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子玖的头像

郭子玖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06
分享

蒸红薯

吃蒸红薯,至少有三十年没吃过了。不过,烤红薯还是经常吃,因为我所住小区附近常常有卖烤红薯的小商贩经过。

蒸红薯与烤红薯不一样,那种味道简直是天壤之别,烤红薯有股淡淡的焦甜味,而蒸红薯多是一种湿漉漉的甜感,就是那种感觉甜汁快要溢出味蕾的感觉。

说到蒸红薯,当年我们还是穿开裆裤的小娃儿时,最爱吃这个玩意儿,因为那时国家经济不景气,农村经济更是如此,每家每户为尽量改善生活,除了要生产稻谷、麦子外,还要漫山遍野地种上红薯。

说到种红薯,这还不算事儿,只要育好的苗按时插进地里,然后不时地施点肥浇点水就行。但是,到了收获季节,也就是每年的秋季,这工作就开始来了,因为红薯特别实沉,加之产量又高,要把漫山遍野的红薯运回家,不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儿,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到了红薯收获的季节,我们家的屋子里到处堆放的都是红薯。

如此之多的红薯,在没有现代交通加持的情况下,当年我们得用竹编背篓一筐一筐地去背,或者用箩筐去一担一担地挑。当然,我们小朋友力量不够,多是用背篓力所能及地搬运,大人则会用箩筐去挑,因为这样一次就能运得更多。

为了抢在立冬之前弄回家,因为立冬后红薯容易被冻坏,吃起来就会有苦涩味儿,有时候一天要挖数千斤,我们则会从早上背到天黑,直到把红薯运完为止。当年,哥哥已经出来教书了,都会利用星期天帮助我们干农活。

抑或这个缘故,现在吃起红薯都觉得特别香,可当年却不是这样的,也许是物以稀为贵。当年的农村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红薯,尤其红薯出来的季节,我们常常拿此当主食,吃得我们有时都不想吃。

农村人很有智慧,虽然物资不够丰富,吃的东西较少,但他们却一直在探寻美食的路上。真的,父母见我们不喜欢吃红薯,于是就变着花样弄,或拿来煮稀饭,或用来掺到玉米羹里,或直接用来蒸熟吃,其他的吃法都不过如此,唯独母亲的蒸红薯,味道特别香,至今都记忆犹新。我还开过母亲玩笑,她的手艺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毕竟我们家就在城边边。

不过,尽管红薯生产量特别大,但农民伯伯并没有浪费一丢丢。当年,我们对待红薯就是这样的,其与种水稻完全不同,因为种水稻主要是为了吃,而种红薯的经济价值更多,除了直接吃外,还会用它来做苕粉,同时还可用它来养猪。

当年的农村物资特别匮乏,商贸也不活跃,养年猪就成为了当时的习惯,因为这样可以保证每家每户过年时都有猪肉。平时,那就惨了,想要吃顿猪肉,就好比过年,因而大家就把吃肉说成了“打牙祭”,足见当时农村的贫穷。当然,整个国家都如此,城市里也一个样。

为了养年猪,我们就把红薯当成了食物链上的重要一环。好的红薯,就先选出来做拌粮,掺在稀饭、玉米羹中吃,也常常蒸了吃。稍为差一点的,就打了皮用来磨苕粉。再差的就和打出来的皮一道拿来喂年猪,由此便形成了循环生态链。

不过,在红薯的吃法上,我还是最喜欢蒸红薯,抑或是母亲最擅长的原因,她蒸出来的红薯特别好,吃到嘴里不仅不塞嘴而且很香甜。因此,我和姐姐姐哥到房屋建材市场了解行情回来,母亲就没有再做完饭了,而是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特地给我们蒸了一大笼红薯。

母亲怕我吃不惯,便专门叫我吃米饭,可我哪想吃米饭啊,到厨房里洗了手,立马拿起红薯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吃了一根,再一根,吃得我都不想停下来,因为这三十多年没曾吃过的蒸红薯,软软的,甜甜的,特别丝滑,尤其吃出了母亲的味道,还有那童年的幸福。

真的,母亲的蒸红薯,它不再是一道美食,反倒成为了一种精神,并深深地蕴藏在我的心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