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曾以《清廉中国:一则家训世代流芳》为题,专门做节目讲骆秉章廉洁勤政的故事,引广泛关注;其劝民《五字经》和《六大家训》浓缩了骆秉章家国情怀,受众人仰慕。
骆秉章为“晚清第一清官”,官至一品,历任湖南巡抚、四川总督、协办大学士等要职,骆秉章在施政与军事方面充分展示了其才能和韬略,为江山社稷做了许多有益的贡献。骆秉章心系国家大事,不仅要为朝廷上陈奏章;还惦记着普通百姓的人间烟火柴米油盐,他忙里偷闲写了一部通俗易学的劝民《五字经》,后成清末民初蒙学读本。比如《五字经》里的“游子章”有曰:“父母在堂上,不可游远方;好似风前烛,犹如瓦上霜;愿儿早还乡,免亲倚门望……”;“敬忠章”则曰:“忠字下有心,仁义值千金,作事须端正,公道乃根本,未行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部自晚清流传至今的重要文献,佐证了百年前就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家风家教、乡规民约建设,这部纸张泛黄的珍贵典籍,集民众情感、社会习俗礼仪、人情世故之大成,具有深厚人文内涵。
当我们捧读骆秉章的劝民《五字经》,不禁为他书中的“百姓情结”肃然起敬,更为其正确的三观和儒道两家的处世智慧哲学而动情。骆秉章这部《五字经》脍炙人口,效果良好,因此后来很多学人也仿效编撰,衍生了很多其他的五字经,比如:《圣贤古训五字经》《劝世良言五字经》《启蒙教育五字经》《中华传统文学五字经》《人生五字经》《智慧女性五字经》《健康五字经》《陈法石新编五字经》《养生五字经》《佛教五字经》《中华圣贤经:五字箴言》等等,报刊上还有好些《念好“五字经”,奏响“和谐曲”》《做好移风易俗“五字经”,奏响乡村振兴“文明曲”》诸如此类的海量通讯报道。
言归正传,我们还是先回来讲讲如何发现骆秉章这部《五字经》和该《五字经》里的精彩内容:
癸卯兔年4月,广州花都的“骆粉”任锦辉先生,偶然发现了骆秉章的这部《五字经》,发现《五字经》的作者竟然是“骆宫保秉章”,这部《五字经》是四川“新都鑫记书庄”在民国十六年(1927)订正刻印发行。任锦辉先生特别兴奋,立即花重金买下。为了方便学界研究,特向骆秉章研究会无偿捐赠了这部【骆秉章的劝民《五字经》】,为研究骆秉章提供典籍资料和全新视角。这部《五字经》较为详细阐述了“仁、义、礼、智、信”等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骆秉章出任国家高官,却没忘记对家人对族人和对民众的教育责任。他有“六大家训”:1.以读求进,益智明理;2.以廉守身,公而忘私;3.以孝当先,敦亲睦族;4.以勤为本,积德累仁;5以谦立世,屈己从人;6.以俭持家,言传身教。这部《五字经》对他的“六大家训”做了很好的补充和印证。
清朝晚年,广州花都这片人杰地灵的神奇土地上,出了两个大人物,一个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一个是封疆大吏骆秉章,他俩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骄奢淫佚,一个廉洁勤政;他俩的人生经历是我们不可多得的“教科书”,我们要好好将此二人在对比中“阅读”,在对比中研究探索如何从政为民。清末革命党人、小说家黄世仲在其作品《洪秀全演义》里,将同为老乡的洪秀全和骆秉章写成一幅对联,上联“夜浴鱼池,摇动满天星斗”,下联“早登麟阁,挽回三代乾坤”;上联谈的是洪秀全兴兵反清,撼动了清廷的东南半壁江山。下联讲的是骆秉章拜将入相,襄助垂危清廷,殚精竭虑重抖精神为国家政权效力。骆秉章身上有许多闪光的人性亮点:他深深懂得,为官者要有官德,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清正廉洁才能深得民众拥护,才能治国安邦。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场景中,骆秉章千回百转在逆境中“修炼”,为国家建功立业,才成了具有一身本事的督抚大人。他的治国之章、修身之本和廉洁勤政、轻傜薄赋的施政路径,都深得朝野拥戴。骆秉章还以远见卓识和选贤任能,擢拔左宗棠,扶助曾国藩,乐当“伯乐”培养一代湘军英才,还举荐了胡林翼、江忠源、曾国荃、罗泽南等一大批能人俊杰为国家效力。彰显了他杰出的文韬武略、人格魅力与精神内涵。真乃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
骆秉章是一位清官,他为官领兵数十载,政绩显赫。每到一地做官,都要造福一方,深受官兵拥护,百姓爱戴,朝廷嘉奖。骆秉章75岁在四川逝世,他的后人来料理丧事;清理其遗物,衣裤鞋袜都是褪色的旧物,没有新裳,银子也不多。他的后人倍感疑惑:他们家骆秉章骆大人可是权倾一世、身居高位的国家重臣啊,应该“富可敌国”。可他的后人几乎是掘地三尺,也找不到其他值钱的东西了,连扶柩回乡的盘缠都不够……
这就是骆秉章清正廉洁高风亮节的行事风格。骆公后人也常常为有这样一位杰出的前辈而自豪。在花都华岭村骆氏宗祠,曾有一副高度揽括骆秉章不凡人生的楹联:
十载添清斑,蜚声翰苑,出使两湖,鲁豫蜀黔滇,回首半生如梦幻。
廿年膺外任,参赞戎机,剿平诸逆,萧蓝胡李石,丹心一片报君恩。
表明骆秉章,是融“治军平乱”“洋务先驱”“清廉正直”“举贤荐能”“多才多艺”等众多标签于一身的历史传奇典型人物。
佛山博物馆也保存着骆秉章书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的一副对联:
歌器一满即倾常虑亏从盈处伏,谦卦六爻皆吉须知益自损中来。
则书写了骆秉章面对风云变幻复杂局势时的挣扎与抉择,在推动改革时的孤独与坚持。赓续了骆秉章的丰满精神血脉。
骆秉章地位显赫,却心系苍生百姓,他悲天悯人;骆秉章早年未做官之前也曾在清贫生活中挣扎,对老百姓所欠缺文化知识的尴尬有深切体会,因此他非常欣赏读书人,他在“业儒章”里发感慨:“人生须发奋,烛下攻书文;科举登龙门,九族皆欢庆;……”
骆秉章融汇民生民心民声民疾民赋民乐,撰写了这部《五字经》,按理说,骆秉章这样的国家重臣,朝政大事都让他忙不过来,还要写“上折子”的“八股文”;八股文曾被人误解为刻板枯燥的公文;其实它是为政做官者要反复斟酌的“锦句玉律”,来不得半点随意:在逻辑上讲,类似于形式逻辑;在哲理上讲,不逊色西方哲学;在思想上看,表现出程序决策的萌芽。他所著的《骆文忠公奏稿》广受好评。骆大人忙完公务,还放下身段倾情写下了这部满纸流芳的《五字经》,这部书中有敬忠章、夫妇章、世情章、业儒章、务农章、结盟章等25章内容,字字写来皆心血,千辛万苦不寻常。
骆秉章不仅在治国理政上有重大建树,在文学领域也有着杰出成就,这部劝民《五字经》既思辨深邃,哲理性强,又情感充沛,文采飞扬;将中华五千年文化薪火相传。《五字经》摈弃官场用语,接民众“地气”,字里行间还穿插了民间俚语。用上妇孺都知晓的朴实简洁之词,比如“父母若争论,儿女不出兵”“要学张公样,百忍受人尊”“在家孝父母,出门敬亲友”“遇困不犯愁,邪念不要生”“手心手背肉,孙啼奶奶哐”等等,建立植根民众心中的伦理道德“法庭”,彪炳春秋。
在《五字经》里的敬孝章里,骆宫保说:“孝字海洋深,难报父母恩,一尺零五寸,娘死儿奔生;父母年老迈,子女多照应。”在讲信章里又道:“为人信誉好,百事一句言;温良又俭让,能获加倍偿,倘若耍奸巧,报应附上身。”论夫妇治家:“夫妻是鸳鸯,三生石配双;男耕女织麻,共苦又同甘;夫良妻贤久,为人多担当。”骂懒汉:“在家把父哄,学堂骗先生;装个假斯文,偷懒混光阴;遭遇灾祸害,怪坟未埋正……”
骆宫保骆大人倡导后娘要高风亮节:“元配把命丧,接你做后娘;宽宏待浪子,吉星照院墙;外儿当己出,和睦家道旺!”语重心长规劝出嫁女儿:“古今贤德女,当看女儿经,公婆当孝敬,焚香叩神明;善良守本份,富贵得长绵。”
处于农耕社会,骆宫保骆大人自然也通晓《齐民要术》,说到农桑文化,他振振有词,完全不输“稼穑专家”:“耕读传家久,庄户仓廪实;春来早勤谨,秋来好收成;薄田多施粪,五谷笑丰盈;粱麦干处植,稻谷水中生;草要除干净,每垅多几斤;年年吃有剩,犒劳勤俭人。”
这部《五字经》,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捧读这部《五字经》,我们可以走进这位历史先贤的精彩内心世界,捧读这部《五字经》不仅是文化寻根之旅,更是启动了一场连接晚清与当代的文明对话,是对历史精神的当代传承;在当今社会里,价值取向伦理认同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需要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而新的环境中产生的道德要求也应该重新确立。我们可以在“经世致用”的精神突围中,找到历史与当代的共鸣点。
这部《五字经》承载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的精髓智慧,得到坊间广泛认可推崇。也给爱民如子和深受百姓拥戴双向奔赴的好官清官骆秉章加了不少分。
此文原载《人文湖湘》,此次投稿有重大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