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群贤的头像

何群贤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5/14
分享

大海,大海

到过几次海边,目睹过大海的潮涨潮落。我的心情也跟着大海波涛上下跌宕。

初次到海边。正是热恋中。和男朋友到了珠海,走在情人路上,海边的礁石,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我似乎更钟情于大海。忍不住绾裤挽袖,下海啦!从这礁石轻跃到那礁石,捡海螺、撬石蚝,低头瞧瞧岩石间缝隙有什么隐藏,站起来和阔大的石面贴个面,爬上高处迎风而立,再躺在泡在海水中的礁石上,闭着眼睛静静地听水拍大石发出的“扑、扑、扑”之声,心情就象远处飞翔着的海鸥,自由而浪漫。身边的人在旁边说着关于海的各种趣事。那时的大海,朦胧而有种让人怀念的味道,说不清道不明。

第二次见大海,从山东烟台夜里坐船到潍坊。巨大的客轮,拥挤的乘客,让我们从上船到找到舱位就花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爬阶梯、走楼道,七弯八拐,口里喘气心里感慨,大海真是大,单是艘船已经这么大了。晚上,我走到甲板上,只见四周茫茫大海,不见一丝亮光,船在黑暗中穿越,前方究竟在哪里?“隆隆”船声袭耳而来,伴着稀疏的人声,更显四处的寂静。这是荒凉的、无边际的寂静,近似于乡野里的静而无乡野的熟悉和亲近。一个舱间七、八个人挤在一起,五湖四海、天南海北、男男女女,船上公共的盥洗室,只提供简单的洗刷用水。关灯上床时,仄窄的空间飘荡着“人”的味道和隔壁吵吵闹闹的气息,头枕冗长的船声,囫囵入睡。我们在海里漂了一宿,终于到岸。回头再望渡轮,那种苍茫随着海水升伏起荡。

听说,海边招风。再次亲近大海,是七月。台风的季节。也因为台风,我的出行一改再改。阳江的海,甚是湛蓝,让人受不了诱惑,与海水来一次最亲近的缠绵。海滨浴场,简直人山人海。租了个救生圈下水,才发现,海水的浮力、海水的推动,让人飘飘然,有点悬,错觉认为自己学会了游泳。咸咸的海水,让原来受伤的皮肤隐隐作痛。一个海浪打来,把人随着沙、水拥到了岸边,又重重地拖出去。

骄阳射在海滩上,细沙烤得火烫,冒着热气。我们几个朋友,躲在太阳伞的阴影下,在沙地刨坑把自己掩埋得只剩下头部露在外。正在体味着沙质的绵软、闷热和沉重,天空忽然就一袭袭的乌云压过来,高叫泳者上岸避风雨的广播声不绝于耳。还没一会的功夫,一拨拨的风就气势汹汹地刮过来,太阳伞、救生圈到处乱跑。轰天动地的大雷雨当头砸下,霎时漫天满眼的水汪汪、白茫茫。一时间,几床“沙子被”被撕扯得千疮百孔,我们几颗脑袋就裸露在沙地里任凭风吹雨打沙溅,尤如几株蔫了的芥兰头。雨倒在头上,有点冷,幸好有沙子的保暖,身体才不至于受凉,这也是我们待在沙里不敢出来的原因。泳客有的落荒而逃,有的放倒太阳伞挡风避雨、抱臂取暖,狼狈至极。风雨来得快也去得快。眨眼功夫,蓝色的海面上又是丽日晴空。只可惜,一场风雨,已把我们打得败下阵来,撤离浴场。海的厉害,让我领教了。而后来我们游览海边建筑时,总发现有一些奇形怪状似受破坏的艺术建筑,据说,那是为了表现台风的肆虐。从报纸上看过这么一篇报道,某地种的凉瓜,主要销往珠三角。受金融海啸等因素影响,工厂倒闭、裁员,进菜减少价格下降。“致富瓜”丰收不赚钱,百斤只抵一斤瘦肉。因为销路不畅,当地村民均盼台风来临,希望暴风雨过后,珠三角菜地被浸毁,他们好寻找销路。外需锐减菜农盼“台风”——可见台风的威力。当然,这是一些人自我安慰的玩笑想法罢了。实际上,谁都不欢迎天灾。

大海,就如她的宽广蔚蓝,让人难于揣测,她在我心目中就是地球上美丽的女巫。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