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咔咔”,手中电动修枝剪左旋右转,灵活自如,多余的枝丫应声落下,“修剪和不修剪肯定不一样,修剪后的蓝莓树通风透光,病虫害会少些,更能提高来年蓝莓果的产量和品质呢。”尽管已是寒冬,吴德贵的额头仍沁出细密的汗珠,头顶上热气直冒。
见到吴德贵,是在他名下的蓝莓园里。到清晨九点钟时,他已劳作了近三个钟头了。“照这么进度,再干它一个星期,剪枝就可完工。”说着,他取下颈脖上的毛巾,擦了一把汗。
“蓝莓好果是种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这话,吴德贵时常挂在嘴边。等剪枝结束,吴德贵思量着根据蓝莓树的生长情况,再适时松土、除草、施肥作业,让每一株蓝莓都能得到充足的养分。说起蓝莓,吴德贵叉着腰,一套又一套的。
放在几年前,吴德贵对蓝莓可谓十足门外汉。那些年,他和妻子把一双儿女丢给年迈母亲照看,年年外出务工,春节一过就得出门,不是万不得已,一般是下一个春节前几天才返回,为不让一双儿女知道,离别前两人总是偷偷收拾行李,凌晨三四点钟离家,有一回,不知怎地,两孩子睡梦中醒来,嚷嚷着要送爸爸妈妈上车,搭车路上夫妻俩人一个抱一个,半路上又调换着抱,就这样,轮换了三四次,直到汽笛响起,夫妻俩人这才把脸上的泪擦干,剩下红红的两眼,背过脸……
年迈的母亲,本来就需要被照料,还得成年累月照看孙子孙女,再说,进入学龄的孩子读书可是耽搁不得的事,吴德贵与妻子一合计,决定就留在“一老一小”身边做点什么。
可是,回到家乡自己到底又能做些什么呢?其时,县里根据本地气候、纬度、光照和海拔等非常适宜蓝莓种植的实际,出台了一系列真金白银政策,激励发展蓝莓这一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 种什么确定了,对于怎么种,吴德贵跟自己较上劲了:报名参加蓝莓种植培训班,到县内大型蓝莓公司跟班打工,添加蓝莓专家微信随时请教,上网查找资料。种蓝莓,吴德贵有了底气。
流转山场,测量,清障,翻地,栽种,三年过去了,吴德贵的百亩蓝莓园挂果。春天里,蓝莓园里,蓝莓花或粉红,或浅白,似金钟,如灯笼,一朵朵,一串串,一簇簇,随枝而发,热烈自如,幽幽淡淡清香,引得蜜蜂鸣声起伏连绵,纷飞络绎不绝。所结的蓝莓果,白灿灿的果霜耀人眼目,惹人喜爱。
为扶持蓝莓产业,县里还统一建起蓝莓冷链厂,采摘时节输送熟练工,吴德贵所产的蓝莓鲜果,或进入生超,或加工制成蓝莓汁、蓝莓干、蓝莓酒、蓝莓果醋、蓝莓花茶,远销大中城市。
月是故乡明,灯是家里暖。一株蓝莓,让吴德贵彻底安心留在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