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每当看到“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这样的句子时,内心就充满了无数的向往。也曾无数次被“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波涛滚滚的奔涌气势所震撼。因为爱,所以爱,我对水有着特殊的情感,真可谓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如今,我家就住在泉水河畔,门口就是清澈的泉水。从窗外望去,泉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欢快地舞动跳跃着,波光潋滟,晶莹闪亮。我们的欢喜和幸福便也一如那奔涌的泉水哗啦啦地往外流淌。
现在,我也可以骄傲自豪地大声说:“家住太行泉水中,太行泉水喷涌来。太行泉城欢迎您,我们一起去看泉!”
我曾在《泉水浸润我的城》这篇文章中写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特别喜欢水,尤其是那一汪清澈透明,晶莹闪亮的泉水。因为喜欢水,我曾多次去看过海。看着大海的浪花滚滚,久久不舍得离开。因为喜欢泉水,我也曾多次爬过山。掬一捧山泉,清冽甘甜,明目养心。如今我们邢襄大地泉水复涌,水儿浸润着我的城,在家门口就可以尽情地欣赏到泉水美景。
家住百泉附近,出门就是沟头泉、黑龙潭、百泉。自邢台泉水复涌以来,这里就成了我经常去的地方。我见证了泉水景点的发展变化,见证了无数人在背后默默地努力和付出。为使泉水复涌,政府积极致力于水资源修复工作,对泉水精心策划和治理,使邢台地下水位渐渐回升。泉水复涌后,我市迅速行动,潜心规划,修建泉水引流渠道,修建河边观光道路,绿化美化周边环境,深入挖掘泉水文化,让邢台成为引人瞩目的太行泉城,让泉水成为邢台璀璨靓丽的耀眼明珠。
漫步于泉水岸边,走在新修的逶迤蜿蜒的环泉小道上,骄傲自豪之情在心中久久回旋荡漾,幸福、喜悦和感动溢满心间。
风和日丽的日子,跟随市文联文化采风的脚步,再次来到泉水边。
沟头泉公园里,泉水潺潺,草木葱茏,清风徐来,微波荡漾。柔润多姿的青色水草在泉水边尽情地摇曳舞动着,人群里便有人欢快地哼唱起“青青河边草,悠悠天不老”的歌儿。泉水清澈,水面广阔,水儿泛着浅浅的蓝色和淡淡的绿色,与蓝天白云、花草树木交相辉映,形成一副多姿多彩的唯美画卷。
武家庄村的老大爷为我们尽情地讲述着本村泉水的前世今生。他激动地说,这片水域统称百泉水域,泉水众多,形成泉群。以前这里平地出泉,有成千上百个泉眼。水量很大,泉水到处喷花吐艳,后来逐渐干涸。泉水复涌便成了大家一直期望但又不敢奢望的梦想。如今百泉复涌,真是振奋人心啊。现在百泉、葫芦套等几个大泉已初步形成由七里河连通的人工湖区。沟头泉形如海湾,拦腰突出一高地似半岛,登高鸟瞰全景,泉水宽阔悠远,恬静温柔,优雅大方,美不胜收。
过去这里是芦苇丛生,有很多鱼虾,水鸟和小动物。水多的时候,沟岔纵横,芦苇遍地,有“北国江南、鱼米之乡”之称。这里还曾是古动物化石遗址,出土过大量古动物化石,以及石器、陶瓷等,是古人类活动场所之一。
沟头泉片区项目负责人指着对面马上建好的别具特色的黄蓝相间的城堡建筑说,那是海洋馆,还要在片区西部建设风情街,打造集生态、休闲、商务、文旅为一体的特色街区。她还满怀希望地介绍着两泉片区城市发展概念规划和发展前景,要打造“双核引领,一带联动”的都市生态及休闲的旅游度假目的地。以人文景观和商业文旅建设为主,在二级水源保护地红线范围之外,打造邢台历史文化展廊、泉文化科普馆、泉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景观及小品等构筑物,挖掘邢台历史文化、泉文化特色,增加邢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展板上张贴着狗头泉片区和百泉片区起步区建设分布图。公园起步区提高规划建设标准,融入邢台古景、历史典故、泉城文化等要素,细化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灯光夜景、重要节点设计等专项规划。商业运营起步区,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文旅小镇等。
看着规划建设图,大家都心潮澎湃,激动满怀,心驰神往,一幅美丽壮阔的美好画面已经映入眼前。
来到百泉村,村里姓魏的老大爷为我们热情地讲解着百泉的由来、百泉的历史和百泉故事。他骄傲地说,百泉是与济南、杭州齐名的三大泉水之一。百泉有着深厚的历史,早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10月19日,乾隆皇帝下江南返京时路过百泉村,被群泉喷涌、芦苇成片、河鱼肥美所吸引,流连忘返,留下“早知有百泉,何必下江南”的赞誉,并御笔题匾“千里秋成”赐予百泉村。
这里有“百泉鸳水”,被誉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明.万历本《顺德府志》记载:百泉水,即湡水也。出襄国城南,泉有百孔,故名百泉。上下两泓,中有径如鸳鸯背,两泓如鸳鸯翼,又名鸳水,郡以此名。古今吏邢者,开浚沟渠,筑之堤闸,以滋灌溉。邢、沙、南用水之利,大小二十村,田千亩。
北宋地理学家乐史在《太平寰宇记》中记载:邢州“百泉河,在州东南八里,水自平地而出,其泉无数,故曰百泉。是澧河之上源也。”清.康熙本《邢台县志》记载:“城东南八里有百泉,自平地涌出其脉百孔,盖澧河上源,名湡水,又名㴲水,又名鸳水。”
老大爷骄傲地说着,当时这里的百泉水供周边好几个县免费使用,解决了大家的生活和田地用水,让很多人受益无穷。以前这里跟白洋淀一样,从七里河以南到村外村东全部是芦苇田,到处都是泉水。
百泉有历史,在这里出土了多种古动物化石和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器具;百泉有文化,这里是襄国故城,同时还有“鸳水”文化;百泉有故事,这里是明万历吏部尚书王本固的家乡,当时上学期间留下很多纪念物,他和同学曾栽种下6棵大树,树长得非常粗大,老大爷说,四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一棵。村里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亲身经历过。老大爷还讲到了“马饮百泉水,挥师邢台城”的故事,让人震撼感动。
桥的南北都是宽广开阔的水面。在西南岸边,“百泉湖欢迎您”几个大字赫然醒目,湖里船儿欢畅游荡。清风拂面,涟漪阵阵,花草摇曳,藕荷飘香。
太行泉城,美丽邢台。大家自豪地说起了水运、国运、富运。水润万物,有了水儿的滋润,万物生灵也更加富有灵性和生气。有了水的浸润和滋养,城市更加柔美灵动,人儿更加灵韵多姿,更加有精气神,更加意气风发,更加斗志昂扬。
因为有了水的流动,也更加彰显了生命的律动,到处都焕发着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和奋发拼搏、向上生长的力量。
在玉泉禅寺我们看到了硕大的玉泉池。这里便是著名的“玉泉夕照”,是邢台古八景之一。泉底石沙如玉,泉水清见底,水中游鱼翩翩。站在池边往下望去,可见肥硕的红色大鱼游来游去。玉泉池系明朝守备陈大宾所建,已有五百年历史,许多名泉都已干涸,但玉泉池依然昼夜不停地翻华如玉,竞相涌出。泉水在玉泉池涌流不干,形成了“流不干”与“灌不满”的一大奇观。得以泉水的滋润,院内唐朝贞观年间栽种下的鸟柏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依然葳蕤茂盛,挺拔苍劲,枝丫繁壮,直指苍天。
我们在玉泉池边拍照合影,留下美丽难忘的瞬间。
达活泉公园里,碧波荡漾,杨柳依依,清新悠然,花香四溢。大家在尽情享受怡人景色的同时,还深深地被灵动韵致的水儿吸引着。达活泉的泉名在后赵时已经改称,达活泉的名字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达活名泉”是“邢台古八景”之一,“达活龙湫”是“顺德府十二景”之一。
达活泉碑上“达活泉”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如鸾翔凤翥,如渴骥奔泉,气势磅礴,隽永飘逸。达活泉圆形水池里一汪泉水正在咕嘟咕嘟往外冒着水。水池里有一个大泉眼。泉水喷涌,水花四溅。我们看水儿喷涌,闻花香满园。畅享泉风之清凉,呼吸草木之清香。公园内新貌旧景结合,历史名景焕发出勃勃生机。
太行泉水喷涌来,泉水浸润我的城。大家在太行泉水边休闲散步,游玩散心,享受淡泊宁静,恬然自得的悠然时光,全身心都被浸润和陶冶着。幸福的人儿醉在泉城,欢声笑语连成一片。
来吧,太行泉城欢迎您,我们一起去看泉。
太行泉水汩汩喷涌,喷涌出活力,喷涌出能量,喷涌出幸福和快乐,喷涌出梦想和希望,喷涌出灿烂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