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群贤的头像

何群贤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5/16
分享

雨夜过后是彩虹

到惠州时,正是台风“康森”登陆之时,虽非正面袭击,而受此牵连,惠州风雨连绵。

已近傍晚五点多的光景,头上乌云一片。导游带着我们在惠州西湖牌坊前下车,一伙人,见天色不妙,就在牌坊旁的小店买雨伞。在导游引领下,入园没走出二百米,大风席卷而至,几乎把雨伞掀翻。急急地狼狈撤回车上,大伙直奔入榻的酒店。

酒店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明月湖,就在惠州西湖旁边。没有游赏西湖,确是憾事,随团的导游,叫我们晚上要注意安全,尽量不要外出。问服务员当地的治安状况,她很自豪地说,这里很太平,湖边就驻扎着部队。

晚饭后,大家各自精彩,我带上女儿和两位女友,穿过平民居住的小巷,转两个弯就到了西湖。西湖就静静地弯在条条湖堤里,湖堤纵横曲折。走在灯光绰约的湖堤上,斑驳的树荫,透过绿的、橙的灯光投射在地上,朦胧而飘忽。

灯火辉煌的泗洲塔,高高在耸立在树丛中,显得格外引人驻目。晚上,景区已停止游人登临塔顶服务,但我们还是决定去看看。这一座八角柱体七层楼阁式佛塔,建在一级级的阶梯之上,被绿叶婆娑的乔木簇拥着,强烈的彩灯,将周遭的树映照得光怪陆离。惠州西湖始建于五代(公元907——960年),是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被贬到过的地方。从塔身上的记载,我读到了苏东坡写下的“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佳句。

夜色尽管迷糊,景色虽不分明,但从这句意味悠长的诗句里,我仿佛神游了一回西湖。这座塔有近三十八米的高度,据说游人登塔可鸟瞰惠州全城,我想,以西湖悠久的历史来看,这完全可能,但放在今天,恐怕在高楼林立的惠州,泗洲塔的高度只能算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了。

从泗洲塔出来,我们追逐着夺目的灯光而行。历史上,惠州西湖曾和杭州西湖、颍州西湖合称为中国的三大西湖。大概,湖都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吧。走在上面,感觉有点象武汉的东湖。而西湖的树木,苍虬而精神,婀娜但粗壮,悠闲与自然。或者,这是与台风对抗,练就的本领。远眺惠州斜拉索大桥,灯光缤纷异彩,在夜空中,形成一个生动的立体式光与影的景像,和黑色树影勾勒着的西湖夜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热闹与恬静,多姿与娴淡,在一瞬间,在同一天际下,是如此的曼妙。

为了多看看西湖夜景,我们不走回头路。只是,如八爪鱼般的湖堤,让我们在西湖迷路了,但只要沿着湖来转,我们坚信能够找回住所。不知不觉间,走上了靠湖的大街,树木在惠州得到充分的重视。沿街走去,抬头几乎望不见天,两旁粗大的树木,把路都荫在下面。一棵树,离地面不足一米的高处,就开始往街边建筑物方向斜斜地向上生长,离树头几米远的楼房,迁就着树木生长的方向而建设,在设计上明显地凹了一棵树的位置,楼房和树木,相安无事地向上发展它们的高度。

第二天醒来,拉开窗帘。视线越过对面的楼房,远处就是平静的湖面、碧绿的树。一群白鹭,在树梢上盘旋。美丽的彩虹:赤、橙、黄、青、蓝,一层层,就悬在半空中。白鹭嬉戏彩虹,彩虹装点白鹭。

很久没有见过彩虹。居然能在美丽的惠州相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