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启兴的头像

周启兴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18
分享

炉边夜话

总是怀念小时候那段岁月,没有电视,没有手机。夏天,我们村里男女老少在屋前屋后的空地上,或提来一把竹椅,或搬来一张竹床,坐在竹椅上或躺在竹床上乘凉,一些老者却津津有味地讲他讲了一万遍的老掉牙的故事。冬天,我们左邻右舍围在火炉边烤火,老者善于抓住有听众的机会,滔滔不绝地重复着他肚子里永不腐烂的故事。

寒风透过窗棂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时,而屋内的炉火跳跃着,映照着每一张专注而温馨的脸庞,空气中弥漫着木柴燃烧的噼啪声和老者低沉而富有磁性的讲述声,那是一段关于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启蒙之旅。

老者肚子里仿佛藏着一摞泛黄的书卷,缓缓展开,仿佛是在展开一段尘封的历史。火光映照在他沟壑纵横的脸上,显得格外慈祥而庄严。

从前啊,有个叫孔子的圣人,他提倡仁爱,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者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他讲起了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被困在陈蔡之间,七天七夜没有粮食吃,但即便如此,孔子依然坚持讲学,传播仁爱之道。他说,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对人的深切关怀,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纽带。我们听得入了迷,仿佛能感受到那股穿越时空的温暖力量,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慰藉。

或许在另外一个夜里,老者又讲起了义的故事。他说,古时有一个名叫赵盾的勇士,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赵盾在一次战斗中,为了保护国君,孤身一人冲入敌阵,最终英勇牺牲。老者说,义是行事的原则,是面对诱惑和困境时坚守的底线,是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我们听得心潮澎湃,仿佛自己也能成为那些英勇无畏的英雄。

夜渐深,炉火依然旺盛。老者继续讲述着礼的重要性,认为礼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桥梁。他说,古代有一位贵族,名叫季文子。季文子虽然地位显赫,但始终保持着谦逊有礼的态度,对待下人如同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他的行为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借此,老者教导我们要懂得尊重长辈,友爱同辈,以礼待人,让这个世界充满更多的温暖和善意。

智慧,也是老者特别强调的品质。他对我们讲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老者说,智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生活的洞察和理解,是面对复杂问题时冷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鼓励我们要勤奋学习,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用智慧点亮自己的人生道路。

最后,老者讲到了信,即诚信。他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曾子的故事。曾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非常重视诚信。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儿子边跟着她边哭,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为你杀一头猪吃。”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就要去抓一头猪把它杀了,妻子赶忙制止说:“刚才只不过是哄小孩不哭而已。”曾子说:“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闹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是要靠父母而学习的,并听从父母的教诲。如今你欺骗他,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做儿子的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办法。”于是曾子就把猪杀了。老者说,信是立人之本,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一个守信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小时候那些夜晚,火炉旁的温暖与长辈的教诲交织在一起,成为了我童年中最宝贵的记忆。儒家思想的精髓,在老者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悄然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它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如何处事,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始终怀揣着仁爱之心,坚守着道义之责,遵循着礼仪之范,追求着智慧之光,践行着诚信之本。

如今,虽然岁月流转,老屋的火炉已不再,但那份炉边夜话的温馨与教诲,却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着我前行的道路。

  写于乙巳年正月十八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