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家,老婆给我讲,等到了时间,我们还是搞个聚餐,把好友邀约起来聚聚。于是,我就给她讲,何必要显摆呢?老婆听了极不高兴,说我这个人没有情趣,不懂得分享幸福与喜悦。
天啊,我立马给她讲道,我在政协的同僚曾经给我讲过一句贴心窝子的话:没有人希望你干得比他好!我当时便给了他点赞,因为他点破了官场秘经,正把我遇到的人心说透头了讲白了。
可是,老婆还是固执己见,这是她一贯的作风,但我也比较一根筋,因而继续开始教导工作,给她讲起了莫言的境遇。在初入作家行当时,常常不被人重视,甚至需要唯唯诺诺地求助于人。等到有所成果时,也并不被人看好,只是在《红高粱》等出来时,有了些许赞美的声音,但也招来了他人的嫉恨。
不过,这些都不是他最悲催的时候,反倒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头顶中国第一个诺贝儿文学奖获得者的光环,却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光鲜耀眼,反倒是数不尽的责难与诋毁甚至谩骂,情况严重时还给他戴上了一顶卖国贼的帽子。
我比较关注莫言的变化,因为我喜欢研究成功人士,想从他们身上找到成功的秘籍。相反,我看到的不是秘籍,而是成功背后的沧桑,因为莫言由此变得深层了,尤其对人性的探究成为了他文学创作的主题,进而为我们贡献了一盘盘美味佳肴。
要是细细地分析起来,莫言的观点与网红听雨如出一辙:每个人都能够容忍别人低自己一等,却不愿意对方高自己一层。所以,你眼中的幸福在他们的眼中就成了炫耀,你想分享的快乐在他们那里演变成了嫉妒。你因自己的成绩而欢呼的时候在不知不觉间给别人增加了敌意,你的高调成了一种讽刺,并扎在了失败者的内心。
把话说的更现实一点,就是没有人希望你比他过得好,因为这是人性决定了的。你不信吗?人都是,他可以当恶人,但希望你做善人,目的很明显,他才可以欺负你,倘若你也是恶人,他势必会撞到钉子上,痛不痛你知道,陈行甲就是例子,逼得你不得不把自己变成恶人;人都是,他可以去干的事,你不能干,比如他可以去买官,但他不希望你也去买官,因为你一买就有可能超越了他。
人性不仅仅这么劣根性,而且还十恶不赦。倘若你娶了一个漂亮的老婆,有人一定会骂你是牛粪,没说出来的半句话就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倘若你获得了一笔不菲的金钱,实现了财富自由,有人一定会骂你巧取豪夺,甚至会把你搞点出来;倘若你写出了一本像样的书,有人一定会骂你不学无术,整天搞的都是些无用的东西,因为你会抢走别人的风光……换句话讲,那些攻击你的人,绝对是个窝囊废,但他也难成为犯罪者,至少目前不在犯罪的路上,至于过往谁去料定,不然他奔走如风,哪有时间来干无聊事。
倘若你碌碌无为,别人反倒会恭维你,说你生活得有滋有味,绝对他不会因为虚伪而脸红;倘若你穷得一贫如洗,别人还会说你视钱财如粪土,但心里却会高兴得要死人。总之一句,你不能成功,不,不能公然成功,你只能悄悄咪咪地成功。用句时髦的话讲,那就是可以 高调做事,但必须低调做人。
老婆听了,心里有所获,但毕竟书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理必躬行,因为我知道这些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