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罗密村,坐落在怀集县的东面,距甘洒镇政府6公里,是全镇最大的行政村。
别小看罗密这行政村,它是名不见经传的风水宝地:有着“世外桃园”般的地理地貌;有着“井冈山”般的红色故事;有着“上海滩”般的民族商贾,有着“长城”般的防御要塞;有着“武当山”般的道教氛围;有着“明星”般的炫目世家;有着“林海雪原”般的林区传奇;有着“中国结”般的民族认同;有着“中国梦”般的家乡情怀,......
怪不得一位地理先生还没进村就说:“村口峡谷好似十元人民币背面图案的夔门,那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呀!”
罗密村“一垌两坑(小溪)三山脉”的地貌在县域罕见。它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海拔1339米高罗壳山脉的中部。“一垌”即村委会坐落地的罗密垌,是群山环绕着的2平方多公里盆地;“两坑”即流坑和渔伞坑,各有6—7公里长,是甘洒河的源头;“三山脉”即路塘、洞天顶、金坑山脉,山势险峻陡峭,生态良好。
你要驾车进村,只有开足马力才能爬上海拔400多米高的苦敏山山坳村路,没“蜀道难”之险也有“下马威”之感。过去进村,要从苦敏山的埇口爬上半山坳才转向山陡林密、两面悬崖、河水咆哮的小峡谷,那时还有匪患虎患,路人莫不毛骨悚然。当你走出小峡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宛如“世外桃源”,赞叹大自然的赏赐:群山环绕着的盆地凸现眼前,“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再瞧瞧四周,更赞叹大自然的手笔:一条小河从田垌中心流向村口,右边一座大山宛然而下,犹如大象鼻子在河溪吸着清清泉水;左边一座大山屹凸,犹如一头雄狮俯卧忠诚地守护着门户;田垌后面的一座大山宽大雄厚,犹如一名将军坚毅地护卫殿后。如果航拍,显现出村田垌圆圆似一个密实的大箩筐,与自然村峡坑田垌连起来的话,就是一把可爱的宝葫芦,它有很多人们想探究的秘密;再看大象头山顶下一处称庙塘的半坳,10多亩水田似菩提叶在那里躺了千多年,佑护着一代一代的罗密人;又看俯卧的雄狮山之巅,那里不仅有天然石巷石洞藏匿着万年的故事,而且还有5亩多畦地滋养着勤劳的村民;更吸引眼球要数处在宝葫芦之腰的松峙山顶,一座用大石块砌起、好几个足球场大的“石寨”——古兵营横卧在山脊,它曾经演绎过烽烟滾滾的卫疆驱寇场景。
井冈山,是全国人民景仰的红色根据地,罗密村虽然没有它那样的名气,可也是中国南方的革命老区。1993年,肇庆市人民政府颁匾罗密村为“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三年的解放战争罗密村就有14名烈士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黄凡元,是罗密村革命志士的杰出代表,上世纪40年代,任怀东游击队武工队队长。他带领游击队夜袭罗密村六公祠、宥孙黄公祠敌人,取得毙敌10多人、俘敌70多名、缴获机枪2挺、步枪50多枝、子弹1000多发的战果。后因被告密,黄凡元和黄木兰、李月在罗密村被捕,于宥孙黄公祠惨遭敌人杀害,尸首分离,头颅被敌人挂到怀城街头示众。
“上海滩”是中国民族资本家重要聚集地,为上海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罗密村尽管与之不同一个等级,而罗密籍人也在旧县城四间鞋店中占有一半的份额——“立成鞋店”、“中央鞋店”,且皮革制造技术遥遥领先,县城办起了“东城牛皮铺”,在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上有过大的作为。据《怀集县志》记载,民国时期罗密籍人士黄兆瑞、黄兆图、蔡自立香港学师后开办的《立成鞋店》、《中央鞋店》首开怀集皮鞋生产先河。蔡自立、蔡东海首闯怀集牛皮制革行业,在县城办起了《金城牛皮铺》,还涉足了怀集的食品、船运等行业,合股兴办了《大光酱园》、《联兴客货船运》等企业,有的行业还发展到了广州。
“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工程、世界文化遗产,坐落在罗密东面松峙山顶上的“古兵营”(村民称石寨,考古学者称松岗营),即使不能与“长城”相提并论,可其防御功能在保一方平安中亦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县政府将其遗址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古兵营”坐东北向西南,占地超过5000平方米,用大石块砌成围墙,墙高4至6米、厚2至4米,砌有“垛口”(瞭望口射箭口)。跟山脊走向在东北和西南分别设有石拱门与外面相通,门高超2米、宽约2米、厚4米多。门壁两边中间留有凹槽,可以放下石板门或用铁皮包裹住厚10多厘米的木板门。《怀集县志》描述了其险要:“重恋叠翠势甚峻峭上有清水池不竭有石阖门石坚如墙”,它曾经演绎“千军万马冲锋陷,血染战袍誓不回”的卫疆驱寇场景。
兵营的建立衍生了一条木城街。村委会所在地的木城街,据传与朝廷驻兵有关。由于兵民人口增加,人们在罗密垌中心地带用木头围城建商铺成街而居,且规模不断扩大,成了军民生活娱乐的地方,称之为“木城街”。共和国成立后,这里不仅是全镇有名的物资流通最繁忙地方,而且在全县也颇有名气,上世纪60年代曾经举办过全县的物资交流会,广宁、阳山等地群众也前来“物资交流”,人山人海,购销两旺。
“武当山”是中国道教圣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坐落罗密村口的“文昌宫”与道教圣地一样有着深厚宗教氛围。“文昌宫”自2016年重建后,将“承先贤厚德、传文教荣光”的千年传统延续了下来。每年的二月初三“文昌诞”,上千信徒汇聚,再现了“文脉香火延千年鼎盛,昌辉圣殿聚万众朝觐”的壮观景象。
据传,宋朝驻罗密兵营统领为教育后代继承“文韬武略”之祖德家风,恳请府衙在罗密荷木洲(后人称文昌洲)建起了一座集敬文昌帝君和诵读诗书为一体的学宫,成了历代方圆几十里村邑研读诗书的学宫和祭祀文昌帝君及重要传统节日活动的场所。由于年代久远和战乱,文昌宫进行了多次的重修。《怀集县志》记载:文昌宫“同治四年重修光绪廿年脊顶颓塌廿八年重修”。文昌宫重建后,政协全国委员会原副主席叶选平手书“文昌宫”三个大字,为怀集文昌宫重建亲笔“画龙点睛”。
“明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罗密村峡坑彭氏落籍数百年来,不仅家族枝繁叶茂,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享有文武世家、丹青世家与音乐世家的美誉,犹如“明星”般炫目璀璨。
文武世家:彭师保,被封为九品登仕郎,妻钱氏被诰封百岁邑侯,子彭祖通为嘉庆丁丑科武生,祖通其子敏丽亦有功名;彭天春,为清同治年间监生;彭如汉,为清光绪壬寅庠生。丹青世家:彭世清,清末人士,集书画丹青、五术于一身大成者。世人尊称他为“生鬼”,意为其人超类拔萃。其所绘制的祠堂、门楼壁画和泥塑多不胜数,至今尚存下来的作品有南洞韩屋祖堂门楼壁画以及上屈图宁堂门楼壁画。音乐世家:峡坑自古音乐人才辈出,在上世纪80年代前办有粤剧团,为周边乡村及邻县演出。当今的大板笛手彭新妙,其吹奏的大板笛在怀集首屈一指。其师公彭如鹰在清末民初期间,被粤府广州的大班粤剧团聘请为笛手。他回乡后,与“生鬼”彭世清(文武生)一同被钱村粤剧团聘请为师傅。据述,当年大户人家聘请钱村粤剧团演出签订合同时,特注明“如彭如鹰、彭世清不到场,戏金减半”。无独有偶,上世纪90年代华富洞祠堂做功德,也曾有过“彭新妙不到场,戏金减半”的故事。
“林海雪原”既是描绘地方壮丽景色的成语,也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地处林区罗密村不仅景色怡人而且有着“林海雪原”般的传奇。“南洞杉罗密松”是罗密过去丰富森林资源的代名词。上世纪70年代前,罗密处在“深山老林”中,两个人才能合围的松树比比皆是,不仅深山滿是大松树,而且在村寨的周边也成林成片,每年为国家出产木材几千立方米,佔全镇木材年产量的九成。
深山藏猛虎是村的又一经典。上世纪60年代初,山高林密的罗密虎迹未断,而且出现了多次伤人猎食耕牛事件,成了当地政府为民除害的头等大事。1964年6月,县组织了由驻怀部队为主、当地民兵配合的打虎队进入罗密地域深山搜虎。村民兵黄振林右眼就是在搜虎时被虎爪爪伤的,为民除害而失去了一只眼睛,成了打虎英雄,事迹家喻户晓,罗密也成了全县的“明星村”。在2016年5月文昌宫重建动工典礼上,80多岁的他还参与醒狮队擂鼓助兴,身手不凡,不减当年勇,人们赞叹不已。
北村三古塘黄仲模户是怀集唯一的“单干户”,在农村土地变革过程中坚持单干经营。在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时,全户已近70人口,家庭经济得益于单干的基础,最早购买了手扶拖拉机搞运输,办起了砖瓦、酒厂和鱼、牛、猪场,种植茶籽油,成了全县最早的“万元户”。上世纪90年代初,市、县新闻媒体报导了黄仲模户大家庭同吃同住同劳作、数十年和睦相处的事迹。
“中国结”代表着团结幸福安祥,是中华民族幸福吉祥象征。在罗密村的14个姓氏5000多人口中就有着“中国结”般情谊。千百年来,大家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通婚结亲,形成休戚与共的融合关系和睦风气。村里有宥孙黄公祠、积富彭公祠、六公祠堂3座,厅屋20多间,大部分已经重修。这些祠堂、厅屋不仅是各姓氏追宗念祖、弘扬祖德、教育后代的地方,而且不少还是烽火年月革命志士曾经活动过的地方,宥孙黄公祠成了红色教育基地。
尊老敬老,这一传统美德是罗密村姓氏团结和睦的名片。每逢重阳节,不仅全县首创尊老敬老活动的峡坑村热闹非凡,而且马跃、宝贝等自然村寨也举行尊老敬老活动,尉然成风。自2016年开创“文昌奖教助学”活动以来,每年都对学习优异的特困生、考上本科线以上高等学府的学生以及村学校给予奖励,全村学子形成了勤奋读书的热潮,高考上线人数逐年增多。
“中国梦”是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罗密人与全国人民一样,用自己的勤劳智慧为实现这一梦想而努力奋斗。全村入伍青年近200人,曾在部队任过排级以上职务的有20多人;在公务员、教师队伍和事业、企业就职的近200人;公职人员股级以上的干部有80多人;曾担任过村一级干部的有近200人。如黄克,在部队任团级干部,回家乡后任副县长;黄胜,在部队任团级干部;黄招元在上世纪50年代被评为全国青年先进个人后,其子黄学炉在2007年荣获“全国商务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彭耀文在英德监狱任处级干部;彭剑德任肇庆市局级干部;蔡汉伦获省纪委监察厅通报嘉奖和市委表彰,副处待遇;罗铭元任凤岗镇党委书记、怀集县委直委副书记。
改革开放后,全村涌现了一大批企业家或某个行业的领军人物;勤奋好学进入了高等学府以及出国深造攻读博士学位的优秀学子;在金融、卫生、教育、体育、艺术等领域作为不凡的乡贤。据不完全统计,罗密籍在外开办厂商的约有80户;取得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近200人:获得各类初级以上职称近100人。
赞赏家乡那么多,可能有人会问,怎么不说说自己的祖屋?
我祖屋坐落在村口称蔡屋的地方,地理先生说那门楼分针好,面朝全垌,丁财两旺。今天我是从广义上说家乡,那门楼虽然走出一批军人、干部、教师、医生、商人、老板、会计、主管等等,要不是罗密村这块风水宝地哪有门楼的兴旺?有国才有家,是家乡美丽给了我的自豪,是家乡风水成了门楼兴盛的源泉!
我衷心欢迎,前往罗密人们考证我的“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