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睡弗堂主的头像

睡弗堂主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27
分享

汉丰寨上

(一)

猛地发现,登汉丰寨拍的一张照片,那个巨石上果然有一张人脸,人们称作“石将军”的。兴奋地用红色圈出来,发给橙橙看,发到朋友圈。拍摄当天,我是没有看出来的,但是知晓有这么个事儿。在巨石的右侧,那一张脸的眼、鼻、口皆是形肖生动的……

“这是哪儿?”

“汉丰寨啊。”

“那个人脸形象……”

“将军石。”

莲峰山汉丰寨,石刻上是明确的,另有一处诗文,可是年深岁久,雨淋日晒,风化腐蚀,苔藓斑驳,不能辨认。或许用墨、用纸拓一拓还是可以的,也算另一种留存方式。当然,也有一些攀登者“到此一游”之类的刻划与破坏——留下印迹的模仿行为,可笑亦可叹。要相信,没有什么事物是恒久的,悠悠长长的历史岁月,饱满的风霜、雨雪、阳光、霹雳,会将一切磨平,甚至摧毁……

山顶巨石还有一个奇特处,会下蛋。石头里包裹着另一种卵形石,剥蚀脱落后就是一处凹坑。它们掉到哪里去了?“叮咚”一声,就倏忽钻到树林、草丛中不见了踪影。那鼓凸着的,好像也正攒着劲儿,多久会响起“咯咯哒、咯咯哒”的叫唤声呢?那是一种化石么?

“×主山。”

“……细兴二十……”

“×山此×。”

费什么劲呢?眼之所见,心之琢磨,在自己所知范围之外,脑海翻腾也未必能弄清楚,同样也无趣。

有一尊菩萨,盖着红布,旁侧石缝间插着几根香火,一个瓷盘里供有几粒糖果。头、身、座都是断截,并不是同一个雕塑,而是拼凑的。橙橙和我拜一拜,默默祝祷,从书包中取了两只橘子呈上……无它,以真诚的心,愿一切安好。

山上多松、杉,挺直而峻拔,别的杂树在荫蔽之下显得瘦弱,如桐、茶、火棘、栎木,细细的枝条,经不起一丝儿气力拉拽似的。在林中,没有找见兰草。

寨门前是一段石梯,坎边生长丛竹。门上联曰:峻极于天能无惧而矣,事豫则立吾何慊乎哉。横批:守望相助。

寨门横梁石两侧有安装门页的凿孔。

寨上原有哪些建筑?亭、台、楼、阁?庙、宇、塔、院?于何时被破坏?“破四旧”的年代?

寨上残余的石坎等,叫人想见当年修砌殊非易事。石从何处开采、运输过来?又是采用的什么方式?挑抬?马骡?

寨子有何功用?抵御土匪或官兵?或占山为王,如水浒梁山?应该都不是,否则与那门上联语不贴切。

彭晓老师有记游文章提到:极目远眺,东北方天山相接处,云阳山景遥遥在望;东南角铁峰山,万州岭岳隐约可见。恍然忆及这不是幼时熟知的毗卢寺吗?……又想起曾经听过的说法:立身毗卢寺,放眼观三县……

山的那一面是哪里呢?硬化的水泥公路蜿蜒穿梭,乡村房屋点缀,梯田与坡地,两口大堰塘或水库,如一对汪汪的眼睛。远山连绵,水墨写意。

惜乎不是蓝天白云的晴日,不能俯瞰到北侧山下高楼林立的、繁华的开州城,和烟波浩渺的、秀丽的汉丰湖,而是一片灰雾蒙蒙。

海拔近千米,待夏季暑热,会有众多市民驱车盘绕而上,来赏玩,来享受清凉,则周边的山庄、农家乐迎来一时间兴旺的生意,主人热情地端出美味可口而又地道巴适的农家饭菜……


(二)

危石嶙峋,或跃空而翔,或蹲伏如兽,你可随意发挥自己驰骋的想象。是在峰顶,它们的措置,此一处、彼一处,高低大小,错落有致,相得益彰,绝对不是园林造景,让人赞美,却又道出那是假山假石——就像惊奇的魔术被瞧破了,唯有感叹大自然的伟力和奇妙。石间穿行,路径隐没,没有逼仄感。四望万峰如聚,滚滚滔滔,澎湃潮涌,顿觉心胸朗阔,天地涵盖,诚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所写:宠辱偕忘……其喜洋洋者矣。

我不再顽皮年少,同时为了安全着想,没有攀爬那些石头,也没有狂呼啸叫。有一处平石为台,约十余平方,搭石作梯,方便步上,另一面则是悬崖。石面稍斜,但若造一凉亭,木为柱,草为篷,邀友聚之,纵笑畅谈,或一人独卧,瞑目而思,松风摇影,鸟鸣啁啾,意态潇洒,飘飘若仙乎?


(三)

除了拍照,摄取美景,远的山,近的树,白的花,红的果,我们伸手抬臂得了几枚松子,如铃如塔,散发清香,是有意思的玩物。带给小孩,问从哪里来?笑答:松鼠特为摘折的,松鼠有蓬松的长尾,活泼机灵……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