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事
瑞三是我的表弟,打小就好动调皮,虽说比我小了四岁,小时候我们光腚赤脚在一块玩,不是我这个表哥带着他,多是他带着我。上世纪90年代初,表弟瑞三读完高中,没考上大学,农村建房一浪高过一浪,瑞三就在集镇上办起一间小型门窗加工厂,兼带上门安装。
一面机会把握得准,一面勤劳诚信,别看瑞三对有的事不怎么用心,但对自己相中的事儿,一锤一锤敲,一颗钉一颗钉钉,瑞三的塑钢门窗生意蒸蒸日上,以前业务仅局限本村本乡,后来撒豆成兵,一路扩散,辐射覆盖到周边四五个乡镇,甚至做到了县外。
看来租车不行了,买一台完全属于自己的货车,这样进货、送货,将方便多了,瑞三心想着。
可是,到底是买新能源还是燃油的,瑞三举棋不定,电话征求我的意见,这个好办!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当然是买新能源好啊!
我所持的理由:买燃油车于你,不是买不起更不是用不起,重要的是,燃油车年检、维修期间耽搁生意,而新能源车具有享受减免、上照优先等不可比的优势,买新能源车,性价比高、划算。
我的“头头是道”,瑞三说,自己得好好参考一番。然而想不到的是,他最终买下的,却是一辆燃油车。既然征求我的意见,又不尊重我的意见,我很是不解,一时很是生气。事后我才得知,当时新能源轻卡型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少之又少,而且马儿没鞍,其时乡村根本就没有充电设施,弄得不巧半途上熄火,耽搁自家也耽搁主家。
一晃,几年过去了,门窗越来越着道了,瑞三富而思进,决定再买一台货车。像上次一样,这次,他又征询我这个“学问人”主意,我坚持让他买台新能源的。“英雄所见略同,我们想到一块了。”电话里的瑞三仍旧大着嗓门。
不会又是“走形式”吧?这次千真万确。原来,为鼓励新能源汽车下乡,县里相继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就拿充电设施来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县里快速布局充电服务站、充电桩,提升充电设施覆盖范围、扩大充电设施服务半径,新能源汽车用户一个报装电话打给供电部门,供电部门立马上门安装充电桩,让用户在家门口随时就可实现充电。
“还有一个好处呢,新能源汽车没有烟尘尾气,算是一个公民对环保做出的一点贡献吧。”表弟瑞三驾着新能源货车,在乡村道路上欢快地行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