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启兴的头像

周启兴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27
分享

九宫山承受不起的痛

踏入九宫山第一站云中湖,感觉的是一种秀美,它宛如天上一仙女遗落在此的一颗宝珠。

登上铜鼓包,感觉的是一种壮美,云海翻腾,宛如大海波涛汹涌,惊涛拍岸。

游石龙峡,感觉的是一种绝美,瀑布声如雷鸣,气势磅礴。

而拜谒闯王陵,感觉的是一种悲痛!

明末清初,大明王朝已如风中之烛,摇摇欲坠。此时,李自成,这位出身草莽的英雄,凭借一股不屈不挠的斗志,从陕西米脂起兵,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最终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定都北京,建立了大顺政权。

李自成入京后,三番两次招降盘踞在山海关的吴三桂,都被吴三桂拒绝,吴三桂反而降清多尔衮。李自成恼羞成怒,向吴三桂发起猛烈的攻击。吴三桂则与满清勾结共同激战李自成,即山海关之战。

然而,大顺政权的战斗力大大下降。坐上龙椅的李自成,面对繁华的京城与权力的诱惑,逐渐迷失了方向。农民起义军的本质开始蜕变,内部的腐败与享乐之风日益盛行,军队纪律松弛。

于是李自成难敌吴三桂和清军,退回北京后怒杀吴三桂全家老少34口,再逃往西安,又从山西、河南两路撤退。临行前,火烧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筑,七月渡黄河败归西安,不久,弃西安,经蓝田、商州,走武关。

李自成败退后,多尔衮派出大军对李自成进行围追堵截,进攻山西,攻陷太原。李自成在潼关败退至武昌,又被迫进入江西。清军一路追踪,赶到江西,围困了李自成的残部。李自成穷途末路,计划穿过江西转入湖南。他一路逃窜,一头扎进丛林茂密的九宫山。

九宫山,这座原本远离尘嚣的山峦,因李自成的到来而卷入了历史的漩涡。据说,李自成在败逃途中,曾一度打算在九宫山隐居避世,以图东山再起。他看中了这里的幽静与险峻,认为这里是避难养精蓄锐的理想之地。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在一次外出探访地形时,李自成与当地村民发生冲突,不幸身亡。一代枭雄,就这样陨落于九宫山之下,他的遗体被村民草草掩埋于九宫山的某个隐秘角落。

九宫山见证了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据史书记载,李自成身亡的消息传出后,他的部将和随从为了逃避清军的追捕,纷纷四散而逃。九宫山附近的村民也因为害怕受到牵连而选择了沉默。九宫山的山林间,回荡着逃亡者的脚步声、喘息声和清军的马蹄声,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恐惧的气息。

多年后,九宫山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每当人们漫步于这幽静的山道间,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位曾经的英雄以及他那未竟的事业。九宫山的草木仿佛还在诉说着那段尘封的历史,溪水仿佛还在低吟着那首悲壮的挽歌。

在这座灵秀的山峦之中,却承载着一段沉重的历史,那关于一代枭雄李自成的不朽传奇,这是九宫山承受不起的痛。九宫山就像一片轻盈的羽毛,怎能承载起这种亡国之痛?

九宫山承受不起的痛是历史的无奈、是英雄的悲歌、更是对后人无尽的警醒。它告诉我们:无论多么辉煌的成就都经不起内心的迷失与腐败的侵蚀;只有坚守初心、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才能成就伟业。九宫山静默地矗立着,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永恒的真理:历史不会忘记每一个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奋斗的人,也不会原谅那些背叛和迷失的人。而九宫山,这座见证了无数悲欢离合的山峦,也将永远铭记这段沉痛的历史。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