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响起接听:刘同志,你在家吗?你来梅葛广场大屏幕那点等我,我拿样东西给你。电话是地索帮扶户罗用兰打来的,挂断电话,来到梅葛广场,罗用兰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面前,她变戏法似的拿出一堆东西:树花我上山采摘的、核桃自家树上的、麦芽糖我自己做的、橄榄是我外出放牛摘的。我说你吃饭了吗?吃过了,二月八龙华会我领孙女下来赶会,带点自家呢东西给你,我说不出些啥,你要收下,我的思绪被拉回到我驻村的地方——地索。
地索既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红色革命老区。它是姚安最远的一个村,地处两州三县(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两州交界,姚安、大姚、祥云)接合处的渔泡江大峡谷内,走进地索坪,卸下“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惶急,放慢脚步,去凝望,那绵绵柳枝随风飘荡,那浅浅河道弯弯长长,在依山傍水之间,感受暖阳的温馨,漫步田园村舍,尽享天蓝云逸之闲暇。
在地索,我们是主播,我们是听众。我们时常去农户家串门,串门是驻村队员必修课,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坐在院子里的石榴树下,与他们拉着家常,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分享着生活的喜怒哀乐,干净的院落,不落灰的桌椅,听着群众讲村里的故事,摸村情、访民情。碰到村民办喜事我们会相约去贺喜,了解到家庭发生变故的群众,我们做好监测帮扶(),我们会打电话做好外出务工贫困户交通补贴政策宣传并积极为群众办理,参与村委干部对各村矛盾进行排查,配合培训机构做好实用技术培训,在串门时参加培训的人会告诉我们,按照老师讲授方法,红花花苞多了,家里养的猪、牛、羊长的比之前壮了。今年收入会比去年多了。他们会把自家的东西拿出来招待我们,核桃、石榴、橄榄、麦芽糖……“自己家做的(种的),没有添加剂,也不打农药”,这是他们经常跟我说的,的确,水果甜滋滋的,麦芽糖香甜香甜的。
在地索,我们是劳动者。在严守耕地保护和耕地整改关键时期,我们与村委会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勘察图斑现状,了解土地使用情况、晚上到群众家开展敲门行动,多次敲开群众大门,详细讲解国家耕地保护政策,保护好耕地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饭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句话,每一次“火塘会”、“院坝会”都讲给群众听。闲暇时,到田里帮群众割麦子,虽然摆放的不是很好,但农户一个劲的说:谢谢你帮忙,结束时相约好明天帮忙的时间。一个人的力量很小,我会带上两个工作队员站在花海里帮群众采摘红花。春耕会去田里帮群众栽种烤烟,到烤烟采摘时到烤房帮群众编烟叶,帮助群众打扫卫生,建小花园小菜园,有时也会自己动手,大家一起包一顿饺子,蒸一锅馒头、包子。
在地索,我们是观察员。245户农户,每户庭院都摆放一盆石山,大的小的形状各异,我很好奇他们的一致爱好,应该是地索人都有石山的品质吧,追求内心的充实与满足,而非外在的虚荣与浮华。石头的岁月痕迹,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生命的智慧,地索人尊重经验和智慧,但不会停滞不前,他们与时俱进,永葆活力。
在地索,我们是享受者。一个比较温暖的山村,一种极其纯朴的善良,他们很喜欢笑,他们包容性质的微笑里显得更加从容,让我舒心而毫无社交压力,我觉得真正的热情好客做到这般才好,驱散了我初来乍到的陌生感。他们用最真挚的情感,最贴心的关怀,让我在地索找到了家的味道和温暖。傍晚,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漫步在夕阳余晖下。天边的晚霞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红的似火,橙的如金,紫的若梦,将整个天空装点得美不胜收。夕阳的光芒洒在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仿佛在诉说着一天的故事。此时,所有的疲惫都在这温暖的余晖中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生活的琐碎与烦恼,在大自然的壮丽景色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我们沉浸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感受着岁月的静好,心也变得无比柔软与甜蜜。
在地索,我们是战士,刚到村委会,罗主任微笑着送我一套迷彩服,我知道罗主任是希望我向一位战士严守纪律开展好工作,接过衣服我将牢记自己职责,不怕苦,不怕困难,团结友爱。坚持做到初心不改、将忠诚信仰根植于内心深处。
在地索,我们是自家人。iPhone出到了第几代,老一辈不会关心,小锅米线不加臭豆腐,也点缀不了地索的生活,地索人偏爱水流的波段,网红景点排起长龙时,我们在村子随意摆拍,自成大片。地索的日子,在时光里静静泛黄不褪色,也许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平淡的生活,而地索人就在这平淡中演绎着各自不同的人生。
驻村结束离开的那天,听着《舍不得》我已泪目。走么是要走啰 舍么是舍不得、月亮睡在云彩里、路上太黑你走不得、太阳躺在大山后 湖边太冷你走不得、水酒是这样香 火塘是这么热、走么是要走啰。
村委会一起战友朝我挥手,车子开出去他们还在,拐了个弯直到看不见……时光匆匆,转眼已过去一年。原以为这些回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去。可就在今天,沉甸甸的礼物打破了岁月的沉寂。看着罗用兰、罗主任、李家鹏、周平送我的那几盒麦芽糖,地索这份甜更多的是来自他们对我满满的爱和牵挂。
麦芽糖的那一口甜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它提醒我,即便生活有风雨,有坎坷,但总有一些瞬间会让人感到温暖和幸福。这些瞬间,就像地索的麦芽糖,化作心中的甜,支撑着我向前走。回到家中,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一天的见闻与喜怒哀乐。欢声笑语在房间里回荡,亲情的纽带将每个人紧紧相连。一顿简单的晚餐,因为有了家人的陪伴和交流,变得格外温馨。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有这样一段与家人共度的时光,是多么的珍贵与难得。那一刻,心甜的滋味在心底蔓延开来,让我们忘却了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只珍惜眼前的这份幸福。
地索的那一口甜,是生活的点缀,是爱意的表达,更是我们内心深处对幸福的追寻。无论未来的路如何,我都能带着这份“甜”,勇敢地走下去。
这份跨越时空的情谊,让我的心被深深触动。被人惦记的感觉真好!想念我的家人们!怀念那个飘着稻香的山村。
(作者:刘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