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胡东伟的头像

胡东伟

网站用户

诗歌
202504/10
分享

南阳记(组诗)

南阳城

街道不空,似乎永远有人

接续前人留下的虚空

他们的眼

会先于他们的脚

游走于书中和现实

更会在疑惑和确认之间

发现籍贯的秘密

更多地藏于认同之中

躬耕南阳

也是一种理想

注:诸葛亮《出师表》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描述。”

独山谣

山势低矮却藏有美玉

历时七千年仍有伐玉之声

对于心怀深情之人

时间只是被踩踏的青草

一次次恢复葱绿和姿态

你在我心里那么多年

早已忘了最初的由头

思念却如此山

依旧横亘眼前和眉间

我曾拼命喊你,为了旧日情分

耗尽了一生的气力。却无法阻止

周边越来越高的楼群

肆意阻挡回望的目光。到了

一定阶段,想回头也是一种奢侈

独山

疼痛似乎不是周边

日益逼仄的高楼带来的

更多的是久经敲打的内心

面临的空旷与撕裂

在它的宏大叙事里,不绝的采矿声是一种

申伯的远征是一种

刘秀的呐喊是一种

李白的蕨菜是另外一种

而我们,经过它的笔锋

短暂地相聚于三月三日祖师宫的庙会

已经满足于山边

偶尔捡到的边角玉料

像是从久远的历史找到一段

激动人心的传承

注:1申伯是南阳城的创建者,建都独山脚下。

申后被幽王废,申侯联合犬戎攻克镐京,西周灭亡。

2刘秀起兵宛城,建立东汉。

3李白诗歌里有“”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

4“三月三,上独山。”这祖师宫的庙会已成几百年来包含当前独山最盛大的节日,既是历史的传承,也是现实的热闹

白河

被白河吞掉的曹军,

有时会被你的沉思吐出。

历史的伤痕,

总是在你的瞩目下,

长成眼前的蜿蜒。

毛绒绒的呼吸,

是未来的葳蕤在现时的萌动,

是虚构在试图打通现实的壁垒。

走过河边的人,时而望向天空,

时而注目停于河畔的兰舟,

仿佛要飞翔要远航,

要穿过重重的迷雾,

见证自己的历史。

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用白河水淹曹操七军

雪后医圣文化产业园

入眼的是盛世的肌肤,

无论是你把它命名为故宫红

还是宛城红,

它都会被一众俊男靓女认领。

当大门洞开,

仿佛汉唐的余韵从遥远的书页走来。

廊腰上的落雪,

被你当作先行探路的旅伴,

还没有从震惊中醒来。

张仲景的身姿,

永远在廊桥的另一头。

仿佛只要走过这曲折,

就能消解身体和心理的折磨。

而我们的敬意和努力,

如叠起的梯石和台阶,

正在奋力接近和渲染天际的蔚蓝。

宛南范蠡祠

绕不开文种和郦道元,

也就绕不开眼前巍峨的祠堂。

更多的论述在于白河,

它用三十里的距离守护了一段传奇。

我们从未如此明确,

为一座消失的城池安上经纬度。

在历代的地理志里,

它们内部的鼓声从未停歇。

从没想到一声犬吠,

也能串起越王锦绣的江山。

只有祠堂旁千年古柏的凋零,

能轻松取走我们

历时多年才学会的波澜不惊。

注:1郦道元《水经注》明确记载:范蠡祠在宛城南三十里白河边,建立在范蠡故宅之上。

2《越绝书》记载文种为宛令时在邑内寻访范蠡,迎接他的却是一声犬吠。

武侯祠

争议的厚度要大于祠墙,

无论老幼都会说上一场。

东汉那场拜访,被历史吞没,

又被雕塑还原。

我们都曾是雕塑,

有丢失灵魂的危险。

而今,我们可以从容地谈起,

不断拓宽的边界和新修的殿堂。

在历史的景观之外,

我们要留下当代的足迹。

摇着鹅毛扇的人,

正在努力拂去,

近两千年来的积灰。

注:三顾茅庐是历史佳话

望仙台

三百年来的每一天,

它都在张口说话。

每一个经过它的人,

都会在漫漶的碑文里,

留下怅惘和叹息。

而春风善于抚平伤痕,

四周新起的高楼恍若异世。

你依然要踏上十八级的石阶,

和一架迷失于旋转中的木梯,

才能一睹南阳城的风采。

而视线被更多的高楼遮挡,

像是一些话语因为某些原因,

无法直接表述,只能依靠暗示。

注:望仙台位于南阳市人民公园西北角。旁立碑,记万人坑,系李自成过南阳城事。

王府山

唐王之后,

它还要经历重重磨难才走到今天。

构筑它的人和观赏它的人,

都成了历史里的一条游鱼。

太湖石的母体,

被本地独山的玉石拥吻,

像宿命中注定的姻缘,

在长久的相伴里学会了隐忍。

曾经它作为一个城市最高的建筑,

见证了王朝的兴废和百姓的甘苦。

而今它嶙峋的瘦骨,

正在我们温柔与细心中日渐柔软。

注:王府山是明朝唐王府在今天的遗留。南阳是朱元璋第二三十子朱桱的封地,子孙世袭唐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