗一首,加上出游的导语,发了朋友圈:
三月八日妇女节,陪同母亲登高望远,在重庆鸿恩寺公园登上了鸿恩阁,感怀了这座名楼的厚重与俊秀。
七绝·佳节伴母游鸿恩阁
德孝忠贤继世功,鸿恩浩荡沐苍穹。
今生幸得慈康健,伴我高堂万事通。
一一乙巳年二月初九渝州鸿恩寺
荷包蛋还没吃完,我打开手机一看,很怀疑是否看错了,没想到这一瞬间却收到了近百条亲朋好友们的点赞与祝福母亲健康的贺词!最特别的一条是:你真幸福,陪伴妈妈过女神节!有妈的孩子是个宝!真羡慕你!
对此,我无比感谢朋友们长期的关注关心与鼓励支持,细细想来这也许仅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陪伴母亲度过的三八妇女节!母亲开心快乐,是我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