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谁不曾轻狂?那时的我,就像一颗独自燃烧的小星球,天真地以为无需他人相助,自己就能实现飞跃式的成长。然而,生活却毫不留情地给了我重重一击,这一跤让我摔得晕头转向,却也在疼痛中逐渐被生活教会了许多,便开始从懵懂走向清醒。
在家庭建设这件事上,我有着尤为深刻的感触。我和松果两地分居,她又急需照顾,这让我心急如焚,幸福仿佛遥不可及。每天只能通过电话和视频给予安慰,那时的我甚至异想天开地大声呼吁,希望重启二十年前解决夫妻分居的政策。可我不过是一个普通市民,想要凭一己之力改变国家政策,这无疑是痴人说梦。所以,真正要解决的还是眼前的现实问题。
我们绞尽脑汁想了无数的理由,制定了众多方案,可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难以施行。不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帮忙,就是资金不足,这个问题就像一座大山横亘在我们面前。无奈之下,我只能向母亲求援。但母亲年已八十,腿脚不便,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就在我几乎要抓狂的时候,大姐主动提出来帮忙。这是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因为大姐自己也有一大家子人,她的三个外孙还小,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可我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接受了大姐的提议。这样一来,母亲也能一同前来。母亲一来,既能照顾好她自己,又能施展她的烹饪手艺,可谓是一举三得。
就这样,母亲、姐姐和姐哥放弃了老家安逸的休闲生活,来到我们居住的小地方。他们蜗居在狭小的房间里,为我们这个小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正是因为他们伸出援手,我们才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生活慢慢走上正轨,幸福的气息开始在我们的小家庭中弥漫开来。
家庭生活如此,工作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近年来我能创作出不少好作品,这绝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得益于领导与同事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单位的大领导,每次见到我都会夸奖几句。我心里很清楚,自己并没有那么优秀,领导的夸奖其实是在给我注入能量,因为人才往往是在鼓励中成长起来的。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同事们也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就拿我们办公室的领导来说,只要我在单位,我们很少闲聊,这并非是彼此心存芥蒂,而是她深知我喜欢安静,爱在安静的环境里构思创作。有时候她出去办事,还会轻手轻脚地把办公室门虚掩一下,就是为了让我能有一个不受外界打扰的宁静环境。
有一天,她还对我说:“我有事都不忍心叫你,怕把你的思绪打乱了,因为我们都希望你能够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来。”领导和同事们那一句句暖心的话语、一个个温情的举动,还有他们那颗充满热忱的心,就像涓涓细流,把人间真情融入了岁月,注入了我的创作和生命之中。
古代知识分子有“读得圣贤书,卖与帝王家”的生活模式,现代人更是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祖国建设当中。我不能虚度光阴,积极利用这些来之不易的机会创作自己的文学作品,以此反哺社会,并且确实有所收获。
无论是面对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要有正确的态度。如果没有成功,不要抱怨,不要责备自己,更不要去责怪他人。而如果取得了成功,虽然值得庆幸,但绝不能自夸。因为我们要知道,我们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都不是自己独立能够完成的,而是众人拱卫支持的结果。这世界上看似有一些单凭个人就能完成的事情,那也不过是一种非直线性的表象罢了。
一言以蔽之,人活在世上,千万不要过于自我。狭隘的思想就像一层迷雾,会遮蔽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清世界的真实模样,更看不清自己与世界的紧密联系。事实上,无论我们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与亲人的关爱、同事的帮助以及社会的支持息息相关。我们要懂得感恩,感恩那些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给予支持的人;我们也要懂得合作,因为只有与他人携手共进,我们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