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为了让母亲在家也能了解我们外出游览的情况,我总是把我们外出游览的情况,通过纪实游记的方式写出来,让母亲在家也能感受到我们旅行时的心情和所经历的事物, 我渐渐地将我们外出旅游时的生活片段记录下来,以便母亲即便在家中看到后,对我们所到之处也有更多的了解。
3月21日,早上七时,兴荣已驱车来到我家楼下接我,说是因为车牌限号,必须提前出发,才能过桥出城。同行的有兴荣的父母及大舅,他们都是昨晚刚从福建长汀河镇过来,为兴荣贤侄订婚喜事而来的。等我下楼与大家见面问好,便立即登上他们为我留的前排座位开车出发,前往贵州赤水。
兴荣处的对象,女方是贵州人,家住赤水市。双方都是普通人家,这次去定亲,让我这个当大伯的去做个见证,也是邀请我去游玩一趟吧。作为兴荣的父母和大舅是远道而来的亲戚,从福建来重庆也算是稀客,我也义不容辞前往陪同。我平时参加婚礼宴会很多,但说这种订婚的事还是很新鲜的一件事,我也乐于了解看看。
福建长汀河田镇也本是我外婆的老家,兴荣的父亲叫我外婆叫姑婆,这样我与兴荣的父亲算是同辈,我年长他一轮,算是大哥了。大家跟着兴荣称呼都称我大伯了。
我们一行在路上,嘘寒问暖,了解一些老家变化,很快到了江津高速公路服务区下车休息,大家顺便一起吃了早饭,因另有兴荣福建在重庆做生意的几位朋友也要赶来参加,我们便边等边走,约好在赤水高速路口会合等待。路上我们经过合江长江一桥,合江长江二桥,泸州尧坝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标志性路段,到了赤水高速收费站,等到兴荣的朋友后,便一起进了赤水市县城,来到了女方住家的丹城御景。
一、见证一对新人喜结连理
女方家人亲戚约三四十人已在楼下等候,女方新娘子端庄秀丽,穿一身红色旗袍与父母一道迎接兴荣这位新姑爷和兴荣的父母,接着新郎家送上大包小包的礼物,由亲戚们帮着一起送到了女方的家中,并在家中举行了正式的订婚仪式。
主要仪式是:新郎新娘合影,新郎新娘和双方父母共同合影,主要亲戚朋友分别参加合影等。新郎新娘父母向新娘赠送了婚戒戒指,互赠红包。然后新姑爷认娘家亲戚等等。都由新娘的妹妹主持祝福,然后安排在赤水市内的大酒店吃订婚宴。热闹喜庆简朴。
我是很少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仪式,倍感新奇,但出于对两个普通家庭的了解,特别是对兴荣贤侄的了解,感觉这段婚姻还是很不容易,实在是千里姻缘啊!两方家长语言不太通,男方家人多讲客家话,与本地生活习惯不太一致,而大家尽力说着各地的普通话相互沟通,尽显双方父母的诚意,也是皆大欢喜。
我在这里也很感慨,为了这一刻的美好,我们祝愿一对新人。兴荣,宋玉永结连理,我作为男方的宾客 见证了平民百姓的愉悦。想一想,天南地北,小伙子自力更生,从十六岁走出家门,远离父母亲人,在厦门当学徒,学习做茶叶生意,十年磨一剑。出师后来到重庆开拓自己的事业。在重庆守得住自己的本性,耐得住寂寞,五年上一个台阶,先后在重庆买房买车。挣得一份家业,在异地创业经商,终于在异地结出了花蕾。而今,勤劳踏实的父母,千里迢迢来重庆定亲议亲,在朋友们的协作下,让语言并不太通的两家,兴高采烈地欢聚一堂,众人在此皆恭贺这份千里姻缘新禧。
刚刚参加了贤侄兴荣与小玉的订婚宴下来,亲家便安排我们回到宾馆休息。而我平时不随便出门,一旦旅行出来,每到一个新地区,总是喜欢探索当地的人文地理,传统文化,并做一些记录,收集一些采风的素材。像这种朴实的订婚程序感觉特别有意思,原因是一来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二来喜气洋洋。正因为他们的朴实无华,激起了我的诗意,写下一首诗歌表示祝福。准备有合适的时候奉上这份祝福。
人生喜乐韵悠长,李宋联姻谱锦章。
异地拼搏磨剑苦,同心执守绽花香。
双亲远至情殷切,众友相帮意暖洋。
千里姻缘终遂愿,百年偕老共安康 。
二、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博物馆
当日天气和煦,在订婚宴后,我们在宾馆休息了一阵,当我写完一首诗,便又想到这时间不能浪费了,心中想到红军四渡赤水时的神奇战例,心想四渡赤水博物馆应该就在赤水,便走出宾馆叫出租车,心想自行去游览一圈。
“到赤水博物馆。好像有两公里路吧!”我自信但又担心司机绕道,便对司机这样说道。
司机好像早就清楚一样,顺路开过去,转两个弯,不一刻就到了,我也就下了车。
当我走进大门,才感觉好像不对头,好在大厅内有个年轻的女管理人员。我便问道:“这是红军展览馆吗?”
“这里是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博物馆”管理员回答说。
“哦!那是我搞错了,我以为这就是红军四渡赤水博物馆!”我立即解释道。
“这不是红军博物馆!红军博物馆还有点远,你要看的话只有到丙安古镇或土城去看,但土城是属于习水县的管理范围了,我们这里联系不上,老师你看怎么办?”管理员回答介绍说。
“赤水市就没有其他红军博物馆了吗?”我又问道。
“博物馆还有,但是个盐帮博物馆,不清楚红军的内容看得到不!”管理员介绍说。
“那好!清楚了。既然来了,这里我也进去简单参观一下。”我说道。
“那你随便看吧!在这里签个字就可以了。”管理员很客气地说道。
随后我看博物馆展厅十分有序,首先有序言介绍: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博物馆于2003年修建,2005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本馆以“生命不朽、万物峥嵘、关注环保、持续发展”为主题,展示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桫椤、小黄花茶及生物多样性动植物标本。展出的标本1280件,馆藏标本3562件。通过赤水数控沙盘、繁盛的中生代,桫椤王国、原始天然植物馆、珍禽异兽、两栖爬行动物、芸芸昆虫世界、使其参观者了解桫椤及其生态保护区发展沿革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展区展示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以及生物的多样性,进一步懂得保护自然、珍惜环境的重要性,以传播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共生为己任。“看了这则序言,基本了解了这是个宣传教育基地。
简单参观游览了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博物馆,其中内容还是极为丰富的,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参观完毕,出来打车赶到赤水博物馆。
三、参观赤水博物馆
来到赤水博物馆,这里是一幢古建筑,门面均为木质门窗。横向约三十米,高约十米。门庭上书“万寿宫“门楣写有”赤水博物馆”门庭前柱有对联一副:“黔山耸翠皆诗画,赤水流丹尽乐章”。以上均为黑底金字书写。门口壁柱两侧尚有各24字对联一副,赤色底金字书写,来不及细看,便拍照收藏。
登记身份证后进入大厅,有金底黑描“赤水古城图”一幅,展示出昔日赤水城门外河边一片繁盛景象。
在大厅中有前言介绍:
赤水,黔北之明珠,她以丰厚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享誉华夏,乃黔蜀分疆第一境也。赤水市位于赤水河下游、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边缘地带,毗邻习水、古蔺、合江、叙永,蜿蜒赤水河纵贯全境,地域林多土少,史称“八山一水一分田”,气候温和,物产丰美,水陆畅达,天成地就,黔北之福地也。赤水因河而名,连四川、近长江,开发历史甚久,远古就有先人生息之印迹,汉唐蒙出使夜郎,此地已为富庶之邦,文明之区。建置始在北宋,城池筑于万历,素为兵家必争之要塞,商贾云集之重镇。劳动智慧的赤水先民们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繁衍生息,吞吐大荒,叱咤风云。悬崖峭壁上呼唤着远古的文明,古墓幽谷里记载着深的历史,古道码头叠印着盐运的脚印,“九官十八庙”传承民族建筑艺术的脉魂,伟哉!赤水人赤水之水红、地红、更有历史之丹红,这里曾掩藏着太平天国军的大刀长矛,这里曾挥动着护国讨袁战争的义旗,这里开展过中共早期地方组织的活动,两千儿郎从这里慷慨奔赴抗日战场,更有红军长征这条地球上的红飘带,曾在赤水的天空中,舞出道道彩虹,在这里,到处都渗透着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赤水,地杰人灵,古有行道多出贤能,治世达理,造福乡,今有革命志士为民谋福,抛洒热血,大义凛然,永垂青史,革命家、实业家、教育家、文艺家、神州享誉,辈出有名赤水山川毓秀,丹露遍染,竹海涟漪,飞瀑高悬,桫椤茂深,如入仙界。而今时机已至,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这片神奇土地上的人们,将倾情奋举,扬帆征程,明天的赤水将更加如诗如画、灿若云霞。
大厅中接下来是大事记、历史沿革、仁怀直隶厅地域图,标注: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长河遗珍等图片简介,另有木柱上书长联,古画等,今古荣誉记载,纤夫号子、船夫号子、背夫歌等内容丰富。特别有太平军石达开过境示意图等奇兵古道、官渡崖刻图片展出。均列为赤水市文物保护。
而大厅另有侧室一周,记载了中共中央领导人关于长征纪事,遵义会议以后,在党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中央红军迂回穿插在云、贵、川毗邻地区,与国民党四十万大军展开运动战,红军以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谱写出长征史上震撼人心的壮丽篇章,诠释了毛泽东广博精深的战略军事思想,昭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恢宏气魄和卓越才能。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是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在赤水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曾经历了四渡赤水的战火硝烟,发生过黄陂洞、复兴场、青杠坡等激烈的鏖战,红军将士用鲜血谱写出彪炳史册的长征壮歌。
同时还记载了:“一块“哑巴”银圆”的故事,早期赤水中国共产党人以及仁人志士的光辉事迹。
在此参观,算是对赤水县城及其历史概貌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增加了对赤水市的了解和认识。
从赤水博物馆出来,感受了赤水街道的景观,目前楼房林立,并有红军长征时的雕塑等宣传物,让我的思绪久久地荡漾在红军四渡赤水的浪花之中。
四、赤水大瀑布
根据女方父母安排,我们第二天到赤水大瀑布参观游览。
赤水大瀑布距离县城约二三十里,我们到达游客中心已是上午10点一刻。好在当时游客并不太多,我们搭乘景区游览车进入景区充分感受了大自然的巍峨与赤水特别的地形地貌。赤色的山、赤色的水,给人们以赤色的来你联想。丹霞地貌的奇妙令人叹为观止,当我们从山顶沿石壁下到山底的赤水河边,路边有标注说明,“此处到山顶有三十七层楼高”,我是走得脚关节都打抖,因我的关节炎还真有些受不了。正想一会怎么上山还是个问题,没想到说是另有电梯可以上下,我总算放心进行下一步的游览。
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观是“孔明泉”,我特地钻进孔明泉水洞饮了一口泉水,说是喝了后人会眼清目明。
相传诸葛亮七擒孟获时,士兵到此相继中毒。诸葛亮命凿井取水,士兵饮后即刻痊愈,终取得大胜,后人便将此泉取名“孔明泉”。此泉甘醇清凉,四季不涸,喝后眼目清凉,肺腑清润,汗收身爽。
接下来是在丹霞地貌的赤壁上雕刻着斗大的红色字体“风景这边独好”,我们在这里拍照留念。紧接着是“神龟观瀑”,景观甚是奇特。
而远处看去,那赤水大瀑布从山间直倾而下,瞬间想到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正是眼前的描述吗?此时此刻让人心旷神怡,喜不自禁。
来到大瀑布前,在瀑布前正面观瀑,听瀑布流水的声音,禁不住伸开双臂,想要拥抱这大自然的神奇。
我又不禁感叹道:
隆隆瀑布声名著, 浩浩倾盆赤水流。
仗剑天涯书锦绣, 心怀彩笔画龙头。
五、土城一一红军四渡赤水第一渡
按亲家的安排,说是上午游赤水大瀑布,看下午大家还想到哪里。我则提议下午游土城四渡赤水纪念馆,因为土城作为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第一渡,其意义之重大是无法言说的了。亲家听说后表示赞成,其他亲戚也无意见,只是默默地听着亲家的安排。
亲家说:不忙,我先打个电话联系一下,并且立即就打电话联系了土城红军纪念馆,打完电话亲家回答说:“当前好像纪念馆正在修缮,没开馆!但是我已联系了,专门给我们开侧门进去参观一下!”
“太好了!太好了!”我不禁当众大声赞叹道。心想这亲家还真有本事人缘好。
大家说去就去,立即安排出发。
其实我心中早有到土城一看的愿望,因为即将出版的《百战百胜 战例诗篇》一书中专门写到了四渡赤水的战例诗篇,一睹四渡赤水纪念馆、看一看土城一一红军四渡赤水第一渡是我心中的愿望。这下可算是满足了我的心愿。
经过一小时的路程,在路上我们经过了丙安古镇,并在丙安红军渡口纪念碑前照相留念。纪念碑上清楚地记载了1935年1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师北渡赤水河,至此揭开了“四渡赤水”战役序幕。
不久,我们终于来到了土城“四渡赤水纪念馆”门前。纪念馆在赤水河边而建,正面临街道、依次往河边延伸建筑。我们从左面步道下去参观。
纪念馆内详细记载了四渡赤水的详细战例情况,在序言中介绍了,一九三五年一月至五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以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率领中央红军于川黔滇边境地区,在赤水河上往返来回四渡赤水,穿插于国民党重兵包围之间,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堵追截,取得了红军长征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参观中我再次重温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的历史,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更加感叹毛主席的伟大战略战术,更加感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
随后,我们一道参观了土城赤水河的众多红色景点,并游览了现在新建设的土城铁索桥。只见桥上近百面红旗迎风招展,威风凛凛,恰似红军浩浩荡荡的队伍。我在心中默默念道:“土城赤水河,我终于来了,如愿以偿。”我将永远铭记这段长征路!
赤水掀开救国渡,土城历史倍艰辛。
工农战士丹心志,主席雄才破万钧。
革命长征新起点,旌旗高举靠人民。
居安永记红军路,世代传承党最亲。
六、后记
原来未曾想到,亲家的老家就在土城铁索桥对岸的大山之上。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转折点。而我们男方这一家在福建龙岩长汀河田镇,也就是在红军“古田会议”会址的附近。这真是一段千里的红色姻缘啊!我们这是到了亲家的老家,这种奇缘让大家更加感觉亲切,住在土城街道的亲家的亲二哥一家人,见到我们恍然大悟的样子,都非常开心,热情地安排我们去家里喝茶喝水,并在“红军渡餐馆”安排晚餐,我们也是兴高采烈地停下来一醉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