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良伦的头像

吴良伦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30
分享

捡山

年年捡山,今年捡山我选择的是怀宁县龙池村的双尖山。

深秋晴朗一日,驱车从县城出发,一路上枫叶吐火,野菊怒放,稻田金黄,溪水淙淙。到达龙池村双尖山脚下,一个“巨人”用飒飒声音迎接,老枫浑朴粗壮,枝干如梁,树表鳞状斑斑,枯皮层叠,裂痕重重,树根暴突地面,冠盖过亩。有村人说,这株枫树是在老桩上生发而长的,“枫一代”有一年雷击烧毁,就在村庄人失望之际,老桩忽地灵气附身,长出新枝,新枝又长成如今模样的“枫二代”。

我们从老枫下信步而上,竹林挤挤挨挨,油茶郁郁葱葱,不想,这个时间油茶树上竟开出一朵朵洁白的花,显得很是鹤立鸡群。靠山吃山,什么山唱什么歌。油茶是“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历来享有“东方橄榄油”“健康油”“长寿油”等美誉,而且具有不与粮争地、不与农争时,栽植门槛低、产品开发潜力大、综合效益高等优势,正是看好这些,龙池村油茶栽植面积与年俱增,加之深加工的及时跟进,油茶被村民亲切称为“铁杆庄稼”,村民的收入由此风生水起,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

就在我们慨叹一株油茶改变一个村庄之际,一阵接一阵的窸窸窣窣声把我的目光吸引过去。定睛一看,是两只灰褐色松鼠在埋头咀嚼落下的柿子。瞅见有人逗留附近,松鼠不慌不忙,自顾自吃个不停,柿籽不时从嘴角漏下,好一幅活生生的松鼠食柿图。《尔雅》载,柿树“一寿,二多阴,三无鸟窠,四无虫蛀,五霜叶窠玩,六嘉实可啖,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想到这里,我随手采摘下数颗成熟的柿果,小心翼翼放进布袋。

一路捡山,风景自是赏不尽看不够,心仪的野花、怪石和山果,看见什么就捡什么,想捡多少就捡多少。接近山顶时,忽地,有物砸落头上,用手一摸,硬梆梆的。同行的一好友是个“山里通”,他告诉我,这是毛栗,每年春季开花,花呈粉黄色,狗尾巴草形状,夏末结果,果实椭圆形,藏在金黄色的皮壳内,秋末冬初时分果实成熟,壳子慢慢蜕变成深棕色,熟透时外壳自然裂开,蹦出光溜溜的毛栗果,毛栗果不仅磨粉吃,亦可加工成毛栗豆腐。

此时,我们每个人所携带的布袋里均是满载,怎么带回毛栗呢?大家一时没了主意,还是这位“山里通”点子多,一句“让口袋也满起来”,提醒了我们。果真布袋、口袋最终都满起来了。

登临双尖山顶,山风醒人,长江、皖河、七里湖、八里湖尽收眼底,登高方能望远,让人顿生快意。

从双尖山另一面下山,我们借用花山寨民宿的工具,动手制作毛栗豆腐。当毛栗豆腐端上桌,一看,黄中带褐,细若凝脂,一尝,润滑鲜嫩,可口至极。一行人全然不顾吃相,风扫残云,吃得个一干二净-----这可是地道的山珍,大家共同的劳动果实。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